溫靜花, 顧春芳, 闡玉英
(1.江蘇省昆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友誼院區(qū) 輸液室, 江蘇 昆山, 215300;2.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護理部, 江蘇 蘇州, 215025)
健康促進行為是能夠提高個人健康狀態(tài)的一種行為方式,研究[1-2]發(fā)現(xiàn)健康促進行為是經(jīng)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腫瘤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因素,健康促進水平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好。研究[3]顯示,健康促進行為是腫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因素,且兩者呈正相關。提高PICC置管的癌癥患者健康促進行為,能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及導管管理能力,以更好的狀態(tài)參與疾病抗衡,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調查癌癥患者PICC留置期間健康促進行為水平,及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因素,為臨床護理及健康教育提供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2月在PICC門診維護的癌癥患者125例,納入標準:年齡≥18歲;置管時間≥14 d; 無語言交流障礙;病理確診癌癥;知情同意。男61例,女64例;年齡29~79歲,平均(55.35±12.8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46例,初中38例,高中及中專28例,大學及以上13例;職業(yè):工人43例,農民41例,干部4例,衛(wèi)生技術人員4例,教師8例,經(jīng)商7例,其他18例; 家庭月均收入(人民幣)<1 000元11例、1 000~<3 000元45例、3 000~<5 000元35例、≥5 000元34例; 醫(yī)療支付方式: 醫(yī)保104例、農村合作醫(yī)療11例、商業(yè)保險2例、自費8例;置管時間: 14~<30 d 37例、30~<90 d 49例、90~180 d 32例、>180 d 7例;居住地:市區(qū)62例,鄉(xiāng)鎮(zhèn)38例,農村25例;帶管期間無并發(fā)癥118例,發(fā)生并發(fā)癥7例。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調查表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患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等)、疾病相關情況(置管次數(shù)、置管時機、是否發(fā)生并發(fā)癥)。
1.2.2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 中文修訂版(HPLP-ⅡR)該量表為曹文君[5]由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的基礎上修定而來。量表包含40個條目, 6個維度即: 健康責任、運動行為、營養(yǎng)行為、生命欣賞、人際支持及壓力處置。每一條目以Likert 4級評分“從不”計1分至“總是”計4分,各個維度得分的高低代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好壞[6]。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的總分范圍為40~160分, ≥106分為高等水平, 53~<106分為中等水平, <53分為低等水平。量表cronbach's α值為0.93[7]。
對PICC門診進行PICC維護的癌癥患者進行調查,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對象,由研究者本人向研究對象解釋研究目的、保密性、自愿性,遵循自愿原則,署知情同意書。向患者說明問卷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患者匿名填寫后由本人統(tǒng)一收回。共發(fā)放132份問卷,回收132份,有效問卷125份,有效回收率94.6%。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進行方差檢驗和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歸分析。
癌癥患者PICC留置期間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平均得分為(100.70±18.42)分, 87例患者處于中等水平(69.6%); 38例患者處于高等水平(30.4%)。按各維度得分指標排序為: 運動行為<健康責任<生命欣賞<壓力處置<人際支持<營養(yǎng)行為,各維度具體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PICC置管腫瘤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得分情況 分
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yè)、家庭人均月收入、置管時間的患者其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不同,見表2。
以健康促進生活方式(HPLP-ⅡR)總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入回歸方程的因素為年齡、教育程度、診斷、置管天數(shù),共解釋21.1%的變異。
本組癌癥患者PICC置管期間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平均得分為(100.70±18.42)分,處于中等水平,顯示PICC置管的癌癥患者其健康促進行為水平一般,與張明等[2]、邵敏等[3]的研究基本一致,高于高血壓患者[8-9], 稍低于腦卒中患者[10-11]的健康促進行為水平。從表1可見,營養(yǎng)行為維度得分最高,高等水平的患者占總數(shù)的84.8%, 運動行為維度得分最低,高等水平的患者僅占了患者總數(shù)的12%, 這與周美玲等[1]的研究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 ① 癌癥化療療程多、周期長、消耗大,且化療期間消化道反應大、食欲差,化療間歇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才能應對后續(xù)的治療; ② PICC置管后,患肢盡量避免劇烈運動,過度的伸展或彎曲可能會引起導管的脫出,患者因害怕過度的活動會導致導管的脫出,從而減輕鍛煉的強度減少鍛煉的次數(shù); ③ 由于患者疾病的嚴重性,患者及家屬都會比較重視,避免勞累,所以一些劇烈的運動基本都不會參加; ④ 由于癌癥治療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會伴有負性情緒如沮喪、焦慮、抑郁等[12], 對外界的關注會較疾病治療少,運動鍛煉的積極性不高,也不規(guī)律。
表2 癌癥患者PICC留置期間健康促進行為的單因素分析
表3 影響癌癥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的多元回歸分析
表4 癌癥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的多元回歸效果評價
國內外的研究[13]表明,年齡是健康促進行為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顯示年齡為癌癥患者健康促進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可解釋其10.8%的變異,年齡越大健康促進行為水平越差。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的體力、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逐漸下降,其健康促進能力也越來越差。提示在以后健康促進行為能力的護理干預中,可根據(jù)患者年齡段來擬定不同的方案。萬麗紅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文化程度是健康行為的影響因素,且呈正相關,本研究顯示教育程度為癌癥患者健康促進行為的影響因素,可解釋其4.7%的變異,患者教育程度越高健康促進水平越好??赡芘c教育程度高的患者更注重生活質量,能夠主動獲取保健知識,而且獲取的途徑也更多。提示對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研究顯示,置管時間長的患者健康促進行為水平越好,置管時間對健康促進行為也有影響。這可能是因為置管初期,患者還處于PICC帶管適應初期,更多關注在導管上,對其他關注較少。而越到后期患者已經(jīng)能很好適應導管生活,有更多精力關注健康相關的知識,健康促進行為也就越好。這也提示置管初期護士除了注重導管相關的教育,也可適當給予健康促進相關知識的教育[15-16]。本研究發(fā)現(xiàn),疾病診斷也進入了回歸方程,血液系統(tǒng)癌癥患者的健康促進行為水平最高,其他系統(tǒng)如鼻咽癌、胸腺癌等患者的健康促進行為水平最低。這可能是因為這次調查血液系統(tǒng)癌癥的患者多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淋有相對成熟的治療方案且有治愈的可能[17], 患者對恢復健康更有信心,更愿意去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遵從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提示護士在健康促進護理干預時,應不同疾病制定不同的方案[18]。
癌癥患者PICC留置期間健康促進行為水平一般,且各維度得分差異大。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重視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置管時間短的患者,給予更多的關注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促進行為水平。
[1] 周美玲, 李惠萍. 腫瘤患者PICC期間自我護理能力與健康行為相關分析[J]. 護理學報, 2011, 18(8): 1-3.
[2] 張明. 腫瘤患者PICC留置期間自我護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 山東大學, 2014.
[3] 邵敏. 癌癥患者PICC置管期間自我護理能力及影響因素研究[D]. 山東大學, 2017.
[4] 李萍, 鄭艷, 張慶慶, 等. 新疆地區(qū)腫瘤化療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5, 20(14): 1639-1643.
[5] 曹文君, 郭穎, 平衛(wèi)偉, 等. HPLP-Ⅱ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16, 20(3): 286-289.
[6] WANG D, O U C Q, CHEN M Y, et al.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J]. BMC Public Health, 2009, 9: 379-379.
[7] 曹文君, 管振鈞, 吳婷, 等. 大學生抑郁癥狀及其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相關性[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7, 38(2): 216-218.
[8] 黃永麗, 干錦華, 劉乾惠.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調查[J]. 重慶醫(yī)學, 2011, 40(5): 475-477.
[9] 鄺惠容, 黃潔貞, 李海英, 等. 澳門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調查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08, 43(4): 306-308.
[10] 劉延錦, 郭園麗. 社區(qū)腦卒中患者的健康行為與自我護理能力的相關性[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3): 279-281.
[11] 彭慧蛟, 萬麗紅, 黃月友, 等. 腦卒中患者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的調查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1): 10-13.
[12] 萬麗紅, 劉明, 潘承恩. 癌癥患者發(fā)生抑郁的相關因素[J]. 中華護理雜志, 2002, 37(5): 373-374.
[13] 洪靜芳, 李崢. 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 護理學報, 2007, 14(7): 28-30.
[14] 萬麗紅, 張小培, 洪華, 等. 腦卒中病人的健康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 護理研究, 2010, 24(1): 1-4.
[15] 周勵.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診治進展[C]. 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 北京: 中華醫(yī)學會, 2004: 37-48.
[16] 徐興榮, 邵春燕. 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21(10): 143-145.
[17] 劉巧鳳, 夏麗. PDCA管理在腫瘤患者PICC導管門診維護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7, 21(20): 152-153.
[18] 陳桂菊, 李紅. 流程化管理在重癥患者PICC的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19(8): 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