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敏
[摘 要] 在小學階段,英語教材選材方面都很豐富,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表達和與人接觸交流的溝通能力。但由于傳統(tǒng)灌輸教學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進行英語文本教學時方法比較僵硬,不注重教學策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進行小學英語文本解讀和教學的時候,應該采用準確的策略進行教學。
[關鍵詞] 小學英語;文本解讀;策略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教學應該以發(fā)展學生能力和素質為重。教師可以通過訓練孩子閱讀,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有計劃地增加孩子的閱讀詞匯量,在閱讀中找不會的單詞,同時也養(yǎng)成了學生的閱讀的習慣。因此,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時,教師應該運用靈活的策略進行實踐教學。
一、傳統(tǒng)思維對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的影響
當前,我國小學教師普遍的存在一個教學問題,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按照舊時的方式去向學生灌輸知識。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中沒有用適合的技巧去訓練學生去閱讀,讓學生盲目地去讀,沒有讓孩子自己自主地去學會怎么去讀,導致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去閱讀。
1.教師角度:老師自身英語閱讀意識不強,處理學生閱讀方面的能力弱。在每一個不同層次的老師對文本解讀都有不一樣的看法理解。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偏離目標,內(nèi)容沒有深度,只起到了表面作用,教學目標不系統(tǒng),不準確,這樣文本解讀教學的實際效果就會很差。
2.學生角度:閱讀范圍不廣,知識面狹隘?,F(xiàn)在的小學英語閱讀量非常有限,很多學生閱讀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閱讀數(shù)量很少,而且每種類型接觸不多。很多家長也沒有意識到小學生閱讀這一方面,不會給孩子買課外書閱讀,增加孩子的知識量。這樣就導致了英語教材成了孩子接觸英語的唯一途徑。長期下去,學生就會對英語產(chǎn)生厭惡感,也會限制了教師文本解讀教學的效果。
3.環(huán)境方面:小學英語學習環(huán)境差,沒有英語運用平臺。雖然小學生的可塑性強,但是在進行英語文本解讀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只能在英語課堂上有運用英語的實踐機會,其余時間就沒有再接觸英語。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意識的給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模式,教會學生去如何閱讀是很有難度的。
二、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策略分析
在新課改思想的指導下,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要一步一步做。在教學過程中,從淺到深,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入學習,讓孩子自主地去拿起英語書去閱讀,先讓他初步了解,老師再進行深層的導入學習,做到因材施教,科學教學。小學英語文本解讀教學具體策略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實踐。
1.選取閱讀材料,應該以學生實踐相結合,盡量選一些適合學生感興趣或者能通過自己的能力進行理解的類型。文本材料中有很多新單詞教師在選取時就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讓學生迅速把詞典準備好,鼓勵學生通過自我查找了解新詞的意思。然后教師再進行示范性教讀,使得學生動手能力、閱讀能力得到發(fā)展。
2.注重英語閱讀方式和理解教學策略。閱讀方式有大聲地朗讀,仔細分析的閱讀,還有一個人安靜的推敲默讀。老師在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閱讀技能時,應該潛移默化的去讓孩子形成閱讀習慣。同時要充分借助“what”“where”“when”“who”“how”“why”等進行提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內(nèi)容,達到讀和理解的目的。
3.注重多媒體音頻視頻、ppt等信息化技術的運用。由于小學英語教材是圖文并茂地展示英語知識的,在進行文本解讀時教師應該用信息技術手段化抽象為具體,構建學習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英語,掌握英語文本要表達的意思。
例如讓小學學生直接掌握圖中這段文章的內(nèi)容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僅因為文字多,而且其中生詞還不少,學生學習起來很吃力,文本解讀教學實施工作比較難。我在教學時就利用PPT做了一個簡要的展示圖,并配上了一些說明。
學生根據(jù)上圖很快就掌握了文本要表達的意思,并且注意力非常集中,這為我接下來的詞句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小學這個階段的“文本解讀”是學生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初步階段,基礎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這個啟蒙期,教會學生一些有用的技能和養(yǎng)成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多給學生一切技巧,讓學生去選擇適合他自己的方式,盡可能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感受。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英語道路上有好的一個開頭,也能夠給學生樹立自信心。
參考文獻:
[1]蔡麗芳.淺議小學英語文本再構[J].學園,2013(12).
[2]籍俊慧.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