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玲
摘 要:觸動心靈的故事文字里,愛是永恒的主題。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三部小說,亦是從多角度折射出這一主旋律。本文從愛的渴望、愛的迷失、愛的救贖、愛的犧牲和愛的超越五個方面討論胡賽尼作品的靈魂,探究作者如何利用具有普世意義的愛,書寫著阿富汗人民的故事,抒發(fā)著自己的民族情懷。
關鍵詞:卡勒德·胡賽尼; 愛;主題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4 — 0123 — 03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自2003年處女作《追風箏的人》問世以來,名聲大噪,可以說掀起了全球文壇熱潮。在我國,《追風箏的人》成為中學生推薦閱讀書目,學術界熱議胡塞尼及其作品。2007年第二部力作《燦爛千陽》以及2013年新作《群山回唱》更是延續(xù)了阿富汗文學對世界的影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三部小說的共同之處都是以家庭故事為創(chuàng)作素材,以充斥著戰(zhàn)爭、歧視和恐怖主義的苦難的阿富汗為創(chuàng)作背景,又反映著普通人民頑強求生,永懷希望的精神力量。
國內對于前兩部小說,尤其是《追風箏的人》研究較多,研究視角也較為廣泛。在小說主題內容方面主要集中在身份認同、移民文學、精神分析,還有意象分析等?!稜N爛千陽》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女性地位和生存困境解讀是主要研究話題,也有學者關注小說中對愛的書寫。隨著《群山回唱》的問世,漸有學者研究三部作品的主題融合,如研究家庭創(chuàng)傷〔1〕,移民文學〔2〕,以及蘊含在阿富汗人民中的情感分析〔3〕 等。本文將以愛為主題,探討胡塞尼作品的靈魂所在。
尚必武是國內較早關注胡塞尼作品的學者,他在2007 年發(fā)表了《卡勒德·胡塞尼訪談錄》,通過對話訪談的形式讓讀者更近距離的了解胡塞尼及其作品創(chuàng)作的內心想法。在訪談錄中,卡勒德·胡塞尼談到自己的作品《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強調這兩部小說都是關于“愛的故事,人物在尋找愛和連接人類之間的關系,并最終被愛和人物之間的關系所拯救”,更談到“愛以多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 加上《群山回唱》共三部作品,細膩地展現(xiàn)了父子之愛、手足之愛、母女之愛以及對民族和傳統(tǒng)文化的愛?!皭邸笔秦灤┪膶W作品的主題,沒有愛的作品就沒有靈魂。因此,“愛”成為卡勒德·胡塞尼小說作品的主旋律。
一、愛的渴望
《追風箏的人》主人公阿米爾從小沒有母親,缺少母愛使他渴望父親的關愛和認可。但是阿米爾的缺少男性氣概的性格遭到父親的嫌棄,于是努力得到父親的關注與認可是阿米爾最為渴望的東西。阿米爾與哈桑是主仆,是朋友,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阿米爾的爸爸與仆人阿里的妻子莎芭娜通奸生下哈桑,卻為了自己的聲譽和地位沒有與哈桑相認。愧疚的心理使他不斷想彌補哈桑,他常贊賞哈桑,給哈桑過生日,請大夫為哈桑修復豁嘴。父親的漠視加深了阿米爾的挫敗感,打擊了他的存在感與自我認同感??释麗鬯詫ふ覑?,為了獲得父愛,阿米爾想按照父親的期待來表現(xiàn)自己,于是參加了每年一次的風箏大賽以證明自己是具有男子氣概的,會是父親的驕傲,而恰恰是這種對愛的渴望與癡迷使得阿米爾背叛了與哈桑多年的朋友之愛,從此道德的譴責,倫理的枷鎖牢牢困住了阿米爾的靈魂,不敢放手追愛。
《燦爛千陽》的主人公瑪麗雅姆是一個私生女。父親在商界有著顯赫的地位,母親是傭人,懷孕后趕出家門,住在鄉(xiāng)下泥屋里。母親把所有的怨恨都歸結到幼小的瑪麗雅姆身上,而父親雖然??赐?,但也無法認可她的身份和地位。于是,瑪麗雅姆就在渴望愛的日子里漸漸長大。她尤為渴望父愛,于是在成人禮時,她不顧母親的阻止反對,執(zhí)意去尋找父親,卻被父親決絕地拒之門外,母親也因此自殺,對愛的渴望反而造成了母親的離開,父親的狠心也讓瑪麗雅姆對愛麻木絕望。一心渴求父愛卻又痛失母愛的悲慘經(jīng)歷,成為幾乎影響瑪麗雅姆一生的傷痛。
《群山回唱》的主人公帕麗一出生就失去了母親,哥哥阿卜杜拉相伴成長到3歲,父親薩布爾靠賣苦力養(yǎng)家,日子艱難無比,最后因不堪重負把女兒賣給不能生育的沒落貴族瓦赫達提夫婦,也希望女兒能過上好日子。養(yǎng)母妮拉也確實能給帕麗物質生活上的滿足。但是養(yǎng)母跟養(yǎng)父沒有愛的基礎,家庭關系冷淡,沒有絲毫溫暖與和諧。在帕麗6歲的時候,養(yǎng)父因中風癱瘓,養(yǎng)母妮拉拋下養(yǎng)父,背離婚姻家庭,帶著帕麗來到巴黎。養(yǎng)母妮拉在巴黎生活放縱,經(jīng)常酗酒,夜不歸宿,對女兒的事漠不關心,與帕麗之間缺少關愛與交流。帕麗的童年生活是不斷被迫遠離愛的過程,被父親送走,遠離了父愛;離開故土,也沒有母愛;正是因為渴望愛而得不到愛,無人慰藉心中的孤獨與失落感才會占據(jù)幼小的心靈,日益變得麻木。她一直都有這一種感覺,一種在她的生活中,缺失某種東西或某個人的感覺。哥哥阿卜杜拉同樣在繼母帕爾瓦娜身上得不到真摯的母愛,而寄托在妹妹帕麗身上在情感也隨著帕麗被送走而再無可尋。所有的情感支撐都失去了,阿卜杜拉也離鄉(xiāng)背井,遠赴美國。
二、愛的迷失
對愛的渴求越強烈,在得不到的時候就會愈感迷失。不知該怎么做,糾結于自己的行為,從而造成精神層面的困擾。《追風箏的人》中阿米爾糾結于哈桑的存在,認為哈桑搶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在贏取父愛的行動中,阿米爾背叛甚至犧牲了好友,可是后來的人生卻并未如愿輕松。逃避了對哈桑的愧疚感,卻從此失眠,噩夢不斷。靈魂無法得以慰藉,掙扎在道德的懲罰當中,迷失的自我無法解脫。
《燦爛千陽》中,瑪麗雅姆渴望父愛的行為不僅沒有使她得到父愛,反被強行送回到泥屋,而母親已經(jīng)上吊自殺。隨后,父親的言行不一,虛偽絕情徹底粉碎了瑪麗雅姆對父愛的幻想?,旣愌拍繁黄燃藿o鞋匠拉希德,常被拉希德凌辱,暴打,過著非人一樣的生活。被父母拋棄,沒有了生育能力,每日在家暴中惶恐度日的生活使瑪麗雅姆麻木絕望,如行尸走肉般迷失了自我,迷失了靈魂,放棄了抗爭,放棄了追求,也封閉了自己愛的權利。
沒有愛的生活,離開成為一種選擇?!度荷交爻防锏呐聋惓赡旰螅瑸榱伺沤夤陋毢蛺鄣娜笔Ц?,也學著養(yǎng)母放縱自己,抽煙喝酒,甚至搶了養(yǎng)母的情人于連。就這樣帕麗沉浸在填補愛的空缺的極端宣泄當中,迷失在有悖于家庭與社會倫理的行為當中。帕麗不計后果的行為導致了養(yǎng)母羞愧自殺,帕麗的內心再次受到了猛烈的沖擊,內疚悔恨混雜著之前的孤獨麻木讓她痛入骨髓,內心的傷痛怎樣才能撫平,所犯的罪惡何以得到救贖,她需要一盞明燈,帶著她走出迷失的黑暗。而身在美國的哥哥阿卜杜拉,喪失母愛之痛,與妹妹離別之痛,同樣使他想要努力從精神沉淪中走出,修復傷痕。
三、愛的救贖
《追風箏的人》里,阿米爾因為渴望愛又迷失了自我,對哈桑的嫉妒情緒復雜,渴望愛和父親認同的強烈心理使他眼睜睜看到哈桑被欺辱而沒有勇氣上前阻止。之后又誣陷哈桑偷表和錢而讓父親將他趕走。從此,懦弱虛偽,對朋友的背叛,這種羞愧與痛苦的感覺一直縈繞著他,即使逃離了喀布爾,生活在美國,也逃離不了道德的譴責,心靈的最深處總有癥結隱痛,使他不能成為擁有完整的人格。父親的好友拉辛汗的一個電話給了阿米爾救贖的機會,“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薄?〕 阿米爾踏上了歸鄉(xiāng)之路,也開始了救贖之路。找到哈桑的孩子,解救孩子于水火之中,即是對死去哈桑的贖罪。為救索拉博,他冒著生命危險重返被塔利班占領的喀布爾,被暴打的時候,勇氣戰(zhàn)勝了怯懦,雖然體無完膚,但心病已愈合,“終于痊愈了,我大笑!”〔6〕 多年的憂郁和自責終于在那一刻釋放,罪孽得以救贖。小說里風箏象征著愛,朋友之愛,親情之愛,戀人之愛,追逐風箏其實就是追逐著愛。阿米爾終于用救贖追到了渴望已久風箏,重新成為一個“好人”。
《燦爛千陽》主人公瑪麗雅姆,在自己麻木的人生中,遇到了另一個女性萊拉。萊拉比瑪麗雅姆小14歲,在與愛人逃亡中失去了愛人和親人,為了腹中愛人骨肉,為了生存,被迫嫁給拉希德。萊拉的到來逐漸喚醒了迷失的瑪麗雅姆,拯救了瑪麗雅姆漸死的靈魂,在瑪麗雅姆心中激蕩起愛的漣漪。當萊拉奮不顧身為瑪麗雅姆抵擋拉希德的皮鞭時,瑪麗雅姆冰冷的內心開始融化,人性開始散發(fā)母愛的光芒。之后相依為命的生活中,萊拉給予瑪麗雅姆女兒般的關愛,而阿茲莎對她的依戀更使瑪麗雅姆在“這個小小的生靈身上找到了人世間的真情。”〔7〕 瑪麗雅姆內心封閉壓抑多年的母性和善良被萊拉和阿茲莎重新召喚出來,愛可以喚醒愛,愛可以拯救愛。
《群山回響》中的帕麗從愛的渴望到愛的迷失,一度陷入精神絕望的困境。但在這個歷程中,帕麗也在反思與成長。借助大學所選數(shù)學專業(yè)的啟發(fā),她積極地從低迷中走了出來,又幸運地遇到了體貼的伴侶,生兒育女,享受到了家庭幸福生活帶來的溫暖,親情之愛淡化了曾經(jīng)的缺失與空虛。但是,曾經(jīng)的有悖倫常導致繼母自殺,這份背負在帕麗身上的情感之債仍沉重萬分,唯有找到救贖之路才能解開心結,才能治愈靈魂。于是,當收到阿富汗發(fā)來的一封郵件,帕麗了解到自己的身世,意識到情感的牽絆來自對哥哥阿卜杜拉的眷念。她飛往美國加州見到已經(jīng)中風癱瘓、失憶的哥哥,得知哥哥一直深陷失去妹妹的悲痛中,無法自拔,在自己的女兒身上找到救贖的出路,他給女兒取名帕麗,以此作為內心的一種慰藉。與哥哥的團聚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缺失的那份愛,與侄女的交談中坦承自己的不負責任,釋放內心的罪惡感,認同養(yǎng)母的恩情,懺悔的過程中,心靈的創(chuàng)傷逐漸治愈,備受道德譴責的靈魂得到救贖?;貧w心靈的家園,愛已歸位,救贖達成。
四、愛的犧牲
《追風箏的人》蘊含著對愛的渴求,詮釋著愛的真諦。仆人哈桑即是阿米爾的玩伴,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哈桑對阿米爾的朋友情,主仆情體現(xiàn)在哈桑為愛的奉獻與犧牲。為了保護阿米爾,哈桑曾經(jīng)用彈弓威脅阿塞夫,從而結仇。后來,斗風箏比賽中,追風箏能手哈桑為了實現(xiàn)阿米爾的愿望,為阿米爾追到風箏,卻遇到以阿塞夫為首的一群惡棍的威脅,讓他交出風箏。為了保住風箏,哈桑忍受著阿賽夫等人的毆打和性侵,可是這段經(jīng)歷哈桑在把風箏交給阿米爾的時候并沒有說出來,而是獨自承受。在阿米爾誣陷哈桑偷了他的生日禮物,向父親告發(fā),想要趕走哈桑的時候,哈桑并沒有反駁,而是承認偷了手表和錢,只為了維護阿米爾。在這份友情當中,哈桑無疑是愛的犧牲者,對于阿米爾,永遠是“為你,千千萬萬遍”?!?〕
女人之間的愛是《燦爛千陽》刻畫的重點?,旣愌拍吩谌R拉和她的孩子身上找回了愛人的能力,找回了自己缺失的母愛。于是,她不再孤獨,有人依賴她,需要她,苦難中有了快樂,有了希望。為了留住這份快樂與希望,瑪麗雅姆用愛的力量戰(zhàn)勝了內心一直以來的恐懼,當鞋匠要掐死萊拉的時候,瑪麗雅姆在隱忍中爆發(fā),舉起鐵鍬,打死了拉希德?,旣愌拍酚谜鎼刍貓笕R拉,最終雖獻出生命,卻無怨無悔。瑪麗雅姆得到了愛,也付出了愛,愛讓她有了犧牲自我的勇氣?!皭鄄辉偈腔ハ嗨魅∨c占有,不再是相互嫉妒和糾結,而是一種被需要被看重。無論在多么痛苦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中,只要有了被需要和看重的愛,也就有了生的希望,甚至死的勇氣?!薄?〕
五、愛的超越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在胡塞尼的小說里,愛不僅僅被細膩地刻畫在人與人之間,家庭親友之間,更是超越了小家層面,而上升到階級層面,民族層面乃至國家層面?!蹲凤L箏的人》的主人公阿米爾雖移居美國,然而對本土文化依然深深依賴,如保持阿富汗的生活習慣,婚禮按照阿富汗的風俗舉行等。雖然躲開了阿富汗水深火熱的民族苦難,但在自由的美國國度,仍渴望心靈的歸屬,于是重返故土使他更心系故土,對祖國的深情表現(xiàn)在努力為阿富汗難民呼吁募捐。
《燦爛千陽》中瑪麗雅姆的愛如點點星光,微弱但又頑強,小愛成就大愛,最終將如光芒四射的燦爛千陽,為仍在艱難跋涉的阿富汗民族照亮了未來的前進之路。小說最后,萊拉與愛人團聚,卻沒有受小家小愛的牽絆,而是回到苦難的祖國,重建孤兒院,這也表現(xiàn)了阿富汗人對祖國故土的深沉的愛。胡賽尼在這部小說中也表達了他對阿富汗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自豪,小說的題目《燦爛千陽》給人的感覺就是希望和光明,胡賽尼表達了用愛相互溫暖、撫平創(chuàng)傷、開創(chuàng)未來的美好愿望,也借此表達了對阿富汗這個民族和國家未來的憧憬。
從小說《群山回唱》來看,貧窮和專制是導致帕麗被送離家園乃至離開祖國的根本原因,作為移民作家的胡賽尼更是通過自身經(jīng)歷細致觀察并深刻洞悉阿富汗這個國家的癥結所在。跨越六十多年的故事,以個人反映民族,從小愛透視大愛。帕麗的人生經(jīng)歷和情感起伏,其創(chuàng)作思路也反映出胡賽尼以流散者的身份,不斷對缺乏文化歸屬感的困境進行反思,其中不乏對祖國和家園的渴盼?!?0〕
卡勒德·胡塞尼更是通過這三部小說作品,展現(xiàn)給世人不一樣的阿富汗,將其文化習俗,人民大眾的情懷,借助文字的力量引起情感共鳴,寄希望能影響穆斯林社會內部的認知,擺脫民族壓迫,實現(xiàn)婦女平等,愛國情懷蘊藏字里行間。
結語: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唯有愛的書寫才能觸動人的心靈深處,引起共鳴。胡塞尼正是利用這一主題,牢牢地抓住了讀者的心,使他的小說獲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因為缺少愛而渴望愛,再用愛化解傷害,拯救靈魂于水火,最終沐浴在愛的陽光里。從小家成功走出陰霾的成功事例中,也能看到胡塞尼對阿富汗這個國家及民族所飽含的希望,希望人民擺脫困境,希望國家走向光明。
〔參 考 文 獻〕
〔1〕劉靖宇.家庭倫理視域下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創(chuàng)傷敘事〔J〕.河南大學學報,2007,(02):102-108.
〔2〕潘蘇悅.從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看“移民文學”的發(fā)展趨向〔J〕.文藝爭鳴2014,(06):166-171.
〔3〕〔10〕李青霜.愛在阿富汗:卡勒德·胡賽尼小說的主題意蘊〔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
(02):70-73.
〔4〕卡勒德·胡賽尼訪談錄〔J〕.尚必武,劉愛萍, 編譯.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7,(05):10.
〔5〕〔6〕〔8〕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M〕.李繼宏,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9-376.
〔7〕卡勒德·胡賽尼.燦爛千陽〔M〕.李繼宏,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57.
〔9〕王維倩,李順春.試論胡賽尼《燦爛千陽》對愛的書寫〔J〕.學術交流,2012,(10):195-197.
〔責任編輯:譚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