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作為學校教育,最不可忽視的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作為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們?yōu)?1世紀培養(yǎng)的新時代學生首先應該是擁有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近年來,中學生、大學生崇洋媚外,違法亂紀現(xiàn)象屢見不鮮,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基礎沒有打好,所以要從小學就開始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只有擁有穩(wěn)定的基礎,未來才不會人云亦云胡亂跟風,加強思維德育教育不是口號和任務,在德育工作上沒有任何一件小事,一點一滴都有可能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關鍵詞】語文;教學:德育教育;思想感情
從古至今,我們對語文的理解大都停留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層面上,其實不然,語文還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還要學會理解和正確的運用博大精深的語文知識,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加強語感,提高口語能力,當然這只是語文帶給我們淺層次的知識,同時語文給我們帶來的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通過語文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操,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對于學生而言,學好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擁有良好的品格,所以,德育教育對語文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德育是語文的主體,語文又是德育的載體,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二者相互促進,語文是文化的精華,德育又是語文的重中之重,所以,想通過語文教育來促進德育教育是再好不過的辦法了。那么,如何讓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用最好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呢?下面我們就芻議一下如何將這二者完美地結合到一起。
一、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操
根據(jù)我們所學習的教材內(nèi)容,陶冶愛國情操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重要轉(zhuǎn)折點,要讓學生了解我國文化的淵源,且讓他們感受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親身體會到中國文化的美好,才能加深對祖國的喜愛之情,但凡是對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有幫助的,有利于教學生學習怎樣做人的,因為教學內(nèi)容原本就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成分,所以這些內(nèi)容都是語文學科思想教育上的重中之重。如今我們接觸的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多彩,圖片都是美輪美奐的,每篇課文都體現(xiàn)了文以載道,道以文蓋的基本原則。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仔細品讀課文的內(nèi)在思想性,使學生由學習技能的提高,直至思想上得到升華。如教學《春天來了》這篇課文時,最開始,通過春天的全景圖投影,并且配合一首柔和的音樂,讓學生們體會到春天真的就在身邊,隨后引出課題,并指導學生思考問題,同時重點思考作者從幾方面觀察春天的美麗景色,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出與春有關的詞句。伴隨著音樂進行朗讀課文,學生們的情感會完全融合在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當學生們對“春天的美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又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喜歡春天嗎?喜歡它的什么呢?大家對春天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并結合圖片讓同學們展開討論,說一說每個人對春天的感受。接下來老師通過學生的回答,繼續(xù)帶大家走進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
二、從美好的感受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對美好的感知能力是人類的基本能力,對美好事物的認識和升華,能夠?qū)W生的人格產(chǎn)生影響,從而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在《山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描寫的,先是聽到了雨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用到了“沙啦啦”等美妙的形容詞,使得學生對雨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對生活充滿了美的感受。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老師通過對知識的講解,對感受的滲透,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了美,感受到了美所帶來的與眾不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
三、通過圖片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欣賞文章中的插圖,領會圖片的內(nèi)涵,這樣有助于學生把抽象難理解的文章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思想上的認識,比如在學習一些平常我們不經(jīng)常接觸的物種時,就可以通過圖片,來加深一下對這個陌生物種的了解,加深印象,使學生的心靈感到震撼,例如學習與地球有關的文章時,就要讓學生懂得賴以生存的地球?qū)ξ覀兊闹匾裕瑥亩鴮W生加強德育教育,教導他們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我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蛘?,在我們學習到某個偉大的愛國人物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通過插圖讓學生看見人物形象,加深對任務的認識,然后結合教師的講解感受中國人民的偉大,從而產(chǎn)生自豪的情感,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也是一種無形中的滲透。
四、讓德育教育成為一種習慣
要學會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愛國意識,但這不是德育教育的全部內(nèi)容,德育教育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就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要想一個人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有個良好的開端,就要從低年級階段開始,低年級是對一個人行為習慣影響最大的一個非常時期。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有關德育教學的內(nèi)容,不放過教學中的一點一滴,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很多事物都沒有標準答案,知識也是如此,當你面對孩子的回答和你的標準答案不同時,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答案,相反,要肯定孩子的活躍思維,一次看圖寫話訓練的過程中,畫面上是一個男孩正在給小樹苗澆水,我預先想的答案是“哥哥在澆水”,可有一位學生說“哥哥在種樹”,我剛想否定他的答案,說出自己的標準答案。可看看畫面感覺這樣說也不能算錯。我想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思維,就肯定了他的答案。然后追問:“還可以怎樣對圖意進行敘述?”學生思維活躍,有的說“小樹長高了”,有的說“小樹長大了”,還有的說“我和小樹一起長”。我很高興,不僅是因為學生說出了許多與圖意相符的答案,更是因為他們具備了一種求異思維的勇氣。德育教育從來不是一板一眼的課本教學,它就在老師親身的教學,學生親身的體會當中。
五、在總結回顧中延伸德育
我們都知道,要想成就一部好的連續(xù)劇最關鍵就是在“懸念”的設置上,這樣才能使主題得到升華、劇情得到延伸,讓觀眾感到意猶未盡!其實教學過程也是如此。例如在《白楊》這篇課文中,能夠帶給學生震撼的是結尾處:“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边@種“既奉獻了青春又奉獻了終身,既奉獻了終身又不惜奉獻了子孫”的大無畏無私奉獻的精神震撼了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奉獻精神的美好,以及自身所具有的責任和使命。而作為教師,人格魅力都是來源于自身的舉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愛的心靈。我們想讓學生擁有崇高的品格,那么,教師首先要做到人格高尚,因為老師對學生有積極的感召作用,雖然說每個人的人格都不是外在的,但內(nèi)在的人格魅力總會向外界散發(fā)光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假如說教授知識是必然,那么人格的魅力散發(fā)就是源自本能,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有極強的說服力,能起到更生動形象的榜樣作用。
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要讓德育教育與小學語文教學同步發(fā)展,從而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是新時代賦予教育的最神圣的使命,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題??偠灾?,要讓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融為一體,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濤.淺談如何增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A].《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年5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1)
[2]譚運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48.
[3]周藝檸.淺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內(nèi)江科技,2012,(03):205-206.
[4]石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