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衛(wèi)常
摘 要:學困生問題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切實解決的一大重點問題,學困生的轉化教育工作也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一般來說,造成“學困”的原因有身體或心理兩方面,據(jù)此,教師可通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健康衛(wèi)生習慣和良好的健康學習習慣,助其遠離身體原因造成的“困境”;通過引導其積極健康的心理發(fā)展和高尚健康的品德成長,助其遠離心理原因造成的“困境”。具有身體與心理障礙的特殊學生,也是教育工作者需關注的,應通過融合教育助其遠離“困境”。
關鍵詞:學困生;健康衛(wèi)生;健康學習;健康心理;健康品德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1.健康衛(wèi)生的脫困策略
健康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是一個人發(fā)展、成長的根基。而有的學生的“困”,表現(xiàn)在行為邋遢隨便,比如無論什么時候都要猛抽幾下鼻涕,或者抽屜里面滿是紙屑,又或者垃圾亂扔等,讓其他同學“敬而遠之”,導致了自己在集體中不受歡迎、難以參與集體活動的“困境”。這些“困境”,歸根結底是身體素質較差、衛(wèi)生習慣不好引起的,針對這種類型的“困境”,應采取既有集體普及知識,也有個別輔導的做法。在集體普及知識的工作中,筆者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多種體育活動和衛(wèi)生習慣專項活動。其一,開展冬季長跑、定向越野、拔河比賽、田徑運動會、籃球、羽毛球、一分鐘跳繩等多種有益身心的體育項目,保證師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得到提升,某些學生到處擤鼻涕等壞毛病自然得到了根治。其二,積極開展豐富的衛(wèi)生教育活動,有定期視力檢測、愛牙護牙行動(六齡齒窩溝封閉、預防齲齒宣傳)、高年級青春期教育、自護自救教育等,有效提高了全體學生的衛(wèi)生健康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使得這方面的“學困生”自然也有所改進。在個別輔導的工作中,筆者堅持正面教育個別衛(wèi)生習慣差的學生,不僅將衛(wèi)生習慣的意義給其講清楚,并對其衛(wèi)生習慣進行了量化,如不亂扔垃圾、抽屜的紙屑及時處理、不買零食、早晚刷牙等。堅持下來,學生不講衛(wèi)生的壞習慣改掉了,實現(xiàn)了健康“脫困”。
2.健康學習的脫困策略
身體的健康除了具有健康的身體狀態(tài)和衛(wèi)生習慣,還包括健康的學習行為和習慣,有的學生的“困”,正在于不良的學習習慣,扼殺了其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導致學習一直跟不上,從而成為“學困生”。針對處于這樣“困境”的學生,教師應通過個別輔導和組織各類活動,引導其逐步消滅不良的學習習慣,確立學習上的主人地位,從而擺脫學習上的“困境”。針對此類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可幫助其根據(jù)學習的現(xiàn)狀、個性特點等因素科學地制訂學習目標,通過課堂的鼓勵與賞識,增加其主動學習的意愿,并通過探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形式,使其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課堂效率。
1.健康心理的脫困策略
近年來,國內的心理學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的調查表明,青少年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存在自卑、孤僻、任性、嫉妒、焦慮、社交困難、逆反心理甚至犯罪、自殺等心理行為問題。對比而言,在學校的學生中,也有小部分學生有這些不良心理的苗頭或現(xiàn)象,比如有的學生因生長于單親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等家庭問題,在心理行為上表現(xiàn)出孤僻、自卑,有的學生是備受寵溺的獨生子女,因而有任性、嫉妒等心理問題。針對這些心理上的“困境”,應采取“點面結合”的辦法開展輔導工作。
比如說,筆者所在的學校既有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活動,也有具有針對性的個案輔導。綜合性的心理健康活動有學生心理體檢、學生心理檔案、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等,如每年的心理體檢,都會采取學生自評、家長代測和教師代測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用以評估學生行為和情緒,并據(jù)此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除此以外,針對心理弱勢的“學困生”,心理教師、班主任每周至少要利用一節(jié)課在心理咨詢室或辦公室等安靜場所對學生開展個別輔導,通過會談、繪畫、游戲等方式,一對一地對學生進行評估、輔導,提高心理弱勢學生的心理素質?!包c面結合”的心理活動和心理輔導,可以幫助心理弱勢的學生走出“困境”,引導其心理往健康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2.健康品德的脫困策略
健康的身體和高尚的品德,是人們從古至今都熱切追求的。學生品德的健康發(fā)展是人生健康發(fā)展的基石,也是一直以來學校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視的一環(huán)。但由于各種原因,總會出現(xiàn)學生品德發(fā)展水平不一致的情況,例如,有些學生不懂感恩、不懂團結、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甚至道德觀扭曲,針對這些品德上的“困境”,筆者認為,既需要營造健康的品德環(huán)境,也要對此類“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教育環(huán)境對學生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教師應通過開展全方位、綜合性的品德修養(yǎng)活動,為學生營造高尚健康的品德環(huán)境。以筆者所在學校的德育活動為例,既有“日行一善 ,日進一步”“好事每天記”、敬師活動、愛心義賣、追尋街道歷史等系列德育活動,極大豐富了學生的德育體驗,也有家長開放日、家委會選舉、社區(qū)聯(lián)動、幼小銜接、友好學校聯(lián)誼等活動,極大拓寬了學校的德育平臺,還聘請校外專家擔任輔導員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行指導,讓學生品德修養(yǎng)不斷提升。對于不良品德表現(xiàn)尤為顯著的“學困生”,筆者堅持個別化的正面教育,先摸清“困境”的成因,諸如性格特點、家庭環(huán)境、學習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后,聯(lián)動任課教師、家長等多方力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班集體的活動和學校的活動,在活動中增加自我提高、自我轉化的信心和動力,從而實現(xiàn)品德往高尚、健康的方向自我發(fā)展。
對于身體、心理方面都有發(fā)展障礙的殘障人士而言,盡最大努力促使其融入社會,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接納。因此,在基礎教育中應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推進融合教育,幫助特殊學生融入社會。筆者所在學校開設了針對特殊學生的融合教育,幫助他們擺脫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困境”。
在健康建設方面,學校根據(jù)特殊學生缺陷程度的不同,開展了健康生活和健康學習的教學。其一通過康復訓練、行為矯正、缺陷補償?shù)?,促進特教學生肢體協(xié)調性的提升,并在此基礎上習得一定的健康生活能力,養(yǎng)成一定的健康生活習慣。其二為每個學生制訂IEP個別化教育計劃,以一學年為單位,制訂學生的中長期目標,按照全人教育理念,重新制訂學生的集體化教學課程和個別化教學課程,實施個別化教育,逐步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在心理建設方面,學校一方面利用資源教室和沙盤治療室,基于對個案生理、家庭、認知、強化物等分析調查,對特殊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關懷、輔導、心理咨詢和矯治;另一方面通過參與普通班的教學,逐步幫助特殊學生樹立自信,形成一定的溝通能力,為將來融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在每個學生的成長路上,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和困難,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盡力幫助學生從身體上和心理上消除困難,遠離“困境”,邁上健康成長的康莊大道。
[1]章定爐.陽光教育:關注后進生心理需求[J].教育,2014(35):62.
[2]馬艷云,劉祖艷.小學學困生轉化的實驗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12):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