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勁松
【內容摘要】體育已經在全國絕大多數?。▍^(qū)市)成為中考必考科目。隨著各地區(qū)體育中考方案的不斷完善,體能、技能與日常表現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日趨綜合化,但體能測試仍占據比較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紹了如何從體育中考的教學組織及學生的心理適應方面有效提高初中畢業(yè)生體能素質及體育中考成績。
【關鍵詞】體育中考 教學組織策略 心理適應策略
當前,國家層面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青少年體質問題越發(fā)重視。體育已經在全國絕大多數?。▍^(qū)市)成為中考必考科目。從國家層面對體育成為中考必考項目提出要求,對于學校體育工作而言具有積極意義。隨著各地區(qū)體育中考方案的不斷完善,體能、技能與日常表現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也將日趨綜合化,但體能測試仍占據比較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畢業(yè)生體能素質及體育中考成績也成為家長、學生和體育教師比較關注的問題。作為一名基層的初中體育老師,現根據自己帶畢業(yè)班的教學實踐經驗,談談體育中考的教學組織及學生的心理適應。
一、體育中考的教學組織策略
1.因材施教,加強計劃性
因為學生基礎不同,學情不同,體育考試自選項目不同,所以需要從學生基礎素質實際、學情實際出發(fā),科學合理的制定訓練計劃,什么時間段的重點是什么必須清楚。
例如:距體育中考還有一個月時,應該是到了考前高強度訓練期,一定的強度是必須的,這樣才能使學生適應考試時的高強度,而不同水平的學生計劃的運動強度也需有所不同。
2.合理分層分組,增強競爭意識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根據不同的關注點進行了不同的分層分組教學,把學生按照能力水平分組,相同或相近水平的學生成一組,形成競爭,同時通過各種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競爭氛圍,把學生積極性提上來。例如:男、女生分別按照耐久跑水平分為甲、乙兩組,甲、乙兩組分別給予不同的目標、任務進行分層教學,一段時間后根據測試成績進行調整,進步的進入甲組,退步的調整到乙組。
3.結對幫扶促進提高
對于各項目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筆者采取了“一對一”幫扶的方法。例如:通過自愿結合或教師指定方式,給耐久跑成績較差的學生配備一名幫扶者,教師根據教學計劃適時宣布啟動幫扶,這時幫扶者就可以降低自己的跑速為被幫扶者帶跑,既保證了幫扶者自己的運動量和強度,又能使被幫扶者通過帶跑得以提高。
4.仔細分析,抓好重點
一是抓重點項目,占分比重大的項目肯定對總成績影響較大,因此爭取抓好重點項目不失誤、不丟分;二是抓重點段學生,成績優(yōu)秀并且比較穩(wěn)定的學生,保持好強度基本即可,不需過分關注,重點關注的還應是中下游學生。三是抓考試規(guī)則、考試技巧,不要因犯規(guī)而受損失,并能充分利用考試技巧提分。
5.注意科學的調整恢復
體育中考最后沖刺階段的大強度訓練,如不注意科學合理的調整恢復,學生因疲勞可能會出現傷病比較多,可能會影響考試,因此需要老師在課上認真仔細的觀察學生狀態(tài),并及時作出訓練計劃的調整,避免疲勞積累出現傷病。
二、體育中考的心理適應策略
1.信心是首要的
使學生學會正確評價自我,并能在心理上建立起求勝的主觀愿望,自信心的培養(yǎng)很重要,它是支撐學生堅持訓練的動力源泉。尤其是體能素質較差的學生或者處于訓練平臺期時,成績差或者成績暫時的不提高,會使一部分學生灰心喪氣,積極性遭受打擊,這時就需要教師幫助其分析原因,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鼓勵其調整心理狀態(tài),勇敢面對困難,建立戰(zhàn)勝自我的強大自信,以及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強烈愿望。
2.目標、決心決定行動
只有信心,沒有目標,沒有決心,學生的訓練自覺性就可能會打折扣,也許會只喊口號不去行動。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重視指導學生為自己制定階段性目標和最終目標,并組織展示交流,倡導“目標就是方向,決心就是戰(zhàn)斗力”,敢有“一定堅持、一定做好”的堅定決心,并以頑強的毅力去達成分期目標,才能以自覺的行動獲得高效,才能達成或超越最終目標。
3.氛圍、情感給予力量
學生彼此間的鼓勵、加油,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學生對老師的敬重、信任,如此帶來的潛在力量不可忽視。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訓練氛圍、進行適時的情感溝通交流十分必要。筆者在畢業(yè)班體育教學中定期或根據突發(fā)情況組織階段性的交流活動,讓學生談談自己訓練感想,或進步的喜悅、或退步的失落、或傷病的煩擾等等,通過思想的交流,學生的精神壓力得以釋放,面對困難不氣餒的勁頭越來越足,集體凝聚力大大提升,積極、樂觀、向上的氛圍中訓練也覺得輕松起來,成績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
4.模擬現場克服障礙
從一定意義上說,體育中考成績不僅取決于學生的生理、身體條件好壞,也取決于學生考前、考中的心理調整。臨近體育中考學生會對考試產生害怕、憂慮、不安等情緒,對考試結果缺乏信心,精神處于高度緊張,因此在平時要加強模擬訓練,經常模擬考場緊張狀態(tài),訓練學生突發(fā)情況下的沉著、冷靜,如發(fā)揮失誤后、突然受傷時、過度興奮時、判罰錯誤時等等。
總之,以上為筆者個人做法或看法,總結關鍵詞為:技術、戰(zhàn)術、自信、決心、情感、管理、團結、配合。具體操作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思考、落實才是根本。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馬尚鎮(zhèn)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