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芳 王南
摘 要:以《鹽類的水解》為例研究PCK對學生知識生成的作用,以及如何將PCK理論融于課堂教學中,并最終找到學生知識的生成規(guī)律以促進高中化學教師PCK的發(fā)展。
關鍵詞:PCK;《鹽類的水解》;課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8)20/23-0023-03
一、PCK簡介
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這一術語最早于1986年由美國舒爾曼教授提出,他將其定義為“教師個人教學經驗、教師學科內容知識和教育學的特殊整合”。隨后關于PCK的研究逐漸增多,由此研究成果開始豐富起來。
學科教學知識理論一經提出,立即引起美國教育界的高度關注,因為它是區(qū)分學科專家與教學專家的分水嶺,是衡量新手教師和專家教師的分界線,也是學科教師的專業(yè)標準,設計教師教育課程指南的重要依據。
二、PCK之學生的知識分析
(一)學生知識的重要性
維爾和馬金斯特建立了PCK金字塔層級模型,并將其劃分為四個層級,位于塔底的是學科知識,第二層是關于學生的知識,第三層是背景、評價、課程、科學的性質、環(huán)境、教學法、社會文化、教學管理等8種知識,塔尖才是PCK。在其構建的金字塔層級模型中,他們將關于學生的知識置于第二層級,這是因為關于學生的知識是聯(lián)系PCK其他構成要素的紐帶,且只有知識的重要性被重視后,PCK的其他構成要素才能得以發(fā)展。由此可見“學生知識”在PCK中的獨特價值及重要性。
(二)學生知識的研究現(xiàn)狀
教師在教學時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容易出錯或產生困難的地方以及哪些知識是學生需要學的,此外還要了解學生的認知過程、學生的理解力等方面,但所提及的各方面具體指代什么,研究者們并未給出深入的說明,對于PCK中“學生知識”的認識也止于這些較為模糊的層面。
三、課例研究的過程
為了使研究常態(tài)化,筆者選取了《鹽類的水解》這個課例,該課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內容,同時也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尔}類的水解》該課雖然上課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以格羅斯曼提出的PCK四個內涵知識之學生的知識為切入點,并將學生知識部分的學生已有知識基礎、腦中的概念、認知過程和理解力、易錯點和難點等方面具體化的還很少。下面通過研究以這種方式進行的兩次授課,發(fā)現(xiàn)課程有如下三點變化。
(一)教學設計的變化
1.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
第一次課例:觀察角度比較單一,只觀察了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及效果,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觀察不夠具體,對學生知識生成過程中的問題描述也不夠清晰。
第二次課例:將觀察量表分為5張:(1)教學目標落實措施及效果觀察;(2)PCK之學生知識的生成;(3)A層次學生上課情況(6個A層次學生集中到一組);(4)B層次學生上課情況(6個B層次學生集中到一組);(5)C層次學生上課情況(6個C層次學生集中到一組)。
第二次課例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面、具體,因此更容易起到引領課堂的作用,同時也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識點,提高學生對“鹽類的水解”的認識,此外還能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各層次學生在知識形成過程中的問題。
2.教學策略的轉變
第一次課例的教學策略:教師引導、分組實驗、小組討論。
整節(jié)課下來發(fā)現(xiàn),小組討論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是在教師講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比較集中。教師們反思這應該與學生的學習習慣有關系,即習慣被動接受知識,不善于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問題,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進行適當的轉變。
第二次課例的教學策略:自主學習、分組實驗、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多媒體視頻展示。
從結果來看,第二次課例的教學策略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更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也更認可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
3.板書設計的轉變
第一次課例:學生自由書寫板書展示的過程比較混亂,教師書寫的內容偏少,且總結時內容偏亂。
第二次課例:教師事先對學生的小組展示劃分區(qū)域,并讓其分條羅列,如此小組展示明顯更有效率,這樣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展示情況進行課堂小結時也就更有依據。
電腦進入課堂后讓教師越來越忽略板書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所以上課時對板書的隨意性變強,而教學結果證明教師應該更加注意板書的書寫規(guī)范。
(二)課堂教學過程的變化
在第一次課例結束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有以下問題:(1)個別溶液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且占用的課堂時間太多;(2)學生對鹽的新分類方法不能馬上接受;(3)學生對于水解的實質理解得不夠徹底;(4)觀察表針對性不強、不細致,導致教師們在觀察時不知從哪兒下手,并且對于學生的評價方法過于粗略;(5)板書設計不夠規(guī)范。
針對上述問題又重新設計了教案和導學案,并根據學生知識的生成特點和規(guī)律重新修正了觀察表,這樣設計的目標就完全圍繞學生展開了。此外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進行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1)簡化實驗過程。
(2)在進行鹽的分類前,向學生展示鹽的分類依據。
(3)根據以往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現(xiàn)有的接受能力,重新調整本課重難點水解反應實質的講解方法。
(4)觀察表的再確定。觀察表的設計以學生為主,同時增加為5個觀察角度: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及效果觀察;知識標準的達成率及如何改進;A層次學生上課情況;B層次學生上課情況;C層次學生上課情況。
四、課例研究的成效與反思
(一)課堂教學的成效
1.從學生的角度看
【學生展示】學生能夠較好地利用題中所給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合,以便準確快速地寫出答案。從學生的書寫情況來看,意思能表達對,但語言表達不夠規(guī)范。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敢于寫語言敘述題,同時還要讓其注意化學語言的規(guī)范表達,并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滲透這一觀念。
【提問設計】(1)學生對于有點難度又新奇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高;(2)學生喜歡通過小組討論解疑,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A層次學生】上課態(tài)度端正,學習認真,求知欲強,有上進心,能大膽質疑,且緊跟教師上課節(jié)奏主動發(fā)言,還能隨時找到自己的薄弱所在,并采取組內質疑、教師詢問、及時查找資料等形式解決問題。
【B層次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他們都能認真、積極地投入學習,在教師設置的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六名學生都在積極參與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遇到難點時有一名學生主動去做分析和講解。在教師設置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本組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的書寫不太完美,另一個學生馬上去更改,這體現(xiàn)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C層次學生】能夠跟上課堂教學進度,掌握基本知識點,但是對鹽類水解實質的理解仍不夠到位,回答問題時照本宣科,缺乏對知識的自我處理和加工過程。
【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及效果觀察】從學生角度看,學習目標達成度很高,也突破了本節(jié)的難點知識,效果總體來說很好。
2.從教師的角度看
通過這次課例研究,課題組教師們了解了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同時也都有了磨課的意識。隨后通過參與兩次公開課的設計授課過程,教師們認識到設計課的關注點應該放在學生身上,即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重難點,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水平找出學生真正需要教師講的東西,同時關注課堂的時間分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的是高效課堂。
通過評課大家一致認同評課教師的著眼點應聚焦改進,即評課時應給出自己的觀點,指出具體怎么做更好,同時要有理有據地進行研討。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的思維碰撞過程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課例研究的主要成果與結論
1.主要成果
全體課題組成員通過努力,學會了如何設計學習目標,并成功舉辦了兩次課例公開課,反響良好。同時完成了一篇高質量的課例研究報告,其中最大的成果是讓課題組成員體會到了課例研究的快樂,知道課題研究原來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完全有必要也可以做到課例研究的常態(tài)化、生活化、教學化。
2.結論
“學生知識”主要包括化學知識基礎、化學學習能力、已有的生活經驗、存在的認識誤區(qū)、思維特點、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常用的學習方式等方面。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這幾個方面并不受到教師的同等重視,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仍然是教師考慮的首要因素 。教師通過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學生知識”,可確定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而對課堂教學做出更好的預測。
五、課例研究反思
(一)對課例研究設計、組織、實施過程的反思及建議
課題負責人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不能到眼前了再著急去做,在課題立項后就應該立即著手準備后續(xù)的一系列計劃和措施。且第一次課例上課時課堂觀察表還是沿用上學期的,這點很不好,因為學生的水平不同,課例、研究主題也都不一樣,所以應該好好準備籌劃新的觀察表。
(二)教師參與課例研究過程的經驗、收獲與反思
通過這次課例研究全體課題組教師體會到了理論指導教學的好處,大家一致認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閱讀有關化學教育的書刊,由此改善教學觀,端正教學及教研態(tài)度。同時做到關注學生學情,關注學生學習效果,并在教學行動前,行動中和行動后及時對自身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做出全面深刻的自我反思,并多和同事交流討論。
通過課堂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除了要備好課之外,教師在課堂上的個人魅力展現(xiàn)也很重要,如何通過教師自身的言談舉止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很好的課例研究素材。
(三)未有效解決的問題
學習目標雖然已會設計,但對應的教學策略還不夠細化。如每個教學任務的預定教學目標是什么,如何對應這個教學任務有效設定教學策略,最后呈現(xiàn)的結果如何,通過什么樣的觀察量表能體現(xiàn)出來,以什么樣的方式采集學生信息更為準確,如何采集更多更可靠的信息等等我們并沒有形成一致意見。
參考文獻:
[1]廖元錫.PCK——使教學最有效的知識[J].教師教育研究,2005,(0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