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頌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中,教育者是評價的唯一主體,這樣難以對受教育者作出較全面、準確的評價。多元化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既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又是教學到達一定階段對教學效果的診斷。只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才能對學生作出較全面準確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體驗;教學活動;感悟
一、加強自我評價,使其自我提升
教學《認識我自己》一課時,我設計了“說說我自己”的小活動,在課上我先引導學生好好想一想你認為自己哪一方面最棒,哪一方面最令你苦惱,苦惱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沉思片刻后孫××同學站起來說道:“我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愛說愛笑,走到哪里便會把快樂帶到哪里,同學們都很喜歡我。我特別喜歡打乒乓球,課間或放學后便會和同學們痛痛快快地打上幾局。但是由于自己管不住自己,一打起乒乓球來,就把作業(yè)忘了,為此經(jīng)常挨老師的批評。我以后要努力管住自己,先做完作業(yè)后再玩?!鼻七@位同學對自己的認識,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是在發(fā)言前一定是深深地反思過了,認真地想過自己的愛好特長,想過由此引發(fā)的煩惱,以及如何克服?就在這一個深思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歷了一個反思自我不斷成長的歷程。
二、加強學生互評,使其取長補短
未來社會是需要合作的社會,學生互評倡導的合作精神是與學生的未來生活相適應的。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長處,或者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或者是一種獨特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平時同學們不愛觀察別人是怎樣學習的,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沒有向別人學習的意識,而學生互評則是學習他人優(yōu)秀品質(zhì)的重要方式。
同學們認真地互相觀看完后,就開始暢談開了。由××同學說道我認為李××同學的數(shù)學作業(yè)最好,不僅書寫得特別認真整潔,而且沒有一個出錯的題,真是太棒了!這可能與她上課認真聽講有關(guān),我以后要向她學習,上課不做小動作了。張××同學說道:“我認為馬××同學的作文寫得最棒,不僅書寫認真,而且寫的內(nèi)容具體充實,有些內(nèi)容讀后特別令我感動。有時我發(fā)現(xiàn)馬××同學特別愛讀各種各樣的課外書,有時還在本子上寫一寫,老師這樣做對寫作文有幫助是嗎?老師我認為……學生七嘴八舌地發(fā)表著自己的意見,暢談著自己的感受。在這一互評活動中,同學們看到了其他同學在某些方面的優(yōu)勢,并認真反思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學習別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完善自我,不斷進步。
三、加強教師評價,使其激情滿懷
教師是日常教學評價的主要實施者,也是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家長、社會力量參與評價的指導者。在各種評價中,教師的激勵性評價,是最具權(quán)威、最具吸引力的評價。教師的評價具有指導性,他是學生評價自己、評價別人的榜樣,有利于引導班內(nèi)形成正確的輿論力量和良好的評價氛圍。當然在教學中要注重評價的啟發(fā)性與時效性。
在教學《多問為什么》一課時,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同學,就顯然缺乏主動問的勇氣,自己的小手舉起的次數(shù)也極其有限。就在我想盡辦法的啟發(fā)下,我的眼前慢慢地舉起一只小手,但又似乎想放下。我目光柔和地朝她看去,啊,原來是韓×同學,一位女同學,平時性格內(nèi)向,不常和別人說話。我慢慢走到她身邊說:“韓×你有什么問題想問老師嗎?”她沉思了幾秒鐘后說:“老師,為什么彩虹是七種顏色的呢?”我敏銳地感覺到機會來了。我撫摸著她的頭,高興地對她說:“韓×你真棒!提的問題真好,你真是個愛思考的小女孩,老師為你高興!同學們我們也為韓×祝賀吧!”同學們自覺鼓起了掌。我側(cè)臉望著她,她的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我想此時此刻她一定也會為自己感到自豪吧,因為她經(jīng)歷了一個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我接著說:“同學們,韓×同學都這樣勇敢地回答問題了,那我們同學們呢?”以后的課堂,一只只小手紛紛舉起,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最令我高興的是韓×的小手又一次次舉起。這就是教師積極評價的功效,它能融化堅硬的冰雪,它能溫暖冷落的心靈。
四、加強家長評價,使其信心百倍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長進課堂等活動的開展,讓家長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給孩子以自信心。家校合一讓老師更能夠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
在教學《我當小管家》一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消費調(diào)查,搜集相關(guān)資料,布置學生了解家里主要經(jīng)濟來源和一個月的收支情況,利用星期天,開展“我當小管家”的實踐活動,如收拾房間、買東西、一日理財、小調(diào)查等。于是我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次家長評價。事先發(fā)給家長一個信封,讓家長們針對同學們在家當“小管家”的表現(xiàn),給自己的女兒或兒子寫一封信。其中一位家長這樣寫道:小奇,今天媽媽回家后大吃一驚!媽媽發(fā)現(xiàn)家里干凈多了,尤其是你的臥室內(nèi)的物品擺放得如此整齊。更令媽媽驚奇的是,桌子上竟擺滿了香噴噴的米飯,噴香的土豆絲,西紅柿炒雞蛋,你知道嗎,媽媽那頓飯吃得最香甜。兒子,媽媽謝謝你!媽媽發(fā)現(xiàn)你真的變了,祝我家的小奇越來越懂事,越長越讓媽媽喜歡。這樣令人感動的評價,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可想而知。
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只有采用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參與互動,自評與他評老師、同學、家人等相結(jié)合。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才能對學生作出較全面準確的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凇筠.“感悟生命”專題教育課程的設計[J].新課程(綜合版),2011(7).
[2]孟靜.生命視角下思想政治教學實踐性探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