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為了提高他們的素質(zhì),幾年來,在教學中,我十分注意貫穿情感教育。列寧說過:“人類活動都離不開情感而存在喜怒哀樂,愛憎好惡,這種和感情活動組成了人類世界”。學困生是學習和品德較后進的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人情緒低落,但內(nèi)心卻有追求完美,得到別人承認的強烈愿望。要讓每個學困生摒棄悲觀情緒,振作起來拿出行動,學有所獲,必須積極進行情感教育,任何一廂情愿的教法都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情感;信心;愉快;激發(fā);進取;滿足感
本人在多年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就如何對學困生實施“情感教育”進行了專門的實踐與研究,現(xiàn)談談本人在教學中貫穿情感教育的做法,以便與廣大同仁們一起商榷。
一、 溝通情感,恢復信心
要用足夠的時間搞點感情投入,注重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做后進生的知心朋友,以誠相待;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關心、照顧、循循善誘,要用足夠的時間去關心,了解每一位后進生,苗弱要精施肥、勤澆水。其實有不少學困生他們并不笨,只是由于反復失敗,使他們喪失了學習的信心而導致厭學。教師應幫助他們從思想上找出根源,恢復信心,利用課內(nèi)外時間進行耐心、細致的輔導。像教小孩學走路一樣一步一步地走,在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完成相應的練習題,即使發(fā)現(xiàn)有一丁點進步也應給予表揚,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使他們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不再自卑沉淪,在學習中變得生機勃勃、充滿青春活力。
二、 愉快教學,激發(fā)興趣
設計每節(jié)課時,教與學的交流進行得充分融洽,有生氣,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松,教學相長。往往上數(shù)學課好多同學的感覺是枯燥無味,我盡量把課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在寬松氣氛中接受知識;把趣味帶到課堂,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在應用題教學中,多給他們說話的機會,讓他們有時間說話,讓他們把生活語言轉(zhuǎn)換成數(shù)學語言,啟發(fā)學生之間自由爭論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輕松、愉快、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下,人的大腦皮層會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十分有利于接受新的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備到每個后進生如何聽懂這節(jié)課。備課要有育人意識,講課要有育人的角度,作業(yè)布置要向育人方向傾斜,每一位教師要努力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不斷提高授課水平,講解例題時盡量貼近生活,吸引學生,產(chǎn)生興趣,引導學生研究、探索知識的發(fā)生、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斷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三、 化難為易,不懈進取
應用題教學是促進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zhuǎn)化的重要內(nèi)容,簡單的應用題是應用題的基礎,但應用題又是學困生最頭疼的問題,如何調(diào)動學困生參與學好應用題,我在講行程式問題中的追及問題和相遇問題時,我沒有按課本中的例題精講而是結合生活實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我把課本中的例題改為民勤城到薛百鎮(zhèn)全長15公里,從民勤城步行到薛百鎮(zhèn),甲比乙每小時多1公里,結果比乙早到半小時,求甲、乙二人的速度。這樣貼近生活實際,追及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不是孤立的貼近生活,它是速度、時間、路程最基本的深化和發(fā)展,也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因為民勤城到薛百鎮(zhèn)是每位學生最熟悉喜聞樂見的行程問題,幾乎人人都動手、動腦思考這個問題,還創(chuàng)造性地編了許多實際生活中的行程問題。
化難為易,從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一個教學原則——因材施教看,其實說到底是尊重學生差異分層次進行教學,再從實施素質(zhì)教育看,本意就是讓每類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比如我在布置后進生作業(yè)時,先向他們布置比較容易的一些題先讓他們做,學生很容易把它做出來,然后再循序漸進,再安排一些比較有難度的題,再向?qū)W生暗示題目比較難,你們?nèi)匀荒軌蜃龀鰜怼@樣學生就會覺得自己的知識水平逐步在提高,難題不再害怕,無形中增強了學生攻克難關的信心。學生學有所得,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幸福、學習積極性高,多數(shù)學生決心大,并且用實際行動不懈地進取,摘取著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果實。
四、 注重情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心理學告訴我們,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或勝利的欣慰,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有經(jīng)驗的老師的教育實踐中,最困難最復雜的問題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并體驗到思考勞動者的自豪感”。比如學生的練習,因難易程度有一定的靈活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悅。我設計練習包括鞏固題、實踐題(體現(xiàn)數(shù)學的應用)、綜合題、發(fā)展題,發(fā)展題要求有余力的同學做,這樣可以保留全體同學的積極性。批改作業(yè)題,錯題不打“×”,劃出錯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后改正確,仍可評為優(yōu)(或100分),這樣有兩點好處。①實現(xiàn)了信息交流,了解了學生的缺陷;②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成功,樹立了信心。對于某個后進學生這次考試錯題比上次減少,教師應當表揚,使其看到自己的進步。
總之,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對學生充滿尊重、關心和期待,以一顆愛心去包容學生,那么學生會反過來也給教師以相應的、積極的情感回報,當這種情感達到一定程度時,定會產(chǎn)生情感的遷移,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教與學達到最佳結合點,在教學效果上也會出現(xiàn)“導之有方,教之有效”的共振效應。
作者簡介:徐玉霞,甘肅省武威市,民勤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