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用
摘要:搞好高中生的知識教育對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廣大教育者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高中物理是重點,更是難點。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我們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更需要我們在教學上進行深入的探索并給予合理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改變授課方式,加強基本訓練,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
關鍵詞:科學態(tài)度;授課方式;基本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3-0175-01
1.學習策略的基本意義及價值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在元認知的作用下根據(jù)學習情境的變化以及學習知識內(nèi)容變化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活動進行及時調(diào)整,從而保證物理學習任務可以順利完成。因此,元認知、學習方法、調(diào)控學習是學習策略的主要構成部分。長期以來,作為一名高中學生,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無法按照自己的主觀思維對知識體系進行了解,只能通過物理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知識理論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卻無法深入進行分析,在后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只能依靠機械性模仿教師的解題方法、死記硬背以及“題海戰(zhàn)術”等傳統(tǒng)方式來進行復習,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習效率,使得大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雖然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同學之間可以認真學習并積極進行思考,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卻很少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以及思維觀念。因此,高中物理教學應更加關注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策略培養(yǎng)。
2.引導學生建立物理模型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趙凱華教授的“走進物理課堂之前”一文中提出了物理學的探索過程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積累經(jīng)驗,在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簡潔的物理規(guī)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實際問題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們在運動學中建立了“質(zhì)點”模型,舍去物體的形狀、大小、轉動等性能,突出它所處的位置和質(zhì)量的特性,用一有質(zhì)量的點來描繪,這是對實際物體的簡化。以及電學中的“點電荷”模型、光學中的“點光源”模型等。
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物理過程模型化。如:力學中的落體模型、簡諧運動模型、彈性碰撞模型、類碰撞模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動量、能量的變化;電學中的帶電質(zhì)點在電場、磁場中運動模型;熱學中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間相互作用過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勢能的變化等等都是物理過程的模型化。在物理學中還有一種物理模型那就是理想化實驗模型。例如,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根據(jù)邏輯推理法則,對過程進一步分析、推理,找出其規(guī)律。建立和正確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學生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問題更直觀、具體、形象、鮮明,突出了事物間的主要矛盾。建立和正確使用物理模型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解題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梢园褟碗s隱含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觀念更新學以致用
考試中的物理知識點要求全面地考察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思維、信息處理及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更新教學觀念,重視知識的梳理和融合,鼓勵課堂討論,增加實踐機會。
具體做法包括:第一,講練并重,精講精練。要堅持講解與練習有機結合的原則。既不能“以講代練”,也不能“以練代講”,要“精講精練”,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講”要針對性強。注意知識的綜合交叉,注重能力及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熬殹币远〞r作業(yè)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解題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適應高考的要求?!霸u”重在指導,不是重復、重演一遍,不能以題論題。在講課中,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和加大覆蓋面,努力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同時要突出規(guī)范表達的訓練指導。第二,組織專題講座,進行學法、解法指導。在心理方面為高考做準備,自我歸納總結,及時反饋及時糾錯,總結解題經(jīng)驗,探索解題規(guī)律,提高審題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師要在教學中養(yǎng)成不斷反思的習慣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新課程改革給教學實踐的改革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們要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教學反思在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中的有效作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迅速提高我們的教學能力,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一位優(yōu)秀的高中物理教師,決不會教死書,只會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可是,如果物理教師對于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教學思想,自己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轉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
總之,要想上好一節(jié)物理課,教師必須多和學生談心,了解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課堂上不但教給他們知識,還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用實踐去完善自己的理論然后再去指導我們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