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澄 趙鈺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設計了18個學習任務群,體現了新時代高中語文教學準確化、明晰化和透徹化的價值取向。任務群的劃分能幫助教師劃定課程教學內容。單個任務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呈現出多元的語文效能,起到一群多用的教學作用,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文章從高中語文教學任務群的特點出發(fā),對以任務驅動為特征的課程教學活動安排和具體設計思路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任務驅動;活動支架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36-0012-03
學習任務群可以將高中語文課程內容進行歸類簡化。針對語文學習中的基礎知識、閱讀理解、寫作和其他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設計,不僅能保障教師的基本教學流程,更方便教師深入貫徹新課標的語文教學改革要求,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我們要基于不同主題的任務群,探究以任務為驅動的具體活動支架,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教學模式。
一、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習任務群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語文課程設置上針對結構和內容進行了一系列變革和優(yōu)化,其中較為顯著的是通過分類建立學習任務群,即對高中語文教學和課程安排進行重組、整合,提出了18個任務群,并對每個任務群進行明確的課程說明,明確任務群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形成彼此之間獨立而又關聯滲透、互相延伸的關系。
18個學習任務群包括整本書閱讀和研討、跨媒介閱讀和交流、當代文化參與、思辨型閱讀和寫作等。學習任務群的設計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 、合作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主;以自由選擇為標準,強調個性化和探究性學習;以實現課堂教學從課內到課外的延伸為目標。與此同時,學習任務群將更具開放性的教學方式和更加復雜的課程組合相結合,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的線性排列方式,將課程分門別類、優(yōu)化組合,以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在學習任務群中,學生為完成任務需要運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方式,借助學習資源;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得以提升學習能力,增強知識的運用水平。完成任務成為教學活動的主線,學生成為學習行為中的主體,依循新課程標準的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理念,提升思維能力、學科素養(yǎng)和技能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易到難、從簡到繁、有的放矢、循序漸進地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努力拓展思路、探究方法、構建體系、消化知識,形成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任務群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學習模式中的線性排列模式和逐點突破的編排模式,與以往語文知識點的簡單匯聚不同,其是為解決問題、提高核心素養(yǎng)而編制的,即設計一組學習任務,并使其形成階梯式的任務鏈條,用以實現某種能力的提升。
正是由于這個特點,在教學學習任務群的過程中,師生可以通過跨文化、跨媒介和跨時代的多元教學技術和手段解決核心問題,將某一個鏈條上的學習結果自然而然地轉化為下一個鏈條的學習資源,從而形成交互的閉合結構;而學生可以在其中個性化和自主化學習。另外,根據解決問題的內在邏輯關系,教師可以追問為什么、是什么、如何解決等,讓學生逐步學會用專業(yè)的語言表達思想、情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傊瑢W習任務群關注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聯性,重視解決問題過程的系列化、鏈條化和情境化,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和自主化學習。
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任務驅動活動支架設計
設計任務驅動活動支架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以任務驅動為主,建立教學程序,使教師能夠順利進行教學實踐。
由于高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學生總體成績影響較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般會傾向于保守,不會輕易改變教學模式。然而,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大趨勢和大環(huán)境,教師應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為基礎,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改革和優(yōu)化教學活動支架設計,讓教學程序更具可操控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以任務群教學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主要分為八個類別,主要涉及語言學習素材與運用范例、語文實踐話題與情境、語體與文體等,著眼于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由于學習任務群側重點不同,筆者將其分為聽讀學習類、說寫學習類和綜合能力學習類。
1.將以閱讀、思考和實踐為主導的活動支架應用到聽讀研習課程當中
第一步是閱讀,確保學生有一定的閱讀量是完成聽、讀任務的基礎。具體到課堂教學流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具體閱讀,包括熟悉文章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掌握文章感情色彩。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查找生字詞,捋清文章的基本大意,并努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手積累有用的詞匯、語句。在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精讀,剖析重點詞匯和句子,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提問和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深入賞析文章并和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適當拓展閱讀材料。
第二步是思考。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獨立思考,對文本內容形成見解和看法;不輕易全盤接受文本內容,要帶著思辨眼光去分析和解剖文章。
第三步是實踐。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服務于生活,語文的一大特征就是工具性。學生通過閱讀、思考所獲得的信息都可以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在這個活動模式中,閱讀是基礎和前提,思考是對閱讀的補充和深化,應用則是將閱讀和思考中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應用到下一步的閱讀、思考中。這一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自主閱讀能力為目標。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可深入挖掘文本知識,開發(fā)語文閱讀潛能,提升閱讀素養(yǎng);教師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這一模式,使閱讀、思考和實踐互相滲透。
2.將以看、思、寫、改、評和實踐為主導的活動支架應用到說寫研習課程中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更要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關注情感教學、審美教育和德育。強調語文知識的應用,重視寫作和表達是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必然趨勢。高中語文說寫研習課程的改革需要以高中生的學情和認知水平為基礎,因此,根據高中生對語文認知的規(guī)律,我們可以具體設計以下學習互動模式。
第一步,課前的“看”和“思”。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在課前進行,以引導學生觀察世界萬物、體驗生活為目的,主要分為資料搜集、親身體驗、搜尋主題三部分。簡單來說就是學生通過對自身和外界環(huán)境的觀察,深入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明確表達和寫作的主題。
第二步,課堂教學中的“寫”和“改”。這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主要在作文課上進行,主要分為獨立寫作、評價指導、自改互改三個階段。在獨立寫作階段,學生需要整理在第一步搜集到的資料然后在明確主題的基礎上寫出一篇獨立完整的文章。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加強寫作訓練,通過細化任務步驟,讓學生明白應該怎么描述和表達,從而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要領,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當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出文章之后,教師要進行評價指導,或選取優(yōu)秀的文章和較差的文章進行對比,或選取典型例文、優(yōu)秀文章進行分析,使學生通過對比明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處,通過分析認識到優(yōu)秀作文的標準。評價指導其實是在為學生修改作文、提升寫作能力指引方向。自改互改是在教師的評價和指導之后由學生獨立或者合作完成的,學生要根據教師的評價對文章的主題立意、語言、結構、思想內涵等進行修改,然后再在小組內進行互改。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強化寫作技巧。
第三步,課后實踐。進行以上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交際、寫作和綜合能力有重要意義。在學生完成課堂寫作任務后,教師要適當地設計新的表達和實踐任務,讓學生結合課后練習或者實踐活動,進行口語表達,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將以情境構建、合作實施、評價總結為主導的活動支架應用到綜合性專題研習課程中
以交流、探究、研討和文化參與為主導的任務群研習主要是在綜合性專題課程中進行的。相比于上述兩個課程,綜合性專題研習課程所包含的學習資源容量大,其更強調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性和實踐性。
第一步,細化任務,設定專題,構建情境。該環(huán)節(jié)中的任務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為主。由于綜合性研習課程中的知識信息量較大,為避免活動設計的盲目性,教師可以將綜合性專題分解為相對獨立的小專題,讓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更加體系化。具體來說,就是教師需要對每個小專題提出具體的任務目標、要求和計劃,使學生在小任務的驅動下躍進式完成總體任務。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還要注重創(chuàng)設形象的教學情境,借助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能夠進入到各個角色中,更好地完成專題任務。
第二步,劃分小組,設計專題任務。教師不僅要根據班級人數進行具體的小組劃分,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學情和學習能力,做好強弱搭配,并在此基礎上給每一小組設計專題任務。每個小組都要根據專題任務的方向、目標和要求對學習項目進行具體的規(guī)劃和實施。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究過程中,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探究、合作的樂趣。
第三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不同小組完成專題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平臺,讓學生在完成探究合作任務后,能夠表達自己的心得體會,將總結出活動經驗進行分享。
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以學習任務群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是對傳統(tǒng)的線性教學模式的肢解和重構,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以學習任務群為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任務驅動特點,改革和優(yōu)化教學模式,設計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教學流程,探究教學活動支架的構建。教師需要對學習任務群進行劃分,圍繞閱讀能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和綜合能力培養(yǎng)展開具體教學規(guī)劃,合理設計活動流程,靈活組織多種活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增強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語文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管然榮.高中語文“任務群”的認知與實施[J].中學語文教學,2018(6):8-12.
[2]? 胡軍娥.淺談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5):127.
[3]? 黃韶斌.“學習任務群”基本課型及教學模式建構:以高中語文為例[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8):24-26.
[4]? 王永強.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18(21):88.
[5]? 蔡可.基于“學習任務群”的語文教學設計[J].語文學習,2018(1):17-22.
[6]? 王忠亞,劉志江,張秋玲.基于學習任務群的語文專題學習設計思路[J].語文教學通訊,2018(Z1):14-17.
(特約編輯 景?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