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侗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鄂4?。▍^(qū))毗鄰地區(qū),人口約296萬余人,在湖南、廣西和貴州三省坡交匯地區(qū)聚居較為集中。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富于創(chuàng)造力的民族。在漫長的勞動生產過程中,侗族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豐富而獨特的生產生活習俗,并由此產生出多彩絢麗的民俗歌舞,“斗牛舞”就是其中獨具特色的舞蹈之一。
【關鍵詞】侗族;農耕文明;牛文化;斗牛舞
【中圖分類號】J613.3 【文獻標識碼】A
侗族斗牛舞在北部和南部侗族地區(qū)均有流行。北侗地區(qū)稱之為“放地牯?!被颉败嚨仃襞!保谫F州的天柱縣邦洞、藍田、鳳城鎮(zhèn)及社學鄉(xiāng)和渡馬鄉(xiāng)等地廣為流傳,而在湖南會同縣連山、團河、高椅地區(qū)的斗牛舞被當?shù)厝朔Q為“牛打架”或“角抵戲”,據(jù)考證已有近五千年的歷史, 2012年會同連山斗牛舞被列入第三批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雖然北侗和南侗地區(qū)的斗牛舞在表演形式上各有特色,但在動作上都主要是模仿牛的生活狀態(tài)和格斗的形象,以牛勞作和打架為舞蹈內容,通過載歌載舞的形式來表演。
一、農耕文明孕育侗族“牛文化”
牛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農耕歷史走過了數(shù)千年,侗族也不例外。經歷過刀耕火種的侗族人把牛視為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很多的民俗活動和生產生活習俗都體現(xiàn)出侗族人對牛的喜愛和崇拜,例如舞春牛、送春牛、牛王節(jié)、斗牛節(jié)、牛生日、敬牛欄菩薩等民俗活動,侗族人萬物崇拜中有關 “牛神”的傳說,無不體現(xiàn)出農耕文明中侗族“牛文化”的影響力。
侗族人十分喜愛斗牛,寨子的鼓樓附近會建有“牛宮”,專門供養(yǎng)“牛王”用來比賽?!芭M酢奔◇w強悍而健壯,牛角碩大尖利,象張開的鋼杈?!岸放9?jié)”在每年農歷二月與八月、九月的亥日舉行。首先主寨的青年人會吹著蘆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約”邀請對手,回來之后為“牛王”吹奏蘆笙,敬祭三日,替?!梆B(yǎng)心”。節(jié)期一到,大伙集匯于斗牛場周圍,各隊參賽“牛王”在蘆笙伴奏下開始“踩場”,“踩場”結束后斗牛正式開始。牛倌把點燃的火把拋到自己的“牛王”前邊,隨即放開韁繩,兩牛便沖向對方開始激烈爭斗,直至一方的牛被斗敗,獲勝方的牛會披紅戴花被授予“牛王”稱號?!芭M酢钡膭倮侨说臉s譽,也是農耕文化中生產力優(yōu)越性的象征。斗牛不僅給侗族人民帶來娛樂、增進友誼與團結,也反映了侗族人民勤勞勇敢、敢于斗爭、勇于勝利的民族品格,這種精神是農耕時代一個民族生存繁衍的重要保障。
二、源于原始斗牛的侗族“斗牛舞”
侗族“斗?!钡牧曀子蓙硪丫?。相傳,古時候人們種稻插秧,不會移栽。后來有兩種水牛跑到秧田里打起架來,將秧田踩壞,主人沒法,只有從較密的田里移出一些秧來插滿,后來,這塊田豐收了。人們從此學會了插秧。為紀念這一農活上的大事,人們牽來兩牛相斗,從此相沿成習。另有書記載,孔明征戰(zhàn)入侗鄉(xiāng)時,“……號召娛樂,苗、侗祖先湊銀買牛,吹笙斗牛,樂而忘返”。侗族民間認為牛是龍的化身,斗牛前會祭祀“牛神”以祈福侗寨風調雨順,同時牛強悍的肌體、碩大的牛角,也是侗族勇敢、倔強精神的象征。由此可見,侗族斗牛不單單是一項娛樂逗趣的群眾性活動,也是侗族人民祭祀祖先、弘揚民族精神的一種展現(xiàn)形式。
侗族斗牛是寨與寨之間全力以赴地較量生產力高低強弱的形式,對農耕文明的發(fā)展和生產力的進步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比以“刀耕火種”為主要內涵的鋤掘文化具有無與倫比的優(yōu)越性,使得“斗?!绷曀拙哂惺种匾奈幕饬x和社會意義,而“斗牛舞”便是在這樣豐厚的文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仔細分析侗族“斗牛舞”中模仿牛吃草、牛洗澡、牛犁田的動作以及牛打架的場景皆是源于斗?;顒?,完全就是“斗?!绷曀椎脑佻F(xiàn)。“斗?!绷曀自从诙泵駥ε5牧α康脑汲绨?,和祈求農事順利,慶祝豐收的原始愿望,這與斗牛舞中的表演狀態(tài)和表達出來的情緒是一致的。
三、侗族斗牛舞的特點和基本動作
斗牛舞不僅我國有,著名的西班牙斗牛舞就享譽世界,其也是從斗牛運動演變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種兩步舞,男士象征斗牛士,氣宇軒昂、剛勁威猛;女士象征斗牛士用以激怒公牛的紅色。侗族斗牛舞雖也源于斗?;顒樱珶o論從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手法、音樂、舞步等都不同于西班牙斗牛舞。侗族斗牛舞主要模仿牛生活、打架的動作和場景,且北侗南侗的表現(xiàn)形式各不相同。在貴州天柱縣,斗牛舞是由人以肢體模仿牛的形態(tài),使用帕子、枕頭、籮筐、陰錢等道具,伴以鑼、鼓、牛角和海螺等器樂演奏來表演。表演時,兩個男子雙膝跪地,上身前傾下匍,掌心著地,眼睛用帕子蒙住扮演“地枯?!?,以碰、掀、扳、推、捺、頂、撬、滾等八個基本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斗?!睍r激烈交戰(zhàn)的情景,表演到精彩處往往掌聲雷動,歡聲如潮,給侗家山寨增添了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
南侗地區(qū)的湖南會同縣連山斗牛舞又是另一種表演方式。其特點是以木雕刻成牛頭,人通過服裝道具裝扮成牛來表演。參加表演的一般為六個男人,其中兩人扮演牧童,另四人扮演成兩頭牛。也有三人表演的,兩人執(zhí)牛頭格斗,一人扮演農夫。道具是用老杉木樹蔸雕刻成牛頭,有眼、嘴、鼻、雙角,雕工技藝精湛,栩栩如生。牛身用白布剪裁縫制,染成灰黑色,粘上牛毛。扮演男牧童的頭戴樹藤或樹葉編制的草帽,身披蓑衣,腳穿草鞋;扮演女牧童的將頭發(fā)扎成羊角辮,身穿彩服,腳穿布鞋。如扮演農夫,則頭扎“沖天炮”。男牧童手持一根三尺長的小竹子,把一頭破開成數(shù)塊模仿趕牛、驅蚊的動作,女牧童手握用干枯的葵花樹桿子做的火把。斗牛舞表演沒有嚴格的固定程式,主要是模擬牛的生活形態(tài),如表現(xiàn)牛吃草、嚼草、舔毛、彈腿、蹭背、洗澡等動作以及表現(xiàn)格斗時的情景,如對角、拗角、沖、勾、絆、撞等。表演時大鼓、大鑼、大鈸等打擊樂的演奏,時而模擬人和牛相互逗趣的場景,時而表現(xiàn)牛格斗時的激烈場面,氣氛熱鬧非凡,把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如親臨斗牛現(xiàn)場。表演格斗氣氛雖然緊張,但兩個牧童夸張的表演如拖牛尾、吆喝牛、用火攻牛、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等,又使整個舞蹈顯得風趣幽默,引得觀眾哄堂大笑。
四、“斗牛舞”的發(fā)展演變及時代意義
農耕時期的斗牛舞從“斗?!钡牧曀字醒葑兌鴣恚毁x予對農耕文明的崇拜和對侗族祖先的敬仰之意,最初是一項祭祀性舞蹈。隨著生產力不斷發(fā)展,生產水平逐漸提高,社會從農耕文明發(fā)展到現(xiàn)代文明,人們在表演這項舞蹈時雖保留了原始的形式和原始遺存的觀念,同時也廣泛吸收了其他舞蹈和戲劇的表現(xiàn)手法,使其逐漸向自娛性舞蹈發(fā)展。如原本的男女牧童演變成看牛公和看牛婆。表演時兩人滑稽的裝扮、詼諧夸張的動作為表演增添了不少看點,特別是為各自的“?!奔佑凸膭趴鋸埖纳駪B(tài),現(xiàn)場指揮“?!贝蚣艿那楣?jié),豐富了斗牛舞的表現(xiàn)形式和感染力,令觀眾看后激動不已,舞蹈仿佛將人們帶到在山坡上看牛時無拘無束、豐富多彩的樂趣之中。
侗族斗牛舞雖獨具特色,但未形成相對獨立的表演體系。隨著新時代文旅融合的發(fā)展,侗族地區(qū)的民俗活動逐漸被國內外的游客所關注和認識。近幾年來,斗牛舞做為侗族民俗文化的一張名片在各類民俗節(jié)慶活動和旅游表演,借用各種媒介和傳播方式,向社會展示侗族民俗文化魅力。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侗族斗牛舞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許多改變?,F(xiàn)代斗牛舞的動作、內容和傳統(tǒng)斗牛舞相比,動作特點從簡單化、程式化,發(fā)展成為強調動作美感、情節(jié)詼諧風趣、調度變化多樣的,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表演。動作風格由古樸沉重轉變成輕松活潑,表演形式由侗族本寨群體表演,發(fā)展為具有參與性的民俗舞蹈形式,文化內涵由傳統(tǒng)的圖騰崇拜、祈求農業(yè)豐收,轉型變?yōu)槿罕娦蓍e活動中的愉悅和滿足。
侗族斗牛舞作為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它的發(fā)展變遷順應著農耕文明的進步以及現(xiàn)代文明和審美需要而逐漸改變。如何繼續(xù)保護、傳承和發(fā)展好這一侗族特色的“斗牛舞”,需要更多的專家學者給予關注和研究,從表現(xiàn)形式、舞蹈語匯、審美情趣上提升斗牛舞的藝術價值,使使古老而又年輕的侗族“斗牛舞”在新時代文藝大繁榮中綻放異彩。
參考文獻:
[1]通道侗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通道侗族自治縣概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5-32.
[2]會同縣縣志編纂委員會.會同縣志(清光緒二年刻本)[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4:614-615.
[3]中國湖南侗族文化遺產集成·第一輯(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41-142
[4]侗族文化遺產集成·第二輯(中)[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41-242
[5]侗族文化遺產集成·第四輯(下)[M].北京:中國國際文藝出版社,2008:113,164
[6]吳祥雄,吳文志編.湖南侗族風情[M].長沙:岳麓書社,2003:111.
[7]廖君湘.侗族傳統(tǒng)社會過程與社會生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02-303.
[8]湖南省志編纂委員會.湖南省志——民族志.第24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52.
[9]貴州省侗學研究會.侗學研究[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8:295-300.
作者簡介:周敏(1977-),女,漢族,湖南省懷化市人,懷化市藝術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中國侗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