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燕
(江蘇省儀征市大儀中學,江蘇儀征 211400)
初中階段對英語學習是至關重要的時期,它承接著小學英語所學的內容,同時也為高中英語打下基礎[1]。這一時期內,學生會學到更多的語法知識,并可以進行口語交流。但是大多數(shù)初中生對英語懷有一種恐懼心理,在他們看來,學習英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造成這一困境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首先要在確保自己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后,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英語,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發(fā)展空間。本文中,筆者就針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展開討論。
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法發(fā)揮最大效果的必要前提。試想一下,如果一名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適應合作學習,就讓學生自行選擇小組成員,大多數(shù)學生就會和自己十分熟悉的同學組合在一起。當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時,合作學習勢必會變成閑聊,組員會說一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話題,嚴重影響課堂的學習進度。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首先要進行人數(shù)的劃分,一般情況下以6人為一組最為合理。然后,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優(yōu)勢和劣勢進行合理的劃分,盡量讓一個小組的成員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互補。當然了,教師還需注意,不能將特長相近的學生安排在同一個小組,這樣不利于小組的優(yōu)勢互補。
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在每次上英語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講述最近身邊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并讓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點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隨時監(jiān)督學生的講述內容,避免小組成員之間出現(xiàn)矛盾。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如果在交流中產生矛盾,便得不償失了。
預習是學習英語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會忽略這一環(huán)節(jié)[2]。雖然教師在每次下課前都會提醒學生及時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會忽視教師的提醒,忘記預習。預習可以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提供極大的幫助,如學生可以通過預習了解到本節(jié)課將會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對哪一內容比較疑惑。在聽課時學生就會帶著疑問,有目的性地聽講,知道自己應該著重聽教師講的哪些內容。雖然整節(jié)課的教學都非常重要,但是學生往往無法保持整節(jié)課都處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而如果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就可以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抓準重點,做到有的放矢。當教師講到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時,可以適當放松精神,為接下來突破難點內容保留精力,讓學生在課堂中保持張弛有度的狀態(tài),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這一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預習,并留下預習任務,要求每個成員收集一些與運動有關的圖片,在上課時進行展示。這樣以分組學習模式進行課前預習更有利于學生之后的課堂學習。學生可以收集basketball,soccer ball,badminton,table tennis等圖片,在搜集圖片的過程中熟悉、掌握各個單詞,同時搜集任務較為簡單,學生可以在課后輕松完成,不僅沒有任何負擔,還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對圖片進行提問,比如“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port?”然后再對問題內容進行一定的深化:(1)How many sports do you know?(2)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Why?(3)Suppose we want to play games,what sports do you want to participate in?Why?教師需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討論,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不能出現(xiàn)不認真討論、隨意聊天的情況。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立即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更好地投入之后的討論中。
當學生討論完成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代表進行發(fā)言,發(fā)言內容要盡量總結每位小組成員的意見。在所有的小組表達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發(fā)言內容進行總結。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站在講臺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一些較為內向的學生害怕發(fā)言會被其他人嘲笑。因此,教師首先要鼓勵上臺發(fā)言的學生,最后再對整節(jié)課內容進行總結。這樣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會提升課堂教學效果[3]。
合作學習法的教學效果有時候之所以不明顯,主要是因為學生的意識存在一定欠缺,很多學生不喜歡在課堂上與人交流,一些學生甚至不敢在同學面前發(fā)言[4]。這些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來改善。因此,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多與他人交流,這樣才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去改正,取得更大的進步。如果一些學生在與同學交流方面存在較嚴重的困難,教師就需要及時對學生作思想工作,幫助學生分析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能夠發(fā)自內心地接受這種學習方法,從而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較大的進步。
例如,在講解 Whats the matter?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家庭人物角色,以增進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感,讓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同時,學生在經(jīng)歷了小組合作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可以做到更好,并對自己充滿自信,而自信對一個人的學習過程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應用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初中英語教師不斷去尋找解決方法[5]。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課堂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讓合作學習法發(fā)揮出更大作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