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福 (甘肅金昌市永昌縣第三中學)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調動能力對一個新的事物預先進行了解和思考的過程。它不僅能為初中語文學習形成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且能夠為整個課堂學習過程起到關鍵的“鋪墊”作用。為此,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前自主預習策略極為重要。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落實預習環(huán)節(jié),如何提高課前自主預習的實效性呢?用形象一點的話來說,那就是“一‘枝’一‘葉’一‘世界’,習慣方法強能力”。
學生都會對新事物產(chǎn)生興趣。新課文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教師處理好了,這篇即將學習的新課文在學生眼里就如同新事物一般,給學生以強烈的好奇感,從而像玩“玩具”一樣去“把玩”課文。所以,把學生對一篇課文的“預習”處理成對一件新鮮事物的“把握”,那么,“一‘枝’一‘葉’一‘世界’”就是激發(fā)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主動性,其“把玩”的心理或欲望被點燃起來,其對課文的預習效果一定不會弱。其中“一‘枝’”就是從整體上處理課文,把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好奇心的問題作為思考導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課文;“一‘葉’”就是從局部或細處設計一個預習點,同樣能起到這樣的作用;這樣日積月累,就能夠促進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空間的形成,學生預習境界就會是一個亮亮堂堂的“世界”——思路明晰、信心飽滿、興趣高昂、效果良好的預習天地。
至于“‘習慣’‘方法’強‘能力’”是對應于“一‘枝’一‘葉’一‘世界’”的“能力”生成途徑。以陌生化的新課文為預習載體,借學習新鮮感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為處理課文、設置預習問題或內容的習慣性導向或引領,漸次而進,形成良好的自主預習模式,教師引導越來越輕松,學生預習越來越主動,預習的境界也就越來越成熟。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預習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的提升也必然水到渠成。
還要強調的是新課程理念下的預習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預習方法、途徑的形成上,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學會從多方面、多途徑收集資料;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一套正確、科學的預習方法;還可以在交流、比照、借鑒中創(chuàng)新適合于自己的獨特思考方法,等等。例如,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對不同文體的課文可以選擇合適的預習方法。再如,即使是相同的文體,在比照總結中會發(fā)現(xiàn),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在預習方法上也會有所錯差別。像北師大版教材的編排都是按專題來組織內容的,一個專題一個單元,課文后有思考練習、表達交流等相關內容。學生在預習時要重視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錯差,在方法上區(qū)別開。
另外,從教師層面上,尤其要研究預習作業(yè)的布置。這不僅關系到學生能不能對新課產(chǎn)生新鮮感、好奇心,而且關系到學生預習興趣的激發(fā)、預習原動力的形成與持久、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預習境界的提高、學生預習效果和學生預習能力乃至學習能力的提升問題。如果設計不出能夠激發(fā)學生預習欲望的問題,把握不準預習的度,不但會使預習內容比較膚淺,偏離學習重點而失去意義。這樣,預習應該達到的效果就會葬送在教師手上。所以,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教師必須在學生學習新課之前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從“一‘枝’”“一‘葉’”的構筑做起,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預習境界。
總之,《新課標》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而學生的有效預習則是落實這一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激發(fā)學生預習好奇心為預習原動力,開辟一個效果良好的預習境界,不失為一套行之有效的預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