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無棣第一中學 劉 燕
自課程改革以來,在公開課、優(yōu)質(zhì)課評選或諸多報紙、雜志中,討論式教學再一次被我們推到了課改的前沿,但更多的聲音卻是“討論式教學只能流于形式,很難有實際效果”。
討論式教學,歸根結底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最容易碰到的問題是學生啟而不發(fā),以及討論式教學的耗時低效。
其實,討論式教學并不是我們慣性思維想象得那么簡單——老師設問,學生討論。討論式教學的實施需要滿足如下條件。
第一,教師必須端正自身認識。只有教師深入挖掘教材,精心設計問題,才會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才會有學習效果的事半功倍。
第二,開展討論式教學需要合適的情境設置?!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以恰當?shù)姆绞揭饘W生在同一問題上產(chǎn)生共鳴,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時刻處于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如身臨其境,發(fā)言也就不由自主。
第三,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對一個人進行表揚、贊許是促進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一個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時,他就不會害怕表現(xiàn)和發(fā)展他的發(fā)散思維和求異思維,他就可以在進行發(fā)散思維時無須處于防御狀態(tài),從而保持心理的自由?!睂τ趯W生的討論教師應理性對待,不可一味地以宣判的態(tài)度評價。只有教師成為一個循循善誘的導師,學生才能在爭辯中得到真理。這就如同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chǎn)法”。學生在討論中難免會走一些彎路,此時需要教師幫助他們發(fā)散思維,當然,更高水平的要求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針對以上三個方面,我主要著眼于“如何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那么,如何解決討論式教學中的耗時低效呢?這也是一個制約討論式教學深入發(fā)展的因素。
首先,作為教師,應該明確所授課的疑點、重點、難點,在這些問題上開展討論是解決討論式教學低效的第一個有效途徑。
其次,將討論式教學與分組教學相結合。分組討論的有效,必須建立在組員分工明確的前提之下,盡可能發(fā)揮每一位成員的積極性。以六人一組為例,不妨讓一位學生擔任主持人,主導課堂討論。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問題分組,并分給各小組,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就問題發(fā)表看法。這種方法多點并進、節(jié)約時間。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學們無法對全部問題展開討論。
再次,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在命制學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討論的問題滲透其中。這樣,便于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同時又可以節(jié)省課堂討論的時間。教師在命制學案的過程中可以收集與討論問題相關的資料,豐富教材內(nèi)容,讓學生的課堂討論言之有物。但在材料選取和問題設計上需要我們多下一番功夫。如果材料和問題過多、過雜,不僅占有學生課余時間,也不利于課堂效果的呈現(xiàn)。
最后,適當?shù)募顧C制,成為討論式教學的保鮮劑。我們每人都會有審美疲勞,一旦陷入這個怪圈,討論式教學的效率會大大降低,所以有一套較為完備的評價機制顯得格外重要。在每一次討論過程中教師都要對學生個人和小組表現(xiàn)做出雙重評價,當然做好階段評價也很有必要。
美國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布魯納認為:“應當盡可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科學內(nèi)容,還應當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且自動的思想家。這樣的學生在正規(guī)學校的教育結束之后,將會獨立地向前邁進。”筆者認為,要改變長久以來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還歷史教學以本來面目,從討論式教學入手不失為解決良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