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仔細研讀了這篇教學案例后,有所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仔細研讀規(guī)程,形成案例特色
1.行文符合要求
案例作者在進行比賽前一定認真詳細地閱讀了《第三屆全國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案例規(guī)程》,所以行文符合參賽要求。顯然,如若不按照要求進行撰寫,這類稿件在一審就會被待定甚至被淘汰。
2.案例結構完整,表述規(guī)范
案例背景——本案例的背景清晰地介紹了“踩高蹺”為我國的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還簡要介紹了關于課程、教材、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方面的信息。
案例描述——本案例采用了片段式的問答,以及運用自己真實的教學記錄還原課堂過程,并且在表述中突出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
案例反思——從教學內容的選擇、器材的靈活運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了具體反思,能圍繞主題,談一些自己的思考或理論的闡述。
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盡顯睿智之處
1.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顯示睿智
作者先后兩次運用了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第一次展示“踩高蹺”各種圖片和視頻,使學生直觀感知運動特點,調動學習積極性;第二次用視頻展示表演動作,提示學生觀察視頻中步頻與步伐的一致是集體表演整齊的核心技巧,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2.情境創(chuàng)設讓教學變得簡便顯示睿智
作者為了增強練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了“高蹺運動會”的場景。成立“高蹺雜技團”學習踩高蹺的本領,通過“走過獨木橋、繞過水坑、學螃蟹走”等情境使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尊重了學生,關注了個體差異,從而實現(xiàn)了分層逐步提高的原則。
三、提出商榷問題,期待共同探討
筆者認為本案例容量大、內容多,并非一節(jié)課就能完成,所以建議作者可以按照單元計劃分3節(jié)課。
第一課時:具體了解“踩高蹺”運動,學習木磚操,初步進行單人“踩木磚”體驗。
第二課時:通過各種情境創(chuàng)設,學習掌握“木磚高蹺”技能。
第三課時:欣賞“踩高蹺”表演視頻,介紹編隊練習方法及原則。
學生自主合作練習展示,并附上每節(jié)課的具體教案,這樣讀者就能更好地依據案例進行教學模仿了。
潘文棟(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qū)雁園路小學,7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