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實驗幼兒園 談麗芳
1992年,我踏上幼教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每天的生活,都是在一聲聲“老師早”“老師好”的問候中,我和孩子們共同開始著一天的幼兒園生活。這樣的日子已有25個春秋。這份職業(yè),讓我和孩子們一起探索自然,一起游戲生活,一起感悟人生;讓我和家長們一起交流成長,一起探討育兒經(jīng)驗;讓我在一次次教育活動的研討中歷練自己,在一次次的比賽中磨煉自己。是孩子們讓我知道,我是一名學習者,應像孩子一樣保持探索的精神、創(chuàng)造的動力;也是孩子們讓我知道,所謂師者,即同行者,是孩子的同行者,也是家長的同行者。
每當游戲時,孩子們總會圍在我身邊和我一起嬉戲;每當我不舒服時,孩子會走過來,關心地問候我。就在去年,當我手術后回來上班時,孩子們總會關心我的刀疤,時而問我“痛不痛”,時而問我“什么時候好”,時而還用小手摸摸我的刀疤。一句句稚嫩的問候,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一個個輕柔的動作,都是孩子純真的愛。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孩子們感受到了老師平時對他們的關愛,所以他們也用自己的方式關愛著老師。記得有一次幼兒園要舉行唱兒歌比賽,有一位平時特別膽小的女孩鈺鈺很想?yún)⒓颖荣?,但就是缺乏自信。我知道情況之后,給她鼓勵,陪她練習。經(jīng)過我的陪伴和小朋友的掌聲,鈺鈺變得越來越勇敢,唱歌也越唱越響亮、動聽,還在比賽中獲了獎。從這件事后,我看到了一個自信滿滿的孩子。我相信,這份自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會給予她更多更好的機會。
我視孩子為自己的孩子,視家長為我的朋友,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我知道,只要老師以真誠、平等的態(tài)度與家長對話,充分了解他們的需要和愿望,家長也一定會真誠地配合老師。記得有一年幼兒園要進行“十佳家長”的評選活動,班上共有10名家長自愿申報參加評選。參加申報的家長們認真地寫著親子故事,特別是童童的爸爸,描述的是童童一路走來的成長趣事,故事非常真實、生動。但是每個班只有2個名額,怎么辦呢?于是,我把任務交給家委會,全權由家長投票評選。整個評比下來,家長們很是滿意。但是,有些家長花了很多時間認真地寫親子故事,而且還精心制作出了精彩的展示板,結(jié)果卻沒評選上,我的心里有些擔心。于是,我和一位家長交流了我的想法,沒想到家長非常爽快地說:“老師,我評不到?jīng)]關系,我只是給我的孩子做個榜樣。”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家長對教育的重視,也道出了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正是有了朋友似的家長,才讓我們的工作做得順利,做得出色。我深感,在幼教的崗位上有家長朋友的支持、配合和一路同行,真好!
在25年的教育生活里,還有許許多多和孩子們的故事,和家長們的故事。一個個有趣的、感動的、幸福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著。雖然我沒有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但是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以勤奮、認真譜寫著充實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