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了解學生個體差異,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實現差異性的初中物理教學。同時,初中物理教師要在現代化教學理論的引導下,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物理知識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學習策略;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1-0074-02
引言
初中物理是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貫穿素質教育要求、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積極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開展相應的物理實驗,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信心,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制訂科學的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
目前,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部分初中物理教師過分重視結論,忽視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沒有仔細地分析教學過程,也不會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物理知識,學生只是為做物理題而做物理題,缺乏發(fā)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師過分重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目前,部分初中物理教師仍然使用以教為主的方式,這剝奪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給予學生發(fā)揮才智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最后,有的教師過分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部分初中物理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理論知識,沒有給予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變“教”為“學”,正確引導學生。除此之外,教師要積極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要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策略。
例如,在教學《物質的密度》一課時,教師不要只向學生講解物理結論,而是要將更多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探究物質的密度,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物理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以發(fā)揮自身才智的機會,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物質的密度。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學習提供動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抽象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直接影響其心理學習特征和認知水平。初中物理教師要準確抓住這一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將生活實例與物理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深刻感悟到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同時,教師要提升課程導入的靈活性和新穎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主動探索學習內容。
例如,在教學《靜電現象》一課時,在開始階段,教師要使用靈活、有趣、新穎的導入語,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隨后,教師要向學生介紹生活中存在的靜電現象,讓學生從生活中感知和了解物理,從初中物理課程走向生活,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學生在探究物理知識過程中,需要仔細地觀察、認真地分析和反復地比較,積極收集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同時要積極聽取他人的意見和想法,但是,這些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實現[1]。初中物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地動腦思考、動筆嘗試、開口表達,使學生逐漸內化和吸收物理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放下權威意識,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感覺到放松、無拘無束。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心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自由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
例如,在教學《走進分子世界》一課時,教師提前要求幾名學生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上臺講解制作的課件,解答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創(chuàng)造的機會,而且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會意識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愉悅、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知識,學習的自信心也會明顯增強。
四、發(fā)揮教學實驗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初中物理實驗具有生動、形象、有趣等特點,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實踐欲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加強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物理知識。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演示工作,通過物理實驗將抽象的、枯燥的理論知識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在物理實驗演示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共同制作實驗工具,與學生一同進行物理實驗,鼓勵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進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識的真正含義。除此之外,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合作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要求小組合作完成物理實驗,鼓勵學生在合作中積極地討論和交流,尤其要鼓勵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積極參與物理知識討論,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噪聲及其控制》一課時,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實驗教學法,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學生共同合作,完成實驗。其次,為了提高、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制作簡單的物理道具,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應用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深刻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學習。同時,初中物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法,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在實際學習和實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進而逐步提高物理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李平國.關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9(29):56-57.
作者簡介:顧孝搖(1989.9—),男,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初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