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州市五華縣端本中學
吳 方
閱讀作為初中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閱讀教學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大學素養(yǎng)、問題意識、合作意識、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拓展式閱讀教學,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對文章進行拓展,將生活經歷、新聞事件、民俗文化等引入到相關閱讀中,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語文思維以及知識遷移能力??梢娡卣故秸Z文閱讀教學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2.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根據(jù)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并非單純地模仿,學習者總是要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自身的經驗(包括以前所接觸到的非正式的學習和生活經歷等)來理解、接受和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初中語文擴展式閱讀教學就很好地響應了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其將語文閱讀教學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單向課堂過渡成為師生雙向互動的課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拓展、聯(lián)想閱讀),這有利于促進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3.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視野
語文是一門包容的、廣闊的學科,可謂是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當是開放且極具活力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努力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施以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不斷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對于不同學生而言,其學習受到地理環(huán)境(家鄉(xiāng)風俗)與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語文知識面、語文視野都存在一定差異。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更應當千方百計地利用一切教學資源(自然風光、民俗背景、校園活動、文物古跡等),使之成為學生拓展式閱讀的良好素材,努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視野。
初中語文拓展式閱讀教學順應了學生精神成長、開放視野和思維發(fā)展的需要,具有巨大的教學實踐意義。它將真正關注學習活動的開放性和生成性、自主性和挑戰(zhàn)性,珍視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自我超越的價值,有意識地讓學生們超越已有的經驗,突破線性思維,以一種超越性的理念去理解閱讀學習。初中語文拓展式閱讀教學,要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合理拓展,循循善誘,將學生的已有的知識作為鋪墊、階梯,以此登上新知識的殿堂。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古文為例,初中語文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古文中的一種常見文體——“記”,它的一般形式、文章結構和主題思想的教學可以考慮采用拓展式閱讀教學方法。例如,在《醉翁亭記》這一篇古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所學的《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古文,并將《醉翁亭記》的形式、文章結構以及主題思想與前面所學的古文進行對比,幫助學生通過回憶“舊文”來理解“新文”。這是一種典型的利用學生已有知識進行拓展式閱讀教學的方法。根據(jù)筆者的經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能夠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觸類旁通,有“拋磚引玉”之效。通過對已有知識、方法的回憶來推敲、學習新知識,有助于學生加快、加深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二是增加學生的知識深度。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觸類旁通的方法,向學生講解古文中的“記”這一文體。首先,將“記”類比為現(xiàn)代文學體裁中的散文,讓學生對這種古文體裁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其次,筆者向學生講解“記”這種古文體裁一般為敘事、寫景、抒情、表達理想抱負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便對這種古文體裁不再感到陌生。當語文課本中的“記”都講解完畢之后,筆者再為學生總結一張認識思維導圖,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等“記”體裁的古文納入同一張知識思維導圖當中,讓學生對比分析,理解不同古文抒發(fā)的感情。同時,在對比分析古文的這個過程中,筆者還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讓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總結“記”這種古文體裁在文章結構、主旨思想、語言特色上的特點,學生們在課堂討論上暢所欲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通過相似知識的類比,了解到不同體裁、不同作者、不同主題思想之間的異同,進而形成自身關于語文知識的獨到且深刻的理解,這對于增加學生的知識深度是很有幫助的。
初中語文拓展式閱讀教學指向學科和學習活動的本質,讓閱讀的意義自然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讀寫體驗真正得到提升。語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進行拓展式閱讀教學能夠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歸屬感”和“親切感”。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深刻領悟到一個觀點,生活處處皆語文,教師應當努力將語文教學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將“有字之書”(語文教材、語文書籍)與“無字之書”(自然風光、生活經歷等)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統(tǒng)一性,提高學生的觀察、實踐、感悟、思考和表達的能力。例如,在進行《背影》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這樣一個拓展話題:作者朱自清在看到父親背影的時候,內心感慨良多,心情復雜,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時刻呢?在某一時刻看見自己的親人、長輩而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對學生而言這是一個比較現(xiàn)實的問題,他們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會經歷有類似的場景,對于這個問題他們是深有感觸的。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鼓勵他們就此積極發(fā)言、討論或者以小作文的形式表達自身的觀點。在課堂上,學生積極踴躍發(fā)言,“在看到父親下班回家躺在沙發(fā)上瞇著眼睛”時,他們感受到父親的偉大;“看見母親彎腰在廚房做飯時”,他們感受到母親為家庭付出的辛勤;“看見爺爺奶奶慈祥的微笑”,感受到來自于長輩真切無言的關愛……筆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以語文課文為出發(fā)點,但又不囿于課文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思考問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之后,筆者布置了一份以“親情”、“長輩”等含義相近詞語為主題的作文作業(yè),許多學生都能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fā),描繪了他們眼中的父母親、長輩對于他們的關愛,或許談不上辭藻華麗,但讀罷卻也讓人感受到情意真摯。將語文課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起來,能夠引發(fā)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