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江南醫(yī)院手外科 浙江 杭州 311201)
靜脈輸注化療藥物極易導致化療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早期的護理措施及藥物干預效果顯著。新鮮馬鈴薯外敷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方式防治靜脈炎被基層廣泛應用,其主要藥理成分馬鈴薯糖苷生物堿具有良好的消炎鎮(zhèn)痛作用。發(fā)生靜脈炎的血管在創(chuàng)傷及修復的過程中伴隨著各類細胞因子的釋放[1],用于檢測靜脈炎癥反應的指標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如bFGF;一類是炎癥因子,如TNF-α。課題組化療性靜脈炎造模后,檢測穿刺點周圍血清中bFGF和TNF-α的水平,探討馬鈴薯糖苷生物堿防治化療性靜脈炎的效果。
32只新西蘭大白兔,體重2.2kg,雌雄各半。α-茄堿,α-卡茄堿,硫酸長春新堿,500g/L硫酸鎂,兔抗bFGF、TNF-α的ELISA檢測試劑盒,全自動酶標儀等。
精確稱取α-茄堿3mg和6mg,分別稱取30g凡士林,將α-茄堿分別倒入均勻混合。4℃冰箱保存?zhèn)溆?。?卡茄堿配置方法同上。
A組:0.5g空白霜膏兔耳靜脈涂抹。
B組:500g/L硫酸鎂濕敷于兔耳靜脈,30min,保持濕潤。
C組:新鮮馬鈴薯洗凈去皮搗泥,沿兔耳靜脈外敷,透明膜覆蓋固定,共1 h。
D1、D2組:0.5g 100mg/kg及200mg/kgα-茄堿霜膏兔耳靜脈涂抹均勻。
E1、E2組:0.5g 100mg/kg及200mg/kgα-卡茄堿霜膏兔耳靜脈涂抹均勻。
F組:無外敷處理。
各組給藥至48 h。其中A、D1、D2、E1、E2涂抹霜膏一天三次。B組每次濕敷30 min,一天三次。C組馬鈴薯泥外敷1h,一天三次。
兔雙耳備皮,暴露耳緣靜脈。麻醉后,在兔耳緣靜脈距耳尖2cm處穿刺,先推注2mL生理鹽水,再推注長春新堿藥液,劑量為0.2mg/kg,雙側(cè)耳緣靜脈同時注射,兔耳緣靜脈注射速度控制在0.5mL/min,推注2mL生理鹽水沖洗。(F組將長春新堿置換為等量生理鹽水,其他操作相同)最后一次給藥后,分析靜脈炎的嚴重程度。
穿刺點處采集1mL血液,室溫放置20min,2000~3000r/min離心20min,分離血清,置于-20℃冰箱內(nèi)保存。采用ELISA法測定各組標本中bFGF和TNF-α表達含量。
組間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時,選用最小顯著差異法LSD進行檢測。結(jié)果用平均值±標準差(Mean±SD)表示。P<0.05視為具有顯著差異,P<0.01視為具有極其顯著差異(*,P<0.05;**,P<0.010)。
表1和圖1為各組血清bFGF表達水平,表2和圖2為各組血清TNF-α表達水平。結(jié)果可見,與F組相比,A組兔子血清bFGF、TNF-α表達水平均顯著增加。與A組相比,藥物外敷后,B、C、D1、D2、E1、E2組兔子血清bFGF、TNF-α表達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0mg/kg α-茄堿霜膏效果優(yōu)于100mg/kg α-茄堿霜膏;200mg/kg α-卡茄堿霜膏優(yōu)于100mg/kg α-卡茄堿霜膏。
圖1 各組血清bFGF表達水平(n=8)
表1 各組血清bFGF表達水平濃度
表2 各組血清TNF-α表達水平濃度
圖2 各組血清TNF-α表達水平(n=8)
新鮮馬鈴薯外敷是一種防治輸液性靜脈炎的常見手段,操作簡單、經(jīng)濟實用、療效良好。其特有的馬鈴薯糖苷生物堿,有效緩解局部無菌性炎癥,緩解痙攣、減少滲出[2]。石喜妹[3]應用不同的外敷方法防治靜脈炎,觀察發(fā)現(xiàn)新鮮馬鈴薯片持續(xù)外敷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fā)生,優(yōu)于硫酸鎂外敷。然而,新鮮馬鈴薯應用不便,有效物質(zhì)不明確,質(zhì)量標準可控性差,不能長期保存,缺乏直接的實驗依據(jù)。
α-茄堿和α-卡茄堿是馬鈴薯糖苷生物堿的主要形式,具有廣泛的藥理學活性:①抗病原微生物。能夠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抗病毒、抗真菌、抗癌細胞等[4];②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為新型的免疫佐劑,增強細胞的免疫反應;③抗炎鎮(zhèn)痛作用。對局部水腫情況產(chǎn)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對透明質(zhì)酸酶活性起抑制作用,提高機體的抗過敏、抗組胺作用等。
化療性靜脈炎的血管伴隨著各類細胞因子的釋放?;瘜W刺激會引起靜脈管壁的通透性增加,激活炎癥介質(zhì)對血管內(nèi)皮造成損害,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凋亡,炎性細胞的浸潤。檢測靜脈炎發(fā)展情況的細胞因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血管生成因子,bFGF、VEGF等;一類是炎癥因子,TNF-α、IL-6等。正常血管中存在少量的bFGF和VEGF,當血管受損時,表達會有不同程度增高。黃山[5]等通過檢測炎癥因子TNF-α來分析冠狀動脈血管狹窄及阻塞情況,判斷其是否存在功能性的改變。本課題組選擇檢測血清中bFGF及TNF-α表達水平,來反應局部靜脈的炎癥程度。
A組作為造模組,局部血清中bFGF和TNF-α表達濃度分別為45.876±2.316pg/ml和67.958±8.887pg/ml遠高于F組。兩者表達濃度的升高直接反應局部靜脈炎的程度。B組硫酸鎂濕敷、C組新鮮馬鈴薯外敷、D組α-茄堿霜膏外涂、E組α-卡茄堿霜膏外涂后,兔耳緣靜脈穿刺血清中bFGF和TNF-α表達水平顯著低于A組。選用的不同藥物外敷,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化療性靜脈炎的局部炎癥反應。D組和E組各采用100 mg/kg和200 mg/kg兩種不同濃度的糖苷生物堿霜膏外敷,bFGF和TNF-α表達水平顯示,高濃度組表達水平低于低濃度組,說明高濃度的馬鈴薯糖苷生物堿,更有利于控制局部靜脈炎的癥狀。
綜上所述,馬鈴薯糖苷生物堿(α-茄堿和α-卡茄堿)外敷能明顯改善兔耳緣靜脈化療性靜脈炎的局部癥狀,有效改善組織發(fā)紅、腫脹、疼痛、血管硬化等癥狀,有效控制血清中bFGF和TNF-α的表達水平。相比于新鮮馬鈴薯外敷,有效物質(zhì)明確,質(zhì)量標準可控,能長期保存,對臨床防治化療性靜脈炎外敷制劑的開發(fā)應用提供新思路。讓病人有較好的血管條件去接受化療計劃,保證所制定的化療方案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