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陽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層出不窮。其中,“以人為本”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教學理念,而且這種理念也逐漸被廣大教師融入到相應的課堂中。本文基于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特點,對如何在課堂中融入這種理念展開論述。
【關鍵詞】以人為本 主體性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029-02
一、課前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做好課前準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尤其數(shù)學這門學科,其本身的知識具有十分緊密、連貫的特點,做好課前準備,可以讓數(shù)學課堂教學更具連貫性,教師也可以層層遞進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以人為本”為指導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也不可忽視學生們的主體性,要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對知識進行剖析,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從而為開展高效教學,幫助學生們實現(xiàn)全面的提高奠定基礎。
首先,數(shù)學教師需要對班級內學生的知識水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教材為基礎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延伸,從而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反比例函數(shù)這部分涉及到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為學生們設置預習目標,讓他們結合已有的知識對這部分進行初步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要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為學生設定目標,如知識層面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掌握描點畫出反比例函數(shù)圖像的方法等?;谥R層面教學目標,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讓他們經歷探究反比例函數(shù)圖和性質的過程,并在探索中收獲學習的樂趣。明確這些后,教師再結合學生預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實現(xiàn)多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上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實現(xiàn)全面提高的主要平臺。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在“以人為本”為指導的教學課堂上,師生需要維持一個互動的關系,而不是單方向的灌輸?;诖耍處熜枰獙虒W組織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真正讓學生享受課堂,實現(xiàn)多方面的發(fā)展。
素質教育一直提倡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活動,以此來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引導作用,用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們進行互動交流。首先,課堂氛圍的營造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條件。比如在講解圓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用談話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溝通互動,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圓。同時,還要給予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讓他們真正經歷畫圓的過程,從多個角度來認識、感悟圓及其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加關注學生的課堂反應,結合學生的課上表現(xiàn)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在課上教師也要善于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高效的討論活動,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互動,讓課堂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平臺。
三、課后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課堂幾十分鐘的時間內,學生們很難將所有的知識消化吸收,因而課后鞏固需要學生自己來完成。布置課后作業(yè)是教師常用的一種鞏固知識的手段,但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如作業(yè)量分配不合理、作業(yè)內容單一等。針對這種情況,課后教師也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延伸。
首先,教師需要意識到初中生學習壓力開始增大,作業(yè)設計上要保證“精”而不是“量”。其次,教師也要注重作業(yè)的分層,比如一些優(yōu)等生可以讓他們在完成原有作業(yè)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的拓展。而對于學困生,作業(yè)的設計上要多偏向于基礎內容,幫助他們鞏固基礎。比如在講解勾股定理后,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基礎性的問題,讓他們了解課堂上勾股定理證明的方式,初步利用它進行簡單的計算。而為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設計時,更要注重他們邏輯、推理等能力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重實踐性作業(yè),比如在學習了統(tǒng)計相關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問題進行探索、實踐,從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總之,“以人為本”是實現(xiàn)素質化教育的重要理念,廣大教師需要深入地理解其內核,將這種教學理念融入于課前、課中、課后,從而真正發(fā)揮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在探索中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彩娟.初中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方法[J].新課程(中學). 2013(01)
[2]何勇剛.探索新課標下初中數(shù)學的有效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 2012(21)
[3]邵月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有效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 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