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知識教育過程中,需要對他們進行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包含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教育。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可以引導他們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主動性的思考,也能增加學生在知識教育中所收獲的情感體驗。在對高年級小學生實施知識教育中,英語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通過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能動性思考,以此強化學科教育的成效性。為此,本文主要思考英語教師如何培養(yǎng)高年段小學生自學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師;高段課堂;小學生;自學能力;學科素養(yǎng)
一、 前言
通過對素質(zhì)教育相關內(nèi)容進行分析,可發(fā)現(xiàn)英語教師在對學生實施知識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對學生開展基本知識的講解,也需要通過課程教育讓學生實現(xiàn)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這需要英語教師改變之前的授課思維,重視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讓學生可以對課程知識進行主動性的探索,這樣有助于學生通過知識教育實現(xiàn)學科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所以,在對小學高年段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英語教師要重視對他們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引導他們對英語知識進行能動性的思考。
二、 英語教師要明確學科教育目標,科學設置預習環(huán)節(jié)
(一) 開展聽讀的自主預習
在對小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可以實現(xiàn)自己能力的合理養(yǎng)成,英語教師首先要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針對高段英語課程教育的現(xiàn)狀和英語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培養(yǎng)的需求,教師需要制定聽讀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可以對英語教材內(nèi)容進行主動性的閱讀,通過閱讀掌握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教師提升知識教育的效果。
(二) 合理設置課前預習作業(yè),利于學生實現(xiàn)自主預習
英語教師需要合理設置預習環(huán)節(jié),通過設置多個教學任務引導小學生對英語教材內(nèi)容進行主動性的探索。這樣可以改變小學生參與課程知識學習的狀態(tài),也有利于學生在知識講解之前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梳理,增加他們對此應有知識的認知,有助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提升整體知識教育的成效性。例如,對學生開展“Sports and Games”時,英語教師可提出以下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預習?!癢hich sports are game?”“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games?”
三、 英語教師應該開展課堂中自主學習引導,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 立足任務驅(qū)動強化自學效果
針對小學生所呈現(xiàn)的認知能力,在對他們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英語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多層次的思考。這樣可以增加他們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能讓他們在知識探索中實現(xiàn)自學的意識和能力的養(yǎng)成。任務驅(qū)動可以讓小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多樣性的探索,也能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思考的能動性,進而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所以,英語教師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提出多個教學任務,讓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對學生開展“There is a big bed”時,英語教師可以設置以下自學任務,“What is the main knowledge of this course?”“What are the fixed sentence patterns in the article? Please provide examples.”
(二) 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學習
在對小學高年段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英語教師要重視對他們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課堂是英語教師實施能力培養(yǎng)的陣地,英語教師應該開展課堂中自主學習引導,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針對學生體現(xiàn)的認知能力,英語教師需要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這樣能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學習。
例如,對小學生開展“My weekend plan”時,英語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展示自己的周末計劃,讓學生理解課程知識?!癐 plan to buy flowers at the weekend to make the room more viable. At the same time, I intend to enrich my spiritual world by reading in the afternoon.”教師可展示相關的圖片資料,給學生打造知識學習的氛圍,增加他們對課程知識的理解。然后,向?qū)W生提出思考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ver the weekend?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it?”
四、 英語教師需要實施課后自主練習,強化課程教育成效性
英語教師要改變之前的授課思維,重視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的養(yǎng)成,逐漸提升學科教育的成效性。英語教師不僅要明確學科教育目標,開展課堂中自主學習引導,也需要實施課后自主練習,強化課程教育成效性。英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設置多個層次練習作業(yè),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梳理和鞏固。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科基礎劃分相應的等級,然后設置不同難度的課程作業(yè),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相應的作業(yè),進而對學科知識進行能動性的思考。
五、 結(jié)論
素質(zhì)教育要求英語教師在對小學高年段學生進行課程教學時,不僅要開展基礎課程知識點的講解,也應該對班級學生進行自學能力培養(yǎng),引導他們對英語知識進行能動性的思考。本文認為英語教師要想提升班級學生的自學能力,應該明確學科教育目標,科學設置預習環(huán)節(jié)。同時,英語教師應該開展課堂中自主學習引導,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英語教師也需要實施課后自主練習,強化課程教育成效性。
參考文獻:
[1]來小娟.提升小學英語高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2018(3).
[2]周虹.借助“學習單”提高小學英語高段學生自主學習有效性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6).
[3]葛松勤.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7(11).
作者簡介:
王安會,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新蒲新區(qū)永樂鎮(zhèn)永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