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芳
隨著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優(yōu)化,在深入分析我校歷史課堂教學現(xiàn)狀與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筆者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有效的教學情境,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不但能幫助中學生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而且能幫助我們歷史教師激活課堂教學活力,提升課堂教學效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知識儲備的不足,很難對有些歷史事件進行深刻體會,無法理解學習的內容。讓歷史通過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媒質,以多種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可以使枯燥的歷史概念、歷史材料變得生動有趣,富有感染力,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導入人教版初一歷史《秦皇掃六合》這節(jié)課時,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李白的《古風》詩朗誦,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秦王是指誰?他是如何統(tǒng)一六國的?統(tǒng)一六國后,他如何去加強中央集權制的?在中國歷史上,對秦始皇的爭議非常大,我們如何正確評價秦始皇呢?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學生一下子就被秦始皇這個歷史人物所吸引。為此,我們在開展歷史教學時,可以根據(jù)課堂設計的需要節(jié)選一些的歷史影視資料,將其展現(xiàn)給自己的學生。對于影視資料,學生的興趣往往比較濃厚,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也會有明顯提高。
歷史故事是指與歷史上某一歷史事件、某一歷史人物有關的故事。歷史故事是豐富多彩的,歷史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一些歷史上發(fā)生的故事,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我在講初中歷史八年級《鴉片戰(zhàn)爭》的教學時,我向學生講述了林則徐虎門禁煙的相關歷史故事,在故事的中我突出了對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贊揚,穿插講述了林則徐在蘇州為官期間,親見鴉片的危害,開始力主禁煙并不斷上書疾呼,逐漸形成其禁煙思想。學生通過歷史故事,理解了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體會到是一種作為偉人的責任,一種為國為民、心系祖國的精神。為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教材文本中延伸故事情節(jié),以真摯、飽滿的情感,生動描述歷史長河中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達到師生情感的交融,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歷史教學如果要告別“煩悶”,奔向“鮮活”,就必須做好學情分析,建造起學習歷史的濃厚氛圍。單純的講課會讓學生感到和自己沒有關系,這些人自己并不認識,所以沒有什么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置身于特定的歷史朝代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體味當時歷史人物的各種活動,會讓學生全面了解歷史背景和歷史人物,在不知不覺中,便掌握了一段歷史。如在講解七年級上歷史(人教版)“分封制”時,筆者采用了讓學生自己準備、自己扮演角色、自己歸納總結的方法。首先,在第一節(jié)課時提出下次上課需要讓同學扮演角色對課程進行講解,并確定好扮演人選,主要演員包括周天子、其嫡長子、其他兒子以及侄子、一些功臣及貴族后裔,讓他們了解課本進行充分的準備,等待下次課的表演。這時,無論被選中需要表演的同學還是未被選中的都會進行準備,以期待一場精彩的表演。其次,當?shù)搅吮硌萑眨芴熳雍偷臻L子的首先出場,進行表演,當他們進行完對話后,學生可以自然地得出分封制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基礎,有著森嚴的社會等級。最后,進行周天子和其他兒子侄子、功臣和貴族后裔之間的對話表演,配合背景音樂,學生很快的融入到當時社會情景當中。在他們整個表演的過程中,筆者適時提出一些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表演與觀看中積極思考,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表演,會查閱更多歷史資料,會認真分析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會促使更多的同學去相互合作,這樣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歷史圖片作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一項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更加喜歡課堂上看圖畫。為此,我們歷史教師在課堂中有時可以以圖帶文,制造懸念,甚至有時可以利用一些漫畫來再現(xiàn)當時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幫助學生來提取歷史信息。如,講到二戰(zhàn)是世界各國人民聯(lián)合起來進行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我出示了一幅1942年的一幅戰(zhàn)爭宣傳漫畫,題名為《絞死希特勒》。漫畫生動形象,寓意深刻,一語雙關。中間人物希特勒給予了丑化,它代表法西斯國家德國。右邊那只手根據(jù)手上袖章,它代表的是蘇聯(lián),地圖上蘇聯(lián)是在德國的東面。左邊兩只手根據(jù)手上袖章,它們分別代表的是美國和英國,地圖上英美盟軍是在德國西面進攻德國。當時我提問學生,從這幅漫畫中,我們獲得了什么最主要的歷史信息?希特勒是發(fā)動世界大戰(zhàn)的元兇?希特勒死有余辜?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取得了勝利?問題一提出,同學們就熱烈的討論起來,后經(jīng)過同學們的認真分析得出:各國聯(lián)合起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聯(lián)盟是打敗法西斯國家的主要原因。
可見,在教學中運用圖片漫畫把枯燥的歷史文字敘述具體化、形象化,可以把學生引入課堂情境,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使學生記憶深刻,這對學生理解歷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碑攲W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他們就會有一種渴望達到目的、解決面臨的問題的需求。歷史課程記錄的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事件,對于初中生而言,這些事件既好奇同時又感到非常的陌生。所以,如何巧設問題情境,重現(xiàn)歷史情境,幫助學生直觀地了解歷史,對學生的歷史學習非常重要。例如,在部編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到西安事變》時,我把搜集到的文字、圖片、視頻、音像資料經(jīng)過整理篩選制成多媒體課件,將一幅幅畫面出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有日本關東軍制造“柳條湖”事件,炮轟北大營,進攻沈陽城,占領了東三省的野蠻行徑;有扶植偽滿洲國,溥儀粉墨登場的丑態(tài);更有東北抗日聯(lián)軍抗擊日軍的英勇事跡。一幅幅銘心刻骨的畫面,同學們震驚了、悲憤了……這時我提出:日本為什么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國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態(tài)度?這一態(tài)度帶來了什么嚴重后果?為什么說“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問題一出現(xiàn),課堂的氣氛一下子被帶動起來了。同學們立刻認真研讀學案,閱讀教材中的相關補充材料,以獲得有效信息。最終學生們通過分組討論、研學課本圖片內容,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可見,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初中學生年齡與心理的特點,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問題場景,重現(xiàn)當時歷史情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激發(fā)情感共鳴,加深對歷史事件的感悟。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能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潛能,激活歷史課堂的活力,彰顯課堂教學的魅力。為此,我們每個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結合所教內容,根據(jù)學生認知規(guī)律,合理設計情境,以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