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彪 劉靜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最基本的數學能力。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嚴格按照教學要求和目標進行教學,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講清算理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思維訓練是核心,加強訓練是途徑。培養(yǎng)認真、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根本保證。教師要重視計算的教學,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把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教給學生,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計算能力;思維訓練;良好習慣
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最基本的數學能力。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達到“熟練”、“比較熟練”、“會”三個層次,在計算的范圍上做了“四個為主”和“三個不超過”的明確規(guī)定。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計算教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教師可做如下嘗試。
一、嚴格教學要求是前提
《數學課程標準》在計算教學上要求達到三個層次,具體地說,就是根據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區(qū)別對待,對一位數的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達到熟練;對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萬以內的加減法和用一兩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要求達到比較熟練;對于三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只要求會算。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中低年級,是計算教學的重要階段,必須過好計算關。要過好計算關,首要的是保證計算的正確,這是核心。如果計算弄錯了,其它就無從談起。但如果只講正確,不講求合理、靈活,不能達到算法的科學和優(yōu)化,同樣會影響到計算能力的提高。
二、講清算理是關鍵
《數學新課標》強調,“筆算教學應把重點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據算理,掌握法則,再以法則指導計算”。學生掌握計算法則關鍵在于理解。既要學生懂得怎樣算,更要學生懂為什么要這樣算。如教學《用兩位數乘》時,要使學生理解兩點:一是計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要分兩步乘,第三步是相加,這樣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通過例題教學,使計算的每一步都成為有意義的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二是計算過程中還要強調數的位置原則,幫助學生理解數位對齊的道理。通過反復訓練,就能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法則。
三、思維訓練是核心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要教學生學會,并促進會學,就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計算教學同樣要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重視并加強思維訓練。小學數學教學要把發(fā)展智力和培養(yǎng)能力貫穿在各年級教學的始終。教師可運用以下方式加強思維訓練。
(一)提供思路,教給思維方法
過去計算教學以“算”為主,學生沒有“說”的機會?,F在重視“說”的訓練,但缺乏說的指導。因此教師必須給學生提供思路,教給思維方法。
(二)加強直觀,重視操作演示,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思維是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表象,概念,并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在操作時要讓學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語言表述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中配合直觀操作,突出計算規(guī)律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湊十”過程,邊動手,邊思考,用操作幫助思維,用思維指揮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在學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盡快找到計算捷徑,形成靈活多變的計算技能。如:根據0和1在計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簡便算法的基礎上可進行口算。
(四)重視估算,準確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在估算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引導學生觀察,分析、進行準確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直覺思維。
四、加強訓練是途徑
計算能力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長期訓練逐步形成的。訓練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1.突出重點。如萬以內的加減法,練習的重點是進位和退位。要牢記加進位數和減退位數,難點是連續(xù)進位和退位;兩三位數的乘法要練習第二、第三部分積的對位;小數的計算則注意小數點位置的處理,加、減、除法強調小數點對齊,注意用“0”占位;簡便運算則重點練習運用定律、性質和湊整。因此,在組織訓練時必須明確為什么練,練什么,要求達到什么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礎?!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笨谒慵仁枪P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據各年級對計算的要求,圍繞重點,組織一系列的有效訓練,持之以恒,逐步達到熟練。
3.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口算。簡算的基礎是運算性質和運算定律,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在小學四則運算中,幾種常用的簡算方法學生必須掌握,從而達到提高計算速度的要求。
4.訓練要有層次,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訓練形式要多樣化,游戲、競賽等更能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熱情,維持訓練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培養(yǎng)認真、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根本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加強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大量事實說明,缺乏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計算上造成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具有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馬虎”來原諒學生計算中出現的差錯。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養(yǎng)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這是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根本保證。計算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數學技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按新課標的要求,把計算教學擺在重要位置,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把正確的思路和方法教給學生,通過科學訓練,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