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鳳,陳俊敏
(泰州市中醫(yī)院中醫(yī)經典科,江蘇 泰州 225300)
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及其繼發(fā)病理改變引起周圍組織結構刺激或受壓,并出現相應臨床表現者稱為頸椎病,中醫(yī)則稱為“項痹病”[1]。本病慢性勞損為主要病因,現代社會頸椎病發(fā)病率不斷提高且發(fā)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在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中,具有簡、便、廉、驗特色的傳統中醫(yī)中藥治療方法深受廣大患者喜愛[2]。項痹病中醫(yī)辨證分型有6個癥型,寒濕痹阻型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癥型。不同的癥型治療方案也不同,《黃帝內經》清陽理論指出,寒濕痹阻型項痹病治則當選祛風散寒、活血化瘀之法[3]。本文將泰州市中醫(yī)院中醫(yī)經典科運用循經刮痧配合平衡火罐中醫(yī)外治療法治療寒濕痹阻型項痹病經驗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中醫(yī)經典科2017年12月~2019年10月間經治寒濕痹阻型項痹病患者68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納入患者臨床診斷標準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且經過X線、CT或者MRI檢查確認?;颊哳i項部及雙肩部疼痛,活動不利,頭痛頭暈,上肢麻木,頸部板結,病變頸椎棘突及患側肩胛骨內上角有壓痛。臂叢牽拉試驗陽性,壓頭試驗陽性。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排除合并糖尿病、血液病及心、肝、腎功能不全者,以及妊娠期、皮膚病、精神異常和藥物過敏患者。對照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30~59歲,平均(48.38±5.32)歲;病程3~40個月,平均(26.82±5.32)個月。觀察組男15例,女19例,年齡31~60歲,平均(48.45±5.25)歲;病程4~41個月,平均(27.14±5.75)個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颊咧橥猓栽概浜稀1狙芯糠椒ㄍㄟ^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給予中藥內服、針刺配合局部微波照射治療,選取獨活寄生湯加減中藥內服方:獨活10 g,桑寄生15 g,秦艽10 g,防風6 g,細辛3 g,川芎6 g,當歸10 g,桂枝6 g,茯苓10 g,制川草烏3 g,甘草3 g。煎劑口服,日服一劑。具活血化瘀、舒筋祛風和止痛功效。配合穴位針刺和局部微波熱療,指導中醫(yī)飲食調攝指導。
1.2.2 觀察組
中藥內服基礎上采用循經刮痧配合平衡火罐及中藥濕熱敷技術:(1)循經刮痧:患者取俯臥位,用牛角刮板蘸刮痧油以徐而和的手法分段刮痧,先沿督脈、雙側足太陽膀胱經刮痧,一般先左再右,刮后背,可以分兩步走:①頸項部正中線是督脈循行部位,尤其是大椎穴,用力宜輕柔,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從啞門穴刮至大椎穴;自風池穴開始經肩井、巨骨刮至肩髃穴。②從大椎刮至長強,再以督脈旁開0.5寸夾脊穴及旁開1.5寸、3寸的足太陽膀胱經,或沿肋間隙弧線刮拭。(2)平衡火罐療法:一般選擇內徑5 cm大號玻璃罐,首先自背部沿督脈及兩側足太陽膀胱經分別閃罐3個來回至火罐溫熱時,將火罐沿膀胱經走向揉背部3次,推罐時沿督脈及膀胱經走向推罐3個來回,推罐吸力適中,具體痛點處可增加推罐次數,以皮膚紅暈為度。推罐結束,沿背部兩側膀胱經分別抖罐3個來回后迅速留罐10 min,留罐穴位多選擇大椎、雙側肩井、雙側肩髃、雙側大杼、雙側膏肓等。每次操作時間約20~25 min,以達調理臟腑,調和陰陽功效。(3)根據得熱則舒、遇冷則劇的原則,刮痧、拔罐后給予中藥熱敷:采用桃仁、紅花、獨活、桑寄生、細辛等活血祛瘀、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強筋健骨中藥材加水煎煮,醫(yī)用敷貼浸濕藥液后擰干,微波爐加熱熱1 min,以手掌前臂內側緣測試皮膚能耐受為度,之后敷于患者雙肩、頸部、后背痛處,同時輔以微波照射治療,每次20~30 min。(4)注意事項:操作時避開飽餐和空腹狀態(tài),以防發(fā)生暈刮現象;操作過程中防止點燃后乙醇滴下燙傷皮膚;起罐后,皮膚出現紫紅色瘀斑,為正?,F象,數日方可消除,如出現小水泡不必處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較大,消毒局部皮膚后,用注射器吸出液體,覆蓋消毒敷料。
(1)患者頸肩疼痛指標以“長海痛尺” (VRS)疼痛評分為標準[5],無痛為0分;2分為輕度疼痛且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4分為中度疼痛:適當影響睡眠,需用止痛藥;6分為重度疼痛:影響睡眠,需用麻醉止痛劑;8分為劇烈疼痛:影響睡眠較重,伴有其他癥狀;10分為無法忍受。(2)患者麻木評定指標參照日本田中靖久頸部神經根癥治療成績判定,判斷標準根據患者麻木的程度主訴可按輕重分為4個等級[6]:①正常:無麻木為0分 ;②輕度:偶有麻木,但很快緩解為 1分;③中度:經常麻木,或有間斷但可以緩解為2分 ;④重度:無間斷的持續(xù)麻木且不能緩解為 3分。(3)患者情緒評價采用狀態(tài)焦慮表(S-AI)[7]來評定,包括20 個條目,每條目采用1-4級評分,總分20~80分,得分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4)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8](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由9個自評的問題和5 個他評條目組成,包括7 個因子,總分范圍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4)療效標準:①疼痛效果判定[9]中患者疼痛程度減輕2級以上者為顯效,患者疼痛程度減輕1~2級者為有效,患者疼痛程度減輕小于1級或不變或反而加重者為無效。②麻木效果判定[10]以患者自訴麻木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為顯效,換麻木癥狀有所改善且不影響生活及工作為有效,患者麻木癥狀無改善為無效。
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現為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療效比較[n(%)]
干預前,兩組VRS評分及麻木評定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VRS評分和麻木情況較干預前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前,兩組S-AI評分及PSQI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AI及PSQI較干預前均有明顯降低,觀察組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干預后癥狀改善比較(±s,分)
表2 兩組干預后癥狀改善比較(±s,分)
VRS 評分麻木評分組別 例數t值 P值t值 P值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4 4.19±1.46 2.16±0.81 7.0894 <0.001 2.11±0.64 1.03±0.66 -6.8499 <0.001對照組 34 4.21±1.50 3.50±1.22 -2.1412 0.036 2.06±0.66 2.36±0.62 -2.0605 0.0433 t- -0.0557 5.3356 -0.3272 8.5641 P- 0.9557 <0.001 0.7446 <0.001
表3 兩組干預前后情緒和睡眠質量比較比較(±s,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情緒和睡眠質量比較比較(±s,分)
S-AI PSQI組別 例數t P t P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4 62.71±5.62 22.71±6.69 26.6945 <0.001 17.28±2.08 12.11±2.69 8.8655 <0.001對照組 34 63.32±6.51 36.32±6.51 -17.100 <0.001 17.19±2.13 15.32±2.51 -3.3123 0.0015 t- -0.4136 8.5016 0.1763 5.0874 P- 0.6805 <0.001 0.8606 <0.001
頸椎病隸屬中醫(yī)學“痹證”、“眩暈”范疇,多因長期低頭工作,年老正虛,經氣不利等所致。在內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機體氣血瘀滯,經絡痹阻不暢,“不通則痛”,隨之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其中,寒濕痹阻型項痹病病機多因臟腑虧虛所致,肝主筋,腎主骨,筋骨失于濡養(yǎng),故易受外邪所犯,感受風寒濕之邪附于筋骨,阻礙氣血運行,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故見頸項部疼痛,本病病位在頸項部及雙肩部,病性屬虛實夾雜之證。
刮痧是在中醫(yī)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應用牛角、砭石等器具通過刮痧油等介質于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疏通腠理而驅邪外出、疏通經絡、通調營衛(wèi)而達和諧臟腑的功效[11]。平衡火罐法是以利用火罐的溫熱效應為治療途徑而達到自我修復、調節(jié)和完善為治療核心[12],運用閃罐、揉罐、推罐、抖罐等手法并選擇與病癥相對應的穴位,連續(xù)不間斷地向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反饋信息,使機體修復到相應的平衡狀態(tài),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節(jié)全身臟腑、平衡陰陽的目的。本研究選擇患者后背部進行操作,以調整督脈及雙側足太陽膀胱經達到調和陰陽、調理氣血的功效。中藥濕熱敷則是借熱力滲透皮膚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并達到調理全身氣血、緩解疼痛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寒濕痹阻型項痹病以中藥內服基礎上采用循經刮痧配合平衡火罐及中藥濕熱敷中醫(yī)護理技術干預,通過干預,患者頸肩疼痛和麻木不適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此外,患者情緒和睡眠質量也得到有效改善。操作簡便,痛苦小,舒適度高,患者易于接受,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