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考試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比例,綜合應用性較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而對于農村地區(qū)的教學來說,教育水平和信息的滯后使得學生的學習條件受到限制,存在的問題較多。這就要求農村地區(qū)的語文教師要能夠完全領會新課改精神,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尋求農村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良策。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是小學階段的關鍵性基礎學科。新課程實施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內容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作文作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在教學中備受教師重視,農村語文教學中作文一直是令教師和學生頭疼的“攔路虎”,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能夠尋求有效的策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 創(chuàng)設多樣化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傳統(tǒng)教學授課方法單一乏味,學生在寫作時普遍呈現(xiàn)出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低下的現(xiàn)象。新課程改革標準著重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豐富的體驗中激發(fā)寫作興趣。
比如,在教學《寫導游詞介紹世界遺產》一課時,很多農村學生對這方面的認知不足,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豐富的資源,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視頻、圖片等情境讓農村地區(qū)的學生接觸到這方面的知識文化,以長城為例,讓學生在直觀的視覺體驗中了解長城的雄偉壯觀,在擴展知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想象力和發(fā)散思維的擴展。又如,在教學《我最敬佩的人》寫作課時,我先通過多媒體輔助展示一些關于人物品質的成語,讓學生說一說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從而引出習作主題,那么你最敬佩的人是誰呢?為什么?在問題引導中促進學生思考歸納,在豐滿的人物填充中實現(xiàn)有話可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
二、 隨文講授方法,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有大量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文章,其中不乏對字詞的雕琢凝練及有效運用詞句的例子,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抓住教材資源,在文本解讀中教會學生語言句子的賞析及運用方法,在挖掘語言表達技巧的授課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翠鳥》一課時,由于農村孩子經常在田間野外見到麻雀、燕子等小鳥,對翠鳥這樣的水鳥了解較少,課堂的參與積極性較高。在課堂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對翠鳥的外形及活動特點與常見的鳥做對比,在探究中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在好詞佳句的賞析中提升學生對事物描寫方法的運用能力。課下,我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鳥”為題,介紹自己在生活中較為熟悉的鳥的外形、活動特點及生活習性,講述自己和鳥之間發(fā)生的趣事,在具體語句描寫中借鑒本文的寫作手法。
三、 加強課內外積累,為寫作積累豐富素材
正所謂:“能讀千賦,則能為之?!鞭r村學生由于經濟發(fā)展及硬件設施不足,常常缺乏足夠的課內外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是通過反復練習提升學生能力,這樣常常導致學生在作文寫作時缺乏足夠的素材支撐表達。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課內外閱讀積累促進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針對課內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摘抄,比如《火燒云》中一些對云形狀變化的描寫,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及動態(tài)靜態(tài)的結合描寫,在摘抄中激發(fā)學生審美想象,在語言積累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賞析此類文章的技巧和積累材料的方法。針對課外閱讀,由于硬件設施不足,教師可以開拓多種渠道盡可能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比如創(chuàng)建閱讀角,鼓勵學生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分享出來,也可以將平時閱讀練習中遇到的優(yōu)秀段落摘抄出來,或利用周末時間結伴到書店或圖書借閱室拓展閱讀,幫助學生吸取優(yōu)秀文章內容素材。
四、 利用實踐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運用能力
寫作是一項需要學生動筆實踐的教學,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利用文字工具提升其寫作能力是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教學舉措。在農村的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觀察生活中的點滴趣事,除了固定的話題寫作外,還可以創(chuàng)造其他寫作平臺給學生提供練習機會,在訓練中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比如,在教學《鄉(xiāng)村田園風光》主題的寫作時,可以讓學生練習運用優(yōu)美的詞句對自己的家鄉(xiāng)進行贊美,在習作練習時可以利用10到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確定人事景的主題后,利用課下的時間實踐探究并著手寫作,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舉一反三運用能力,完成習作后可以讓學生互相評改完善后上交。同時,教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對平日點滴生活的感悟中既積累了素材,還加強了學生的動筆寫作能力。在實踐課堂上,針對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從仿寫到自寫逐步過渡。比如,通過仿寫優(yōu)秀文章的開頭和語段的修辭運用等,強化學生修繕詞句的寫作能力。在實踐課堂外,要培養(yǎng)學生從事件到情感的轉變過程,比如,給父母洗腳如果只是描寫從打水到洗完的過程及洗腳的細節(jié),那么文章的亮點就不如在實踐中關注情感的變化,在寫作中體現(xiàn)情感的起伏更能感知到真情實感。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教學任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遵循新課程改革理念在教學中探究新型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在寫作方法和素材積累及習作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洪.提升農村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實踐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86-87.
[2]李巖.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7(27):124-125.
作者簡介:
羅長春,江西省九江市,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三溪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