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范
參加這個活動,我心里面是有點忐忑不安的。今天這個活動有多重意義,有教學觀摩,有研討,還有紀念。紀念德高望重的著名語文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師,但我今天講的內(nèi)容與今天活動的主題有相當?shù)木嚯x。從紀念的角度來說,我在這里是沒有資格發(fā)言的,但說到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古代詩詞的關(guān)系,那又是很想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一個話題。我想說的一句話是:要像于永正老師那樣教古詩,千萬不要像我今天講的內(nèi)容那樣教古詩。這是我對老師們的提醒。
我之所以在這兒發(fā)言,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想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說說我們教師自身的古詩詞修養(yǎng)能夠達到怎樣的一個寬度和高度。我認為這與于永正老師提倡的對兒童講古詩是不矛盾的。教師有寬廣的視野,有較高的學術(shù)評判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和于老師提倡的蹲下來接近兒童,了解兒童,教兒童學古詩,我覺得兩者是可以取得一致的。今天我想把話題追溯到我們古詩中的常見意象或情境,然后把很多古詩詞作品整合起來,看看在這背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我選擇的那個古老意象或情境就是“日暮當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部分,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包括小學和初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蔽覀冞^去講文學,講鑒賞,都習慣于引導孩子們?nèi)リP(guān)注客觀事件,比如作品反映了什么社會現(xiàn)象,反映了什么政治斗爭、階級斗爭,表達了什么樣的一個很高的主題,等等;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走向人的內(nèi)心,走向那些詩人詞人的內(nèi)心,去了解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而從小讓孩子學古詩,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導向,在課標第二、第三學段(小學階段)的階段目標里面,強調(diào)“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lǐng)悟詩文的大意”“想象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其實這些就是從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幾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談到語文教材要選古詩文:“古詩文經(jīng)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我們的基因?!边@個話是說得非常到位的。我今天講的內(nèi)容,想圍繞著這個問題來具體展開。
大家知道中國有一種傳統(tǒng)的說法,讀詩難的是了解它的言外之意,如宋代梅堯臣就說:“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睂τ谛W語文老師來說,可能對第一句話體會比較深切,我們主張孩子能夠通過想象再現(xiàn)一首詩的情境,然后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這就是重視感受和體驗,就是把古詩的語言轉(zhuǎn)化為具體的視覺形象,讓學生感受。但是第二句話,在教學中要做到就很難,因為作品的言外之意常常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從小學教學的角度來講,我們老師怎么把握?閱讀古詩體會“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對小學老師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學養(yǎng)和儲備。葉圣陶先生在談到讀詩的時候也強調(diào):“不但要分析地研究,還得要綜合地感受?!币ㄟ^你的教學,讓學生和詩人的心引起共鳴。我們今天就圍繞著“日暮當歸”這樣一個意象,來看看古詩詞的情境是怎么逐漸展開的。
一、“日暮當歸”與思婦懷人
首先我要說,“日暮當歸”原出于思婦懷人,“懷人”就是想念自己的親人。較早一首寫思婦懷人的詩歌是《詩經(jīng)·王風》中的《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上世紀五十年代老師講解這首詩,強調(diào)作品表達了古代統(tǒng)治階級如何壓榨百姓,造成家庭離散,夫妻不能團圓,就把它作為一個階級斗爭的教材來講。改革開放以后,我們解讀的思路寬了,現(xiàn)在我們理解這首古詩,就比較關(guān)注這個女主人公,就是這位思婦,農(nóng)村婦女。這首詩一共兩章,從文化心理的角度去讀這首詩,我們就要特別關(guān)注這位農(nóng)村婦女生活的環(huán)境,她思念丈夫所處的時間和情境。你看,“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老母雞已經(jīng)回窩了,太陽下山了,牛羊也回圈了,但是我的丈夫,還在外面服役,“如之何勿思!”叫我如何不想他?第二章重復這個意思。我們特別要關(guān)注的是這位女子思念丈夫的時間是在黃昏時分,剛剛我引的幾句,它不僅僅是客觀描繪了女主人公所處的農(nóng)村生活環(huán)境,更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暮色漸濃,她的思念也與之俱增,這就涉及古代寫到太陽下山引起的一種情感,學者把它稱為“暝色起愁”,就是黃昏時分容易引起人的愁緒。清代學者許瑤光讀了這首《君子于役》,就寫了一首詩:“雞棲于桀下牛羊,饑渴縈懷對夕陽。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昏黃。”這首詩就注意到那位思婦,她思念丈夫是在黃昏時分,這時是她的情感最難排遣的時候。余冠英先生《詩經(jīng)選》收了這首詩,解釋說:每當家禽和牛羊歸來的黃昏時候,便是她的思念最真切的時候。這個話是說到點子上了,但個中緣由沒有進一步說明。在我看來,這首詩里所呈現(xiàn)的“日之夕矣”,“夕陽”這個意象已經(jīng)隱藏著中國人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tài),就是說在中國古代人的意識里面,“日夕”乃“當歸”之時。如果有家人應歸而未歸,他心頭就會生出一種愁緒。中國作為一個很早就成熟的農(nóng)耕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的運行軌跡與大自然日月升降的運行軌跡是一致的,長期下來,就形成了一種比較穩(wěn)固的民族心理。許瑤光指出,《君子于役》中出現(xiàn)的“日夕”意象,開啟了唐代閨怨詩的無上法門。后世的閨怨詩詞歌賦寫女子懷人,有不少選擇黃昏作為背景,用夕陽西下來陪襯思念遠方親人的心理狀態(tài)。如漢代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陳皇后被打入冷宮后思念夫君漢武帝,就寫了這樣的句子:“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托于空堂?!睍x代文學家潘岳《寡婦賦》代寡婦立言,寫寡婦思念自己亡夫的時候,又是黃昏時分:“時曖曖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飛而赴楹兮,雞登棲而斂翼。歸空館而自憐兮,撫衾裯以嘆息?!卑拙右住堕|婦》,寫到思念在遼陽充軍的丈夫:“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開日又西?!表n偓的《夕陽》也是:“花前灑淚臨寒食,醉里回頭又夕陽。不管相思人老盡,朝朝容易下西墻?!边@些作品都圍繞著“暝色起愁”或者“日暮當歸”這樣的意象或情境,其取景、造景的角度,都跟《君子于役》里的“日暮當歸”相似。其他如李白《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上片“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就寫黃昏時分那位思婦在抒發(fā)她的愁緒,下片就寫“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歸結(jié)到一個“歸”字。溫庭筠《望江南》也是閨怨詞中的名篇: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位女子面對著長江千帆駛過,但是不見自己的親人歸來,她見到的只是斜暉脈脈、江水悠悠,令她腸斷,也是把思念親人的背景放在黃昏。我們要可以緊緊抓住“日夕” “黃昏” “懷人”這樣一種情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感受,把重點放在這兒。
耐人尋味的是,“日夕”與“當歸”這種聯(lián)系,甚至現(xiàn)代人也擺脫不了,如劉半農(nóng)是“五四”時期著名的反文言文健將,他提倡寫白話文,寫白話詩,當他在寫第一批白話詩的時候,你以為他跳出傳統(tǒng)了嗎?沒有。他寫的著名情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樹在冷風里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他是思念一位姑娘,他的情人,但是你看思念的背景是什么呢?不也是“暝色起愁”嗎?他希望那個姑娘回到自己身邊,背景就是暮色殘霞,黃昏時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日暮當歸”是從古到今形成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心理。我最近看到一個材料,醫(yī)學界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有一種毛病,叫黃昏焦慮癥,就是到了黃昏時分,特別會愁腸百結(jié),或者思念家人,或者思念遠方的親友,或者思念自己家鄉(xiāng),到了焦慮程度就是一種病態(tài),但是在詩歌中,他還是非常優(yōu)美的,很健康的一種情懷。(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