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的詩特別適合變成座右銘,銘刻在每一個青春四顧的記憶里。
我剛工作的時候,常常慨嘆時運不濟,又想說服自己,于是便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敝惖木渥?,刻在腦子里。這些詩句仿佛一盞燈,前面的路忽然就被照亮了。
看過周國平的一本書《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路人》,作家以精神、教育、人生價值為話題,以獨特的哲學角度表述什么是愛、什么是智慧。他說,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同時,如果他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便在自己身上有了人生快樂的源泉。
這段話用來點評李白很合適。李白的內(nèi)心世界始終是飽滿充盈的,即使蜀道再難,即使行路再難,他也都能有“烏蒙磅礴走泥丸”的非凡氣度。所以,毛澤東是偉大的領(lǐng)袖,李白是偉大的詩人,他們都是非凡之人。
回到這首詩上,從“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到想渡黃河冰川封道、想登太行積雪滿山,總之,無路可行。既然這樣,再值錢的酒,再美味的佳肴,又能有怎樣的吸引力呢?
至此,滿卷的壓抑,有種強烈的挫敗感。此時的心境和樸樹《平凡之路》中的一段歌詞頗為接近:“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jīng)擁有著一切/轉(zhuǎn)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jīng)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這種心境絕不只是當代歌手樸樹,也絕不只有詩仙李白才有,而是所有行路之人都經(jīng)歷的一種經(jīng)歷。
當然,無論怎樣看不到未來,詩人還是對未來抱有期待?!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詩人的心意不言而喻。
詩的結(jié)尾,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給人一種云破天開的豁然開朗:前程茫茫,歧路紛雜,我如今又該向哪邊行走?但是,總有一天,我會乘著長風,破開巨浪,高掛其船帆,橫渡過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理想,在孤獨之上。
(郭學萍,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南京市鼓樓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