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萍
摘 要 獨立,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構成,是孩子以后能否立足于社會,發(fā)揮其潛力的基礎。
關鍵詞 教育理念 教育方式 獨立性 保姆式教育 行動權 思考權 決定權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我現(xiàn)在所任教的班級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年齡在10—11歲。我曾做過一次調(diào)查,全班共54人,能自己獨立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的有28人,占51.2%;能有計劃地自己清洗鞋、紅領巾、書包等的有7人占15%;如果只有自己一人在家,能自己做飯菜快樂有計劃地渡過一天的有3人,僅占5%。從上面的調(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獨立能力在學習上比較強,生活自理比較差,并且生活上的獨立性是非常欠缺的。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我,通過多種渠道的了解,發(fā)現(xiàn)造成這種教育現(xiàn)狀是與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分不開的。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就必須先從家長的改變開始。
1改變教育理念
從上面的調(diào)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眼中注重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是有所忽略的。有的甚至認為,孩子只要成績好,思想過得去就沒問題了。其實缺乏獨立性的孩子出來社會,對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無所適從。因此家長要明白孩子應先“獨立”后“成才”。獨立性是孩子自我發(fā)展的一種動力,是孩子全面發(fā)展的基點,對孩子的終身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這種動力就能帶動其多種能力,如:學習、理財、運動等方面的發(fā)展,孩子就能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好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來。因此家長重視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是給孩子財富,相反就等于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發(fā)展的權利。
2改變教育方式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我認為家長首先要把舊的不可取的方法擯棄,其次要把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里,隨時隨地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掌握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具體方法。
2.1堅決擯棄“保姆式的家庭教育”
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很多本來應該“自理”的小事全由父母包辦了。這是典型的保姆式的教育。造成這種在生活上“保姆式”、“包辦代替”教育原因主要有兩種。
2.1.1家長過于溺愛
“可憐天下父母心”,部分家長認為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孩子多吃苦。特別家長是爺爺奶奶的,這是明顯的溺愛。其實如果家長代替孩子做了孩子該做的事,會造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不到該學的東西,長大以后會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只能算是一個正?!皻埣踩恕保瑫尯⒆邮オ毩⒆灾鞯哪芰?。
飛蛾在破繭的過程中極其痛苦,但痛苦的過程同樣是成長以及退化的過程,有好心人將破繭中的飛蛾繭殼剪破,希望幫助飛蛾減少痛苦,但最終未經(jīng)破繭之苦的飛蛾卻無法像其他飛蛾一般飛舞。究其根本,而后可直飛和在破繭的過程中需要將血充滿翅膀,從而練就飛行的力量,同時也會使得翅膀功能不斷的完善,從而達到飛翔的目的。從這一案例中可知,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人所做的過多干預,看似雖說減少了孩子的痛苦,但是孩子卻未能歷經(jīng)成長的過程,導致其心理及生理各方面均不成熟,日后的發(fā)展也將不長遠,就如被剪破繭殼的飛蛾一般,他們同樣無法獨立自主的飛翔,更加不會擁有廣闊的天空。針對這一現(xiàn)象,家長應當適當?shù)姆攀?,為孩子提供獨立自主成長的空間,并為他們布置相應的任務,以推動學生成長,這一過程中不要害怕危險或犯錯,而是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與信任,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笆炷苌伞闭l第一次就能將事情做得很完美呢?做家長的何不站在一邊多指導孩子實踐呢?如:洗碗,洗鞋,指導作業(yè)等。孩子通過自己的實踐,就能夠學會獨立,就能夠自己去處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成為自己的事情。
2.1.2對孩子缺少耐心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每一階段都有其獨有的特質,他的進步也需要時間與空間作為動力,但很多時候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缺少耐心與細心,為了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在提出問題后家長將直接拒絕,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挫。不僅如此,這樣的救援模式也會使得孩子不知所措,未能得到應有的尊敬,從而產(chǎn)生抱怨的情緒,同樣將這一抵觸心理反作用給父母,對于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極其不利。相反的家長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與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發(fā)展理念,并矢志找尋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同時也會提高責任意識,并在成長過程中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同時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如包好發(fā)下來的新書,教孩子洗鞋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洗得很慢,甚至不夠干凈,又容易把自己的衣服弄臟。這時,做家長的應該站在一旁耐心地教孩子,相信孩子只要多操作幾次,就能把這件事做得很好了。
2.2掌握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具體方法
家長要把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目標裝在心里,隨時隨地為孩子提供獨立活動的機會和條件。
2.2.1把行動權還給孩子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天津少工委曾對150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結果51.9%學生是由家長替他整理生活用品、學習用品,有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這個調(diào)查結果表明孩子缺乏獨立性。家長應該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從學走路,到上廁所,到學吃飯,都要把行動權還給孩子。孩子的獨立性是在日常實踐當中培養(yǎng)起來的。我們國家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這是一個教育原則?!逼鋵嵑芏嗪⒆佣加袕娏业奈易约焊傻囊?,家長應該因勢利導,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開始培養(yǎng)其獨立性。比如四年級的學生每天起來自己計劃好自己的一天,整理自己的房間,準備上學的用品,周末清洗自己的用品等。當然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有一個規(guī)律,都是從不會做到會做,從做不好到做得好。這些事中有些是比較復雜的,就拿洗書包來說吧。孩子第一次肯定是無從入手,家長可以選擇星期六日的時間,第一次動手教,第二次在旁指導,第三次則就可以完全放手了。
2.2.2把思考權還給孩子
培養(yǎng)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即: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能力,就是勤動腦。我們不僅要求孩子自己獨立動手去做事,還要孩子獨立的動腦去想問題。陳鶴琴先生也曾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就應該讓他自己去想?!焙⒆咏?jīng)常會問問題。家長對孩子的問題,應引導他去思考。例如孩子問你“乒乓球真的會變圓嗎?”時,有些家長可能會有問必答,耐心詳細地給孩子講解“熱脹冷縮”的原理。但是要是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家長不會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去做實驗,自己去思考,找出相應的書給孩子自己去找答案。相比之下,前者是在給孩子知識,但剝奪了孩子的思考權;后者則復雜得多??墒?,后者的做法會讓孩子學到的將是如何思考,如何達成自己的目的,收獲到的無疑豐富得多。
2.2.3把決定權還給孩子
說到這點這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么一定要告訴他該用紅色呢?我認為他畫得很好,說不定他以后真的會栽培出藍色的蘋果呢。至于現(xiàn)在的蘋果是什么顏色,他吃蘋果的時候自然會明白的。” ——小卡爾·威特在用藍色筆畫蘋果時,朋友勸告父親說應該告訴孩子畫蘋果要用紅色時,他父親如此回答。
創(chuàng)造機會培養(yǎng)孩子自已拿主意做決定的能力。在我們的周圍很常聽到這樣的埋怨:我的孩子不聽話,叫他這樣做,他不聽。也很常聽到這樣的贊嘆:我的孩子很聽話,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可見我們的家長很多事情都是為孩子作主的。這樣剝奪了孩子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權力,阻礙了孩子的發(fā)展,當孩子獨立做事遇到困難時就會束手無策,大大制約了孩子的發(fā)展?jié)撃?,這是多么可惜的事呀。
總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提升孩子的獨立能力,并充分開發(fā)孩子潛能。讓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都能做到收放自如,讓更多的孩子過得充實、幸福,讓孩子的明天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