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巨蘭
摘 要:演講是培養(yǎng)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對小學生語文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處事不驚的人生態(tài)度。而且,通過語文演講,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課本人物的情感,加深學生的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演講能力;有效措施;存在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一、目前小學生演講存在的問題
1.演講中的身體語言分析。大多數(shù)小學生在演講過程中,遇到情感豐富的地方往往有兩種類型的舉動:(1)單手或雙手的展開動作;(2)由于緊張而緊握拳頭的小動作。第一種動作是在接受教師的指導后表現(xiàn)出的身體語言,第二種則是由于心理緊張的表現(xiàn)。由于缺乏舞臺經(jīng)驗產(chǎn)生緊張動作對演講的效果有很大影響,但通過訓練和指導可得到改善。
2.演講中的有聲語言分析。有聲語言分析中,由于年級高低不同常有不同表現(xiàn)。低年級學生在演講中,具有很強的表達欲望,但由于知識量較少,常常出現(xiàn)詞不達意、表達不流暢、語音不清楚的現(xiàn)象。而高年級學生知識量較為豐富,表達流暢,發(fā)音準確且?guī)в星楦?。同時,女生的表達能力要高于男生,主要體現(xiàn)在語音的準確性和表達內(nèi)容的清晰性。
3.演講中的思維能力分析。低年級學生在演講中思維并不十分嚴謹,常出現(xiàn)答非所問,文不對題的現(xiàn)象。而高年級的學生在演講中思維較為嚴謹,邏輯思路清晰,能夠引用大量的論據(jù)對論點進行證明,使受眾能夠較為明確的理解其要表達的中心觀點。
從以上現(xiàn)狀中可看出,小學生的演講能力有很大提升空間。通過合理科學的訓練路徑能幫助學生解決演講中的問題,切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
首先,老師生動的語言,便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在《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閉上眼睛,伴隨著老師那凄涼苦澀的語言描繪,這個中國孩子痛失父親的悲慘景象再現(xiàn)在學生的腦海,“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學生猶如身臨其境,豐富的想象使學生爭著訴說,變“要我說”為“我要說”?!袄蠋?,我想哭,沒有爸爸多不幸呀!”“老師,我憎恨戰(zhàn)爭,如果不是戰(zhàn)爭,這個小朋友也不會失去爸爸。我建議大家都來呼吁和平,制止戰(zhàn)爭?!薄罢幱趹?zhàn)爭水深火熱中的人們,每天都在提心吊膽中熬過,那是怎樣的滋味呀!”整堂課中每個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情境的巧妙創(chuàng)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演講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
另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把表演、游戲、角色扮演等引進課堂,能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例如,《東郭先生和狼》這篇寓言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于是我在教學中,讓學生圍繞“狼死后,它的兒子會如何報復東郭先生?”這個主題上講臺說故事,看誰編得好,講得好。學生通過親身參與講故事,積極性特別高,演講能力大大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肢體語言,輔助演講
“演講”顧名思義,不光講還要演,聽眾在聽的同時也在看。聽眾要看的是一個有感情、有激情的演講人,只有這樣的演講者才能去感染聽眾,抓住聽眾的“心”。適當?shù)闹w語言來輔助演講,豐富多樣又適當?shù)氖謩莼蜃藨B(tài),不僅能抓住聽眾的“心”,而且還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培訓的過程中就抓住表情、站姿、手勢這三個方面來訓練學生。在表情中尤為重要的是眼神。演講者的眼神要能牢牢地吸引住所有聽眾,眼睛不可以游移不定,所以我要求學生每天早起,眼睛目視前方每次三分鐘,每天十次,直至學生的眼神自然地平直向前,達到最后一排觀眾。在演講中演講者的站姿很重要,站姿不好會給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訓練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姿勢優(yōu)美,我要求學生每天腳跟貼墻站立半小時。這樣堅持訓練了一個月,學生自然而然的站在臺上像棵小松樹一樣精神抖擻。手勢的運用可以是單手,可以雙手同時進行,表達激烈的時候,還可以用拳頭。這些都沒有機械的規(guī)定。但是在手勢的使用過程中我強調(diào)學生注意三點:胳膊不要伸得過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彎曲,以免拙笨;手勢運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話同始同終,不能貌似而神離。
四、肯定學生的正確觀點,糾正錯誤觀點
當老師點評同學們所講內(nèi)容并發(fā)表看法時,學生就了解了老師的心態(tài)及老師的觀點看法。老師通過聽同學們的演講,也知曉了他們對人生、對友誼、對社會的態(tài)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思路,肯定他們的正確觀點,幫助他們糾正錯誤看法,這樣,師生的心就拉近了。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心靈的接近是信任的基礎,也是教學的基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對語文教學有很大幫助。
演講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對語文。真正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對其內(nèi)容和形式必須要考慮清楚,教師可根據(jù)活動的具體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適當安排,比如:
(1)學生可讀自己寫的文章,也可讀別人的好文章。(2)教師可規(guī)定演講大主題,學生自己準備具體內(nèi)容,從國際時政到熱點新聞,從同學關系到自我檢查都可以。(3)講授新課的前兩天,要求學生閱讀一些題材與新課內(nèi)容相似的文章,演講的內(nèi)容與本節(jié)課所學有關。(4)形式多樣,即興演講、自由演講等。內(nèi)容不限,背誦古詩、講名人故事、表演課本劇等。(5)根據(jù)學期或單元教學重點安排演講內(nèi)容和形式,如語文教學進入議論文教學,課前活動可以設計為“談談你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的活動形式。在課下大家共同想出主題提供給老師,一般是同學們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又感到困惑的一些問題,如“該不該穿校服”、“上學該不該帶手機”、“課間十分鐘該不該踢足球”等等。每次活動,當一個同學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時,其他同學可自由發(fā)表看法,或提出反對意見,或為演講的同學補充發(fā)言。通過活動,學生可感受到“論點”的關鍵所在,解決議論文的入門難題,從另一角度來說,也化解了作文教學中議論文的難點。
當然,演講對學生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演講者,作為小學生來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主要是各種知識的不斷積累。當然,好的經(jīng)驗都源自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只要在教學中善于摸索,善于總結(jié),我們都會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巧妙方法。
參考文獻:
[1]彭新華.提高小學生演講能力的小竅門[J].新課程(教研版),2009,(11):26-27.
[2]鮑尤艷.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