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輝
[摘 ?要] 基于唯物史觀的視角探討賽博空間的現(xiàn)狀與異化及其對人類境遇可能帶來的挑戰(zhàn),應當是人的本質規(guī)定賽博空間的未來發(fā)展,而不是由賽博空間的發(fā)展來規(guī)定人的本質并左右人類的未來走向。首先從西方思辨?zhèn)鹘y(tǒng)的角度探討賽博空間的真實性與虛擬性所面臨的困境,并堅定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真理性,然后根據(jù)費爾巴哈和馬克思關于宗教與異化的理論對網(wǎng)絡崇拜和宗教信仰進行比較,最后論證虛擬實踐不是馬克思意義上的實踐,賽博空間的發(fā)展理當以人的實踐品格和鮮活生命為根本宗旨。
[關鍵詞] 賽博空間;虛擬性;真實性;宗教信仰;人的本質
[中圖分類號] B03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8616(2019)02-0020-08
所謂“賽博空間”(Cyberspace),主要是指通過計算機和現(xiàn)代通信技術創(chuàng)造的一種由圖像、聲音、文字、代碼等構成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俗稱虛擬空間、電腦空間、網(wǎng)絡空間等,“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與作為‘機器生態(tài)的網(wǎng)絡的有機融合最終形成了擬社會化的‘網(wǎng)絡社會”[1]。如今,賽博空間已然成為人類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娛樂等各類生活的重要平臺,對人的存在方式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馬克思說過,自然是人類器官的延伸,“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2]。麥克盧漢又將人類器官的這種延伸稱之為媒介,進而區(qū)分出機械媒介和電子媒介,前者是人體個別器官的延伸,后者則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延伸。賽博空間作為電子媒介,對人類的智識展開了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極速延伸。然而,反觀當下,思索未來,賽博空間給人類帶來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人類將面臨怎樣的境遇?——這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本文嘗試從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角度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論述,主要分成以下三個部分:一是僅從思辨哲學的認識論角度顯得難以辨別賽博空間的真實性與虛擬性,相比之下,唯物史觀的巨大優(yōu)越性彰顯無遺;二是從馬克思的宗教與異化理論出發(fā),對網(wǎng)絡崇拜與宗教信仰進行比較;三是指出虛擬實踐不是馬克思意義上的實踐,而如何給賽博空間的未來走向定位最終取決于我們對人類本質的規(guī)定。
我們通常也將賽博空間稱之為“虛擬空間”,然而時至今日,“虛擬”這一修飾語在多大程度上仍是合適的呢?隨著網(wǎng)絡技術和人工智能的迅猛發(fā)展與實際廣泛應用,我們越來越迫切地感受到賽博空間的真實性和必要性。同時,作為一種沒有重量的空間,賽博空間的虛擬性似乎又是無可爭議的,“它有物質,卻沒有重量;有圖像和文字,卻沒有油彩和筆跡;它擁有實體卻沒有空間,擁有歷史卻沒有時間”[3]。因此,從根本上探討賽博空間的亦真亦幻顯得十分迫切。
盡管賽博空間是一個基于現(xiàn)實和想象的人造世界,而不是實際存在的現(xiàn)實世界,但它仍不失為一個可感知、可參與、可互動、可操作的網(wǎng)絡世界。概括地講,賽博空間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真實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效用性的角度來看,賽博空間在很大程度上要對現(xiàn)實世界產生影響和作用,也就是說,它作為溝通主體與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新媒介和新工具,必定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指向性。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軟件輕松實現(xiàn)網(wǎng)上預訂、網(wǎng)上支付、定位導航、社會交往等活動,使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不僅如此,賽博空間還能夠像現(xiàn)實世界一樣,成為人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另類場所。人們可以在虛擬社交平臺上交朋結友、傾訴情感,在網(wǎng)絡游戲中文韜武略、比武招親、開疆拓土、建功立業(yè)?,F(xiàn)實生活中的平民身份并不妨礙一個人成為賽博空間里左右逢源并擁有眾多“粉絲”的網(wǎng)絡達人和成功人士。
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賽博空間能夠憑借技術手段做到以假亂真,顛覆實物與影像之間的明確界限。如貝克萊所言,“存在即被感知”,當虛擬的實物像實物一樣以同樣的方式刺激我們的感官并使我們產生同樣的知覺時,虛擬的實物對我們而言就會獲得實物的同樣地位。貝克萊試圖取消物與物的觀念的區(qū)分,最終達到消解物而使人信仰上帝的目的。世易時移,他的學說在賽博空間的虛擬現(xiàn)實中再次得到了有效印證。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全息技術,以影像的方式高仿真地模擬出一個蘋果,不僅使試驗者在視覺上產生真實蘋果的外觀,而且通過技術手段干預他的神經(jīng)官能使他產生對虛擬蘋果的知覺體驗,包括嗅覺、味覺、嚼咽、果腹等。通過這種虛擬現(xiàn)實技術,虛擬物與實物的界限被消除了。電影《黑客帝國》(Matrix)形象地描述了未來人類將遭遇的場景,真實的人類被智能機器人囚禁在充滿黏液的容器里,處于休眠狀態(tài),渾身插滿管道,通過這些管道,智能機器人獲取人類提供的生物能量,同時也向人類的大腦輸送各種模擬信號,給他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擬的賽博空間,使他們感覺自己生活在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賽博空間讓人置身其中信以為真,難以擺脫它帶給人的真實感。賽博空間就像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描述的那個洞穴的墻壁上投射的影像,我們則是那群被捆縛在洞穴中置身于影像世界的囚徒。洞穴里的囚徒習慣了虛幻的影像而安之若素,賽博空間的蕓蕓眾生也順應了網(wǎng)絡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和價值觀念,以自身特有的虛擬、匿名的方式塑造自我,實現(xiàn)自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終生被縛于洞穴的囚徒如何知道一切皆是幻象?在洞穴喻中,一個囚徒掙脫枷鎖逃出洞外隱喻的乃是蘇格拉底通過靈魂的直觀,摒棄眾人所熟知的可見世界而達到本真的理念世界。眾人已然淪為“常人”(das Mann),以熟知為真知,以雕像投射到洞壁的影像為實物而渾然不覺,缺乏靈魂轉向的自覺與勇氣,終生只能人云亦云,茍且偷安。洞穴喻中的蘇格拉底立足于洞外的世界而徹底否定了洞內世界的真實性,但囚徒們仍執(zhí)著于洞內的世界,不能看到也不愿相信洞外的世界。同樣,置身于互聯(lián)網(wǎng)之時代洪流中的一些人深陷賽博空間而難以抽身,不單是在科學技術的綁架下連真實與虛幻也分辨不清,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沉溺于網(wǎng)絡世界,信以為真。既然賽博空間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難以分辨,既然有的人愿意相信賽博空間比現(xiàn)實世界更加精彩和有意義,結果就使人們對待賽博空間的態(tài)度變得像心理學問題,單純取決于個人的信念,信之為真則為真,信之為假則為假。
從未來的視角來看,穿梭于現(xiàn)實空間與賽博空間的人們將在撲朔迷離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之間如何辨別,如何抉擇?這不禁讓人想起電影《盜夢空間》(Inception)中的場景,以兩場對白為例:
—How could we ever acquire enough detail to make them think that is reality?
—When they are in dreams, they feel real world right. So when we wake up, we realize something was actually strange.
這場對白討論夢境的真實性。對話告訴我們,當我們處于夢境中的時候,我們感覺自己確確實實身處現(xiàn)實世界,只有在醒來后,才意識到某些東西的確有些怪異。賽博空間的全身沉浸和身臨其境給人營造的可以說就是夢境一般的世界,置身其中讓人覺得就是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
—They come every day to sleep?
—No, they come to be woken up, because the dream has become their reality. How would you say otherwise?
這場對白描述的是人們對夢境與現(xiàn)實的混淆。有的人無法分清夢境與現(xiàn)實,甚至將夢境當作現(xiàn)實,而將現(xiàn)實當作夢境。這部電影以令人驚嘆的哲學深度啟示我們,夢境與現(xiàn)實的差別原來這么近,近得令我們甚至難以加以區(qū)分。賽博空間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交錯又何嘗不是如此?
近代之初,笛卡爾發(fā)出了釜底抽薪似的追問:我們如何能夠確認我們的生命不是一場夢境 [4] ?按照他的看法,不論是令我們奔忙操勞的現(xiàn)實世界,還是讓我們癡迷留戀的賽博空間,都是可以懷疑的,也許都只是一場夢。面對賽博空間的亦真亦幻,思辨哲學僅從認知層面加以辨析顯得力不從心,卻給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實踐運用提供了契機?;蛟S立足于唯物史觀中現(xiàn)實的人和實踐的人的立場,我們能更好地界定、詮釋和利用賽博空間。
賽博空間作為當今人類必不可少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方式,并在根本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然而,隨著電子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虛擬現(xiàn)實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賽博空間正日益蛻變?yōu)橐恢е髟兹祟惖漠惢α浚@種主宰不單是指如今億萬民眾被網(wǎng)絡綁架,在各種場合,包括走路、駕駛、吃飯、睡覺、上課、開會、工作的間隙都被賽博空間所召喚與降服,更重要的是,賽博空間在未來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一個與現(xiàn)實世界抗衡和對立的新世界,并與人工智能完美結合,生成一支獨立于人類、與人類競爭和對立甚至奴役人類的異己力量。就像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所描繪的,賽博空間一方面消解著人類真實的生存空間,一方面又通過互為主體編織出新的意義之網(wǎng),成為全新的意義共同體[5]126。在此,本文從馬克思以及費爾巴哈的宗教和異化理論出發(fā),將網(wǎng)絡崇拜與宗教信仰做一粗略的比較。
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共同主張,宗教乃是人自身的本質的對象化和異化。費爾巴哈說:“人的絕對本質、上帝,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本質?!盵6]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接受了費爾巴哈的觀點,指出“人創(chuàng)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chuàng)造人?!诮淌侨说谋举|在幻想中的實現(xiàn)”[7]1-2。而且,由人創(chuàng)造的宗教反過來命令人和指引人,給人的現(xiàn)實生活提供慰藉和意義。同樣,賽博空間是人的聰明才智的對象化和異化,人創(chuàng)造賽博空間是為了便利人的生活和促進人類文明,然而,賽博空間反過來成了主人,成了人類生活和工作的主宰以及人類情感和價值的寄托。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許多人皆有網(wǎng)癮,皆是網(wǎng)絡的囚徒。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借“拜物教”一詞構造出商品拜物教、貨幣拜物教和資本拜物教的概念,以表達商品、貨幣和資本這些原本屬人的事物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如何變成某種神秘的、超自然的活物,反過來支配人的命運,并受到人的崇拜。我們不妨也將一些現(xiàn)代人對網(wǎng)絡的癡迷與崇拜稱之為“網(wǎng)絡拜物教”?;酵叫母是樵傅刭橘朐谏系鄣哪_下,甘做上帝的工具,一些現(xiàn)代人也沉淪于賽博空間不能自已。就像宗教是人的本質的異化,同時宗教生活反過來重新導致人的異化一樣,網(wǎng)絡是人的本質的異化(外化),同時網(wǎng)絡生活也反過來重新導致人的異化。
苦難是信仰的催化劑。在現(xiàn)實中越是苦難的人,在宗教中,尤其是在救贖宗教中就越是虔誠。馬克斯·韋伯在《儒教與道教》中用“苦難神義論”來說明這種情形[8]。因此,馬克思說:“宗教里的苦難既是現(xiàn)實的苦難的表現(xiàn),又是對這種現(xiàn)實的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宗教是人民的鴉片?!盵7]2在宗教里,人無力抗爭,不是改變誕生宗教的現(xiàn)實,而是寄希望于神的眷顧和末日天國,“人在上帝身上肯定了他在自身中加以否定東西”[6]59-60。同樣,精神空虛是網(wǎng)癮的誘因。在現(xiàn)實生活中越是失意和寂寥,在賽博空間中往往越發(fā)活躍和著魔,反之亦然。這些人不是試圖在現(xiàn)實世界中、在對象化的勞動中實現(xiàn)自我,而是寄情于賽博空間,在其中尋找意義。我們用費爾巴哈的一段美文來描繪宗教和網(wǎng)絡的信徒們:“為了使上帝富有,人就必須赤貧;為了使上帝成為一切,人就成了無。但是,人并不為自己需要什么,因為他從自身取去的一切,并不在上帝里面損失掉,而是被保存在上帝里面。人在上帝里面有其自己的本質,……人從自己那里取去的,人在自身中所缺乏的,他卻以無比高的和豐富的程度在上帝里面享受到?!盵6]58-59
一些網(wǎng)絡達人們,他們以其敏銳的先知先覺感受到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深處的神秘啟示和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于賽博空間,起初也像耶穌一般承受非議和排擠,卻立志拯救人類于現(xiàn)實世界的苦難。他們終于在自己的王國擁有無數(shù)的善男信女,振臂一呼,應者云集。他們掌控著網(wǎng)絡世界的話語權和真理的裁決權,并通過建立資本運作的網(wǎng)絡平臺,深深影響著每個人的世俗生活。就像宗教勢力每擴張一步,世俗力量就要退縮一步一樣,賽博空間步步緊逼,蠶食著現(xiàn)實世界的領地。
然而,賽博空間畢竟不是宗教領地,網(wǎng)絡崇拜與宗教信仰仍存在重大差別。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宗教信仰屬于上層建筑,是由經(jīng)濟基礎決定的(盡管韋伯決不贊同①),而且它是虛幻的,當人的生活與人的本質之間的差別、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消失的時候,宗教也將消亡。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表示,“各個世界的社會意識,……這些意識形式,只有當階級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7]292-293。但賽博空間是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因此,它是現(xiàn)實的,而且是必要的。它如果能褪去自身的異化成分,必將作為先進的生產力給人類造福。
總而言之,網(wǎng)絡崇拜就是一種異化的網(wǎng)絡生活,網(wǎng)絡崇拜與宗教信仰以其共有的異化形態(tài)而獲得諸多相似之處。無論如何,本文主張,唯物史觀能夠成為人類更好認知和主宰賽博空間的利器,帶領人類回歸常態(tài)的網(wǎng)絡生活,回歸現(xiàn)實的生活世界。
賽博空間的突飛猛進不可避免要涉及對人的本質的追問,如何給賽博空間的未來走向定位最終就取決于我們對人的本質的規(guī)定。因為網(wǎng)絡終究是為人類服務的,只有立足于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才能進而規(guī)劃賽博空間的未來發(fā)展。那么,人是什么呢?
這首先涉及的乃是在千變萬化的虛擬時空中,人如何達到自我認同?根據(jù)英國學者卡斯特的說法,自我認同是指“社會行動者自我辨認和建構意義的過程”[9],也就是說,自我認同涉及的是主體對自身身份的確認和辨識,以及對自身意義、價值的思考與實踐②。賽博空間賦予人一種數(shù)字化的、虛擬化的全新生存方式,體現(xiàn)出模擬性、遠程顯現(xiàn)、全身沉浸、身臨其境、互動性、人工性、網(wǎng)絡交往七大功能[10],對人的自我認同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賽博空間帶來的時間和空間的虛擬化,可以說是自我認同面臨的最大問題。與物理性的時間和空間不同,虛擬性的時間消除了一維性和同時性。例如,人在賽博空間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信息以數(shù)字化的方式生存的時候,時間就喪失了其原有的含義,而虛擬性的空間則沒有廣延和距離,我們在虛擬現(xiàn)實中可自由穿梭于各個界面和空間,輕松穿越于各個地域,甚至朝代。正是由于虛擬時空的這種流動的空間和無時間的時間帶來主體自我認同的困難。因為在虛擬化的時空中,自我的連續(xù)性和同一性徹底瓦解了,人們得以有機會實現(xiàn)主體身份的虛擬化,在不同的虛擬空間以不同的虛擬身份出場,隨意沖浪,隨處游牧。人的這種虛擬化生存呈現(xiàn)出多元化、碎片化、游離化的特征,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自我的分裂。面對賽博空間,人人似乎都成了堂·吉訶德。美國學者特克爾指出,在賽博空間里,自我在各個方向分裂開來,她說:“我分裂開我的心靈——我可以看到自己被分成若干個自我。我在從一個界面跳到另一個界面時,就在開啟我的心靈的某個部分”[11]。那么,在各個不同的網(wǎng)絡空間,在分裂成若干自我的自我中,我究竟屬于哪一個我,我是誰?赫拉利指出,根據(jù)生物實驗的前沿成果,個體其實擁有兩個自我:體驗自我和敘事自我[5]264-265。體驗自我是人在時間流逝中感受到的當下意識,而敘事自我猶如一個技術高超的小說家,它能巧妙過濾掉每個事件的真實細節(jié),按照體驗的高峰與終點的平均值(即“峰終定律”)編織出使人信服的虛構故事,并成功使我們相信這就是某個體驗的真實狀況。由此,盡管體驗自我才是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感受主體,且兩種自我的關系并非完全獨立而是緊密聯(lián)系的,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真正主導人的自我意識,并支配人做出日常性的關鍵選擇的是敘事自我。而賽博空間中的自我,在本質上就是敘事自我在虛擬空間的延伸和體現(xiàn)。
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將促使賽博空間以物理的方式嵌入人體,形成人與機器、人與計算機的結合體,即所謂的賽博格(cyborg,即cybernetics與organism的合體簡寫)。賽博格的出現(xiàn)加劇了人的自我認同,甚至連人與機器、人與計算機的區(qū)分也難以做到。人與機的界限在哪里,倫理規(guī)范如何界定?
馬克思認為,人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現(xiàn)實世界里的對象化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共同將宗教的本質歸結為人的本質,但馬克思不同于并超越于費爾巴哈的地方在于對人的本質的具體理解。費爾巴哈對人的本質的理解是矛盾的,他最初從自然主義的角度把人的本質看作是本能的“欲望”[12],后來又從歷史唯心主義的角度將人的本質理解為“理性、愛、意志力”[6]31。馬克思在對費爾巴哈人學的批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他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可鐣钤诒举|上是實踐的?!盵7]56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明確提出:“個人怎樣表現(xiàn)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此,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過程。”[7]67-68可以看到,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對人的認識經(jīng)歷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萌芽到正式形成的發(fā)展歷程。歸根結底,在馬克思看來,人的本質在于勞動實踐,人類的歷史無非就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的形成和發(fā)展以及異化的過程。那么,人在賽博空間里的虛擬實踐算不算實踐活動?
根據(jù)馬克思的觀點,實踐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以意識為中介在社會中實現(xiàn)其自身的對象化活動。本文在此無意于深究馬克思“實踐”概念的全部內涵,只想探討實踐的基本規(guī)定:什么樣的活動可以稱作實踐,什么樣的領域能夠從事實踐活動。根據(jù)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立場,總體而言,實踐是人的感性活動在生活世界和社會存在中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在思辨終止的地方,在現(xiàn)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fā)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開始的地方”[7]73。馬克思表明了實踐的兩個基本方面:一方面,實踐必須是人在理性指導下的、有意識的感性活動;另一方面,實踐必須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社會歷史中進行。如此一來,人們在賽博空間從事的虛擬實踐就不能算作是馬克思意義上的實踐,原因在于賽博空間里的虛擬實踐不是在現(xiàn)實世界進行的對象化的感性活動。不可否認,行為主體在賽博空間里畢竟在從事有意識的理性活動,并且還是一種對象化的活動,但他們唯獨缺乏感性的活動和現(xiàn)實的場域,因為如前文所述,賽博空間是一個沒有時間、沒有重量的虛擬世界,在其中沒有生命,沒有感性,沒有歷史。即便行為主體在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輔助下獲得某種真確的感性確定性,但這種模擬的感性活動本身對現(xiàn)實世界仍然是毫無意義的。網(wǎng)癮的癥結就在于,行為主體將自我偏頗地對象化到一個虛擬的賽博空間,沉湎于其中并獲得一種虛幻的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
由此,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推論:根據(jù)馬克思的觀點,人的本質應當是活生生的生命活動,是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鮮活的實踐,由于賽博空間中的虛擬活動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實踐,人就是人的本質,那么,至少就當前而言,沉迷于賽博空間就是背離人的本質的活動。馬克思顯然屬于“現(xiàn)實世界中心主義”,海德格爾所說的“在世界中存在”(In-der-Welt-Sein)亦是如此,這是人無可逃避的宿命。無論賽博空間在當今和未來獲得怎樣的迅猛發(fā)展與異化,人都是鮮活的在世存在者,無法真實存活于賽博空間。誠然,也許可以設想,倘若賽博空間有朝一日成功異化,取代現(xiàn)實世界一躍成了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它在這個新的世界采用一套適用于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新的社會規(guī)則、新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如此一來,“新”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將被重新定義?;蛟S,今日被視為“病態(tài)”的嗜網(wǎng)者就是明日的英雄,嗜網(wǎng)者會變成愛崗敬業(yè)的工作狂。然而,這是合乎人性的嗎?誰愿意看到,未來的人類形容枯槁,四肢退化,腦袋碩大以便于開發(fā)智識,手指纖長以便于撥弄鍵盤,眼睛凸大以便于在昏暗的光線和刺眼的陽光下翻閱手機,彎腰駝背以便于長久地安坐在電腦之前?當然,我們仍需承認,虛擬實踐的確不屬于實踐活動,其本身對現(xiàn)實世界不會產生絲毫影響和意義,但它能對行為主體產生主觀影響,從而影響他的現(xiàn)實生活。例如,神經(jīng)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可以影響、改變甚至創(chuàng)建人的記憶,以此干預人的現(xiàn)實世界(這在倫理方面的影響必定非同尋常)。
面對賽博空間的亦真亦幻,我們固然無法突破人類自身固有的有限性,但我們能常抱批判檢省之心,多用靈魂的眼睛審視世界。我們亦當謹防賽博空間的異化,對鮮活的生命和生活世界多一份珍惜與敬畏。總之,以人的實踐品格和鮮活生命為基準,賽博空間的發(fā)展當慎之又慎。從馬克思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應當是人的本質規(guī)定賽博空間的未來發(fā)展,而不是任憑賽博空間的發(fā)展規(guī)定人的本質并左右人類的未來走向。
[1]李倫.鼠標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張之滄.“第四世界”論[J].學術月刊,2006(2):5-12.
[4]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M].龐景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5]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M].林俊宏,譯.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
[6]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M].榮震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Max Weber.Gesamtausgabe Bd.19[M].von Helwig Schmidt-Güntzer J.C.B,hrsg.Mohr(Paul Siebeck) Tübingen, 1989.
[9]曼紐爾·卡斯特.網(wǎng)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邁克·海姆.從界面到網(wǎng)絡空間:虛擬實在的形而上學[M].金吾倫,等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1]Sherry Turkle.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 Simon& Schuster, 1995.
[12]德維?!べM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上卷[M].榮震華,李金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責任編輯:丁浩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status quo and alienation of cyberspace and its possible challenges to the human con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emphasizes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human nature, rather than by cyberspace development to define human nature and to influence the future trend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dilemma of Cyberspace's authenticity and virt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speculative tradition, and affirms the truthfulness of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n, according to Feuerbach's and Marx's theories on religion and alienation, it compares cyberworship with religious belief. Finally, it tries to prove that virtual practice is not practice in the sense of Marx.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hould be based on people's practical character and lively life.
Key words: Cyberspace; Virtuality; Authenticity; Religious Belief; Human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