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梅 田生儉
【摘 要】精心設計導學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合理使用導學案是成就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注重多元評價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靈魂。
【關(guān)鍵詞】學案導學;高效課堂;導學案;自主合作學習;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1-0151-02
“學案導學”模式下的高效課堂是以編寫導學案為基礎、課堂操做為關(guān)鍵、多元評價為靈魂的三力合一。實踐證明,“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學習氛圍更濃郁,師生關(guān)系更融洽,課堂效益最大化……現(xiàn)結(jié)合所執(zhí)教的公開課《可愛的中國》來談談如何打造理想中的高效課堂。
一、精心設計導學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要求教師把功夫花在課前,在備好導學案上做足文章。
1.深入解讀文本,架構(gòu)文本與學生之間的金橋。
備《可愛的中國》一課時,我把自己置身于讀者的角度,以學生的角色走進文本,深入地解讀文本。初讀課文,自己就被字字蘊蓄的力量,句句飽含的熾情所感染,細細品味之余,更感動于方志敏那一腔赤子之情和遠大的報復。如何帶領學生學習這樣一篇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的文章?如何讓生活在今天幸福生活中的孩子們體會革命戰(zhàn)爭年代,一個真正革命者憂國憂民的革命情懷和堅定的革命信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彼裕俪山處?、文本、學生之間對話的閱讀教學達到理想效果,我覺得以導學案為載體的“學案導學”模式將是最佳選擇。
2.科學編制學案,鋪設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通途。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在深入解讀文本之后,設計了以預習、展示、測評三大板塊為主體,以“圍繞兩個目標,安排三項預習,探究四個問題,測評三個練習”的立體式學習框架。具體為:
(1)設計了切合學情且能全面體現(xiàn)三個維度的學習目標:①品讀重點詞句,激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重點)②探究本課在寫法上的一些特點。(難點)
(2)在預習導引板塊,設計了三項任務,即:①搜集方志敏資料。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畫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理清脈絡,小結(jié)各部分內(nèi)容。③請同學們把自學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及難點梳理在下面。
通過導學案將預習任務提前一天明確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預習時有章可循,有事可做。避免了以往布置預習時的任務不清,目的不明的低效預習現(xiàn)象。
(3)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探究點一: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祖國母親的“可愛”?這樣“可愛”的祖國母親為何哭泣?
探究點二:課文是怎樣描述中國“目前”的景況和“將來”的景象?
探究點三:課文抒發(fā)了方志敏怎樣的情懷?
探究點四:本課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設計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導學案設計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我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依據(jù)學情,精心構(gòu)建了以上問題鏈,達到“以問拓思,因問造勢”的效果。探究問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讀文、悟情、學寫法,經(jīng)歷探究問題的思維創(chuàng)造過程,在收獲知識的同時得到情感的熏陶,不斷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最終形成語文素養(yǎng)。
(4)課堂測評 一顯身手。
①判斷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 ?)
②朋友,聽到?jīng)]有母親哀痛的哭罵?是的,是的,母親罵得對。十分對?。??)
(2)這篇散文有對( )的描述和對( )的鞭撻,表達了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 )和( )。
(3)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要為祖國母親做些什么呢?
我覺得導學案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于將每一課的知識點細化為習題或問題的形式,清晰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依據(jù)導學案對每課要掌握的語文知識可知可感,當堂訓練,一課一得,以課課清不讓學生在學習上欠賬,提高了課堂效率,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減負。
二、合理使用導學案是成就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1.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營造情感磁場。
為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我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整合音樂、視頻、圖片等資源,制作完成了視聽俱佳的多媒體課件,營造了一個多感官沖擊的學習情境。
課伊始,我故弄玄虛,我出示方志敏的圖片,讓學生猜猜他是誰,然后播放電視劇《方志敏》的預告片,學生仿佛也來到了1935年硝煙彌漫的舊中國。不經(jīng)意間一個緬懷英烈、熱愛祖國的感情磁場已經(jīng)生成。我繼續(xù)導引:“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方志敏在獄中寫就的慷慨激昂的遺囑——《可愛的中國》”。
2.自主合作學習,激情展示學習成果。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谶@一理念的指導,本節(jié)課在學生自主質(zhì)疑的基礎上,教學的重點集中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四個探究問題上。當各小組按照自己的能力接受了探究問題后,規(guī)定用5分鐘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讓每個學生對本組探究的問題形成個體方案。這一環(huán)節(jié)與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钡睦砟钍窍辔呛系?。5分鐘后,由組長組織對本組問題展開討論,進行組內(nèi)分工,完成組內(nèi)小展示。此時老師深入小組內(nèi),參與探究活動,或幫扶,或評價,或記錄,督促小組合作學習全員參與而積極有效,避免出現(xiàn)表面熱鬧的形式化傾向。
在經(jīng)歷了充分小組合作學習,各小組就自己承擔的探究問題達成了共識之后,進入全班大展示。此時的學生為能爭得給本組加分的機會而躍躍欲試,課堂氣氛自由而充滿競爭。
3.課堂測評顯身手,拓展延伸大語文。
針對本課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精心設計的課堂測評題,是對課文學習的有益補充和總結(jié),也是溝通課內(nèi)和課外的橋梁。如“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要為祖國母親做些什么呢?”這一測評題,將學生語文學習的觸角引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三、注重多元評價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靈魂
根據(jù)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我采用了教師即時評價、小組加分評價和學生互相之間評價相結(jié)合的多元評價方式。為消除小組成員之間因按學習優(yōu)劣編號帶給差生的負擔和歧視,我和學生商定加分辦法:個人代表小組發(fā)言加1分,小組全體成員參與展示加5分,即得一顆“智慧星”,誰發(fā)言由誰自己到評價表上,在相應的“發(fā)言”“展示”“評價”項中加分。在用加分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的同時,我不失時機的采用了諸如:“好一個有志氣的中華好男兒”“從你字正腔圓的朗讀中,我們聽到了你對帝國主義的憤恨,對祖國母親的愛戀”等激勵性評價語。從課堂效果來看,因重視了過程性評價,尊重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內(nèi)驅(qū)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率高。
總之,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應以開放、務實的態(tài)度,將智慧的火種,民主、人性的陽光雨露,自主、合作、探究的金玉良策,深深植根于一顆顆童稚的心田。潛心實施好“學案導學”的高效課堂模式,躬耕于三尺講臺的我們定會收獲滿園春光后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