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燕燕
【摘 要】“錯誤”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正?,F(xiàn)象,它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之中,是學生所懼怕想要回避的對象,而在寫作教學中這種現(xiàn)象尤為明顯。因此,能夠讓學生不懼怕,愿意直面自己的錯誤,且有效利用錯誤,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課堂教學案例,分析了寫作教學中如何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體驗式教學。
【關鍵詞】錯誤資源;體驗;快樂;語言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8-0160-02
隨著課堂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對小學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xiàn)實的寫作教學中,部分學生會因為不理解題意、與中心不符等錯誤而對寫作產(chǎn)生恐懼心理,從而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限制了思維的發(fā)展,影響了寫作的熱情,久而久之,就會對寫作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給他們搭建寬松的課堂平臺,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提供體驗式的學習路徑,讓他們在自由、快樂的體驗下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對寫作的熱情與信心,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質量。結合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案例,以下做出詳細介紹[1]。
一、案例
(一)問題的產(chǎn)生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叫《負荊請罪》,它是以劇本的形式呈現(xiàn)的,課后拓展作業(yè)讓學生仿照寫出一個描寫自己生活的小劇本。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都是來源于生活,生動有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都遺忘了臺詞前面的括號以及里面提示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的舞臺說明,也就是他們只關注到了人物的語言而沒有關注人物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這樣的話。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寫劇本才出現(xiàn)的,而是一直都存在。在敘事作文中只要有人物對話,學生總會忽視提示語,或者提示語寫得過于簡單、蒼白?,F(xiàn)在在劇本這樣一個舞臺提示的形式比較鮮明的體裁下,這個問題就放大了。所以,對于人物說話時適當添加必要的提示語的教學勢在必行,從最明顯的劇本寫作開始,同時也是對前一天作業(yè)的反饋,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清晰直觀[2]。
(二)問題的解決
為了讓孩子對舞臺提示語的作用有更加形象、深刻的認識,讓他們對比自己寫的劇本跟課文的劇本在形式上的區(qū)別,這是原本的打算,但是被放棄了。因為雖然通過觀察他們能知道自己缺少了什么,但是對于為什么要有舞臺提示以及舞臺提示具體的作用是什么卻體會不深。既然劇本是用來演的,那就讓孩子自己表演一下自己的劇本。
師:大家回家都根據(jù)真實的日常生活場景寫了一份劇本,現(xiàn)在請你跟你的小組成員合作,選擇四人中你們覺得最好的劇本,根據(jù)劇本的內(nèi)容再現(xiàn)一下當時的場景。
生:滿懷期待,非常樂意!
師:表演之前有個要求那就是表演時必須嚴格按照你的劇本執(zhí)行,劇本上沒有的內(nèi)容不能演出來,只能演劇本上有的內(nèi)容。
生:不以為然,各個面帶微笑,希望趕緊開始!
接下來學生開始表演。
第一組
生1:你錯了,說這句臺詞的時候要有動作,你的動作是慢慢走到我面前,不然我接著怎么跟你站一起說話!
生2:我不能走過去,臺詞上沒有,老師說不能!
生1:那還怎么進行下去……
第二組
生1:能不能笑?。课矣浀卯敃r的場景你就是因為大笑才沒注意跌倒的。
生2:臺詞沒有!
生1:那怎么辦?
第三組
生1:這里我明明是被老媽罵了,哭得很傷心地說話的,臺詞沒寫哭,也沒寫動作,我要怎么說?!
提出要求時學生還沒有反應過來,但當他們真的開始表演時發(fā)現(xiàn)問題很嚴重。明明說這句話的時候是有這個動作的,為什么不能表演出來?明明這句臺詞要笑著說,可是沒有寫,全程只能繃著臉,不帶表情的說臺詞。
終于這異常折磨的10分鐘表演時間結束了,不用老師多說他們都明白了問題所在,甚至主動比較了自己寫的劇本與課本上的劇本的差距,給出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臺詞缺少舞臺說明。
生1:我們少了舞臺提示根本不能表演!
生2:對!光有臺詞根本不能演,必須要有舞臺提示!
師:那你知道舞臺提示怎么加嗎?需要加哪些東西嗎?
生3:我們可以回憶經(jīng)歷的事情,想清楚當時的動作、神態(tài),作為舞臺提示!
師:如果回憶不起來或者干脆你寫的劇本是沒有經(jīng)歷的想象的事情呢?
生:思考中
師:今天你拿著同伴的劇本為什么就知道這個地方需要舞臺提示呢?你又沒參與這件事情,你是靠回憶,那你靠什么知道的?
生(迫不及待):想!我會在腦海里想這件事,腦中先預演一下!
師:對啊,就是這樣,你寫之前腦中先預演一下,應該是什么樣的動作神態(tài),寫好之后再根據(jù)你的劇本腦中再次彩排一遍,你的劇本能不能表現(xiàn)出你要的場景,如果不能就需要修改了!
生:恍然大悟
師:那請現(xiàn)在將自己的劇本修改一下吧,記住改的時候,改完之后都要在腦海中彩排一下,檢驗你的舞臺提示是否恰當,有沒有缺少成分。
(三)案例分析
這節(jié)課的表演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機會,在只能說沒有情緒的臺詞的舞臺表演中,學生在嬉笑聲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且自己找出了問題的原因,同時也知道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相信經(jīng)過這個玩鬧式的表演之后,他對對話寫作要加合適的提示語這點應該印象深刻,也知道了應該怎么加才能讓自己寫的東西能夠“演”出來。與此同時,教學目標和游戲精神也都在不知不覺中達成了[3]。
教學中要適當創(chuàng)造一些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參與體驗,在體驗中主動發(fā)現(xiàn)、尋找,這樣的學習會讓學生跟老師都倍感輕松,“錯誤”也將不再是我們大家的困擾。
二、小結
當前在作文教學中,對于“錯誤資源”利用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教師對于“錯誤資源”的處理還比較簡單,沒有真正發(fā)揮出“錯誤資源”的價值和功效。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怎么去對待它才能讓學生不再怕作文中的錯誤,愿意去面對,去解決它。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對“錯誤資源”有足夠重視,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不斷突破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充分利用好“錯誤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建充滿游戲精神的課堂,讓他們在充分的體驗與快樂中實現(xiàn)自我的發(fā)展,促進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衡曉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動態(tài)錯誤資源”利用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0).
[2]施怡.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新課程(小學),2013(09).
[3]李萬均.利用學生“錯誤資源”,激活語文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