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芊蔚
【摘要】高中物理力學的涉及范圍較廣,內容較為復雜,對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與分析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一名高中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需要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知識學習和問題解決。文章首先對高中物理力學部分的學習方法進行了論述;其次分析了高中物理力學部分的解題技巧,以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部分;學習方法;解題技巧
一、引言
高中階段的物理力學內容占據著高中階段物理學習體系的重要位置。對于高中生而言,如果在進行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掌握有效的解題技巧,就會在物理力學的學習中遇到困難,而且會對學習其他物理知識造成影響。因此,如何掌握高中物理力學科學學習方法和高效解題技巧,成為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二、學習方法
(一)運用思維導圖厘清內容與框架
高中物理力學內容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運動物體的客觀規(guī)律。在學習進程中需要運用相關概念以及規(guī)律,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所以,在學習環(huán)節(jié),需要對物理力學概念進行深刻理解,同時對不同物理力學規(guī)律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分析和探究。在分析與探究的過程中,可以逐漸加深對高中物理力學內容與核心概念的印象,在頭腦中形成高中物理力學結構框架和知識網絡體系[1]。本人在日常的學習中,會在老師進行知識講解的同時,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邏輯關系等進行分析。在解題的過程中,對力學有關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為解題技巧的有效應用奠定基礎。
(二)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分析各種力學概念
高中階段的物理測試,主要是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知識理解的通透性等方面進行考查。在高中階段的物理力學問題解決中,與實際生活相互聯(lián)系,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十分常見,因此,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對問題進行分析,可以達到簡化問題的目的。此種問題解決方法能夠幫助學生不斷地加強對知識的內化與吸收,避免在物理問題的解決中出現片面的思維模式,造成解題失誤。特別是在高中物理力學的知識測驗中,會對學生對于高中物理力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結論的歸納總結能力進行考查。對于高一和高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最初接觸高中物理知識的時候,更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分析能力。如果在平時學習時就忽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就會在期末復習以及其他重大考試階段的復習工作中能夠真正掌握的知識和內容較少,不利于在考試中充分地發(fā)揮出自己的實力。在基礎知識的積累和學習階段,可以通過反復分析例題,以及結合參考資料的方式進行學習。應用理解記憶、聯(lián)想記憶、特征記憶、回顧記憶和推理記憶等鞏固訓練方法,將知識進行充分的融合,找到核心理念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便更好地進行學習和運用。
三、高中物理力學部分的解題技巧
(一)整體法與隔離法
在高中物理力學中,基本的力學知識包括重力和摩擦力等內容,進行受力分析的過程中,能夠應用到的方法包括隔離法、矢量運算法和圖解法等方法。同學們通過掌握多種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根據實際的情境,選擇最適合的問題解決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進行知識的學習、分析和運用中,不斷地拓展問題解決方法使用的場景。在考試中運用整體法與隔離法,可以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在實際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首先需要認真地審題,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之后確定問題解決的思路。在完成了解題之后,需要進行檢查和驗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使知識得到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中,整體法與隔離法受力分析對于力學問題的解決具有較好的效果[2]。
例1:已知、、三個物體受到拉力的作用,均沿平面向右勻加速運動,假設三個物體質量均為,地面摩擦系數為,重力加速度為,求和之間的拉力大小。
分析:從圖1當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對物體A、B、C沿著水平面向右運動時進行受力分析的過程中,受到牽引力的作用,整體保持勻加速運動。此時進行力的分析時,可以將三個物體視為一個整體,即采用整體法進行受力分析。此時摩擦力。在對每一個物體的受力狀態(tài)進行分析時,可以應用隔離法進行分析。三個物體受到共同拉力的作用,作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還會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當物體所在的地面為光滑地面時,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受摩擦力影響;當地面為粗糙地面時,物體運動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當物體勻加速運動時,可以將和視為一個整體,加速度摩擦力。計算和之間的拉力,設為,,可以得出最終的拉力。
(二)觀察法
觀察法可以提高高中物理力學問題的解決效率,同時也可以提升問題解決的精準度。在力學題目中,題干會包含許多信息,通過對題干進行仔細觀察分析,可以獲取問題解決所需要的信息和條件[3]。
例2:已知有和兩個物體,受力的作用,二者運動速度為零。物體接觸面粗糙,分析和之間的摩擦力大小。
分析:在上述受力分析圖中,運用觀察法可以看出作用力下,物體運動方向向右,因為二者保持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所以物體有向左運動的趨勢。因此,對于A而言,摩擦力方向向左,且大小與一致。對于B而言,摩擦力方向向右。與地面之間產生的摩擦力,與方向相反,大小與保持一致。
(三)逆向思維分析方法
邏輯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力學學習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能力。在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需要明白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大部分的情況下,同學們會傾向于正向思維模式的解題,根據物理現象發(fā)生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但是在實際的問題解決中,此種方式可能會與部分題目不適合。因此,需要同學們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
例3:兩個物體和相互接觸,、和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當、沿著斜坡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時,證明和之前不存在彈力作用。
分析:在對該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時,如果采用正向思維的解題方式,難以明確、之間的彈力是否存在以及力的大小。如果采用逆向思維方法,可以確定二者之間存在彈力,設彈力為,則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在對和進行比較時發(fā)現,前者明顯大于后者,結果與題目條件相互矛盾,因此假設不成立,得證和之間不存在彈力。
(四)數學思想分析方法
結合數學思想分析學習與探究的方法,提高問題解決的綜合實力。在進行高中物理問題解決時,可以與數學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相互聯(lián)系,將三角函數、圖形結合等知識內容和問題解決方法納入到物理問題解決中,加強物理和數學之間的聯(lián)系。
例4:在豎直軌道與斜軌道相互連接時,在斜軌道末端有一半徑為的半圓軌道,將一枚光滑的小球,從高度為的軌道上釋放,當小球脫離軌道時,處于何種運動狀態(tài)?
根據圖片信息和問題描述,在進行問題的解決時,需要應用到物理當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假設小球在圓周的頂點位置,恰好脫離軌道,得出:
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數學當中線性函數的圖像特征,預測和判斷小球在脫離了軌道之后實際的運行狀態(tài)。將線性函數知識與物理力學知識相互結合可以判斷出,此種狀態(tài)下,小球在環(huán)形軌道上半部某處脫離軌道,之后做斜上拋運動。若,則小球會在頂點位置脫離軌道。
四、總結
在高中物理力學的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需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并為具體的問題解決提供有益的指導。在掌握了基本的力學內容與框架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強化知識的積累,提高多樣化分析與解題方法的掌握能力,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解題中,也可以對受力情況進行科學分析,精準地運用物理定律,與實際生活相互聯(lián)系,順利地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悅心.高中物理力學學習方法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8(04):180.
[2]郭凱杰.淺談如何從生活現象中學習高中物理力學概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8(01):174.
[3]劉子琦.高中物理兩個力學守恒定律學習中的幾個問題[J].農家參謀,2017(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