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歡
摘要: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科技的發(fā)展不應該沖淡人們對感恩的重視。相反,新媒體的出現(xiàn)應該是高校進行感恩教育的新契機,高校只有利用多媒體的特性,在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感恩體系上進行改革,才能讓感恩教育深入每位學生的心中。
關鍵詞:新媒體 高職院校 感恩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135-02
互聯(lián)網(wǎng)的飛速發(fā)展,使得新媒體逐漸進入高校的各個學科教育,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院校在注重學生文化教育的同時,應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新一輪的感恩教育,讓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并將其發(fā)揚光大,真正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一、感恩教育概述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內(nèi)容讓受教育者識恩、知恩、感恩、報恩、施恩。[1]現(xiàn)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感恩”觀念淡薄,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周圍人的感受,迫切需要感恩教育改變學生的價值觀念。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父母為其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學生更應該以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感恩教育應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感恩,并能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在生活中實踐感恩。感恩教育要求教師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回報父母、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二、新媒體的特性
(一)信息內(nèi)容豐富
新媒體的一大特性是海量的信息,學生和教師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需要的信息。也正是由于信息內(nèi)容的豐富性,使得高職院校的感恩教育有了更多的素材。
(二)呈現(xiàn)方式多元
新媒體呈現(xiàn)信息的方式多元,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打破了傳統(tǒng)信息的表現(xiàn)方式,將信息立體化、生動化,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信息內(nèi)容。
(三)信息傳遞速度快
移動端飛速發(fā)展,人們只要點開電腦或手機,就可以接受最新的信息。一鍵發(fā)送,就可以實現(xiàn)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效率。
三、新媒體影響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開展措施
(一)利用新媒體改變教學模式
新媒體的特性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利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感恩教育,可以提高學生對感恩教育的接受度,有助于教師完成教育目標,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感恩教育。
利用新媒體改變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深入學習新媒體,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利用多媒體搜集教學素材,開展教育活動。其次,教師應該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新媒體只能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教師仍要在傳統(tǒng)教育內(nèi)容中確定重點。例如高職院校在新生入學后,都會進行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中就會涉及社會關系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用其作為切入點,拓展教育范圍,在感恩教育中也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用心維護。大多數(shù)學生看手機的時間超過了與家長交流的時間,與家長最多的交流方式,就是通過手機發(fā)微信、打電話。高職院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時,就要利用這一特性,制定新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學會感恩。[2]
例如,高職院??梢蚤_展“曬曬我的老爸/老媽”活動,鼓勵學生與父母進行交流,截取有趣或者感動的互動過程,在校園的展示墻進行展示,學生之間會產(chǎn)生共鳴,比如“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感動叫“你吃好喝好學習好,爸媽一切都好,你別擔心”,有一種關心叫“沒錢了就跟爸媽講,別虧待自己”。讓學生通過觀看其他同學與父母的互動過程,感受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意和歉意。
(二)利用新媒體豐富教學資源
學生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的,從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學生,期間需要教師和家長甚至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共同的認知系統(tǒng),通過自身行為感染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感恩意識,并在社會行為中注重感恩舉動,通過給予與幫助,完成感恩行為。
高職院校的感恩教育工作人員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豐富的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促進學生感恩習慣的養(yǎng)成。首先,要讓學生學會感恩,就要先讓學生心中充滿正能量,對社會充滿希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學生才愿意給予和奉獻,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的視頻,讓學生感受社會的溫暖。其次,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學生人格培養(yǎng),讓學生從心底接受感恩,例如學??梢远ㄆ诮M織感恩性質(zhì)的義務活動,提升學生的感恩意識。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感恩意識轉(zhuǎn)化為具體的行動,以實際行動回饋別人的友善與付出。例如,學??梢蚤_展“謝謝你,陌生人”活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教師給學生設計任務,要求學生幫助陌生人。同時在微博發(fā)起話題“陌生人都向你尋求過怎樣的幫助”進行互動,整理學生可以嘗試的項目。如“解開繩索”,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用細繩綁住雙腳,請求陌生人幫助解開繩索,讓學生體會行動不便者的感受,陌生人解開繩索后,學生要給陌生人一個擁抱,真誠地感恩陌生人的幫助。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中陌生人給予的善意,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在今后遇到殘疾人士或者需要幫助的人時,會及時伸出援手?!白龀瞿愕母兄x”要求學生選擇最想感謝的人,為其做一件自己認為對方最需要的事情,并錄制視頻,帶回課堂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具體行動,將感恩實體化,讓學生認識口頭表達感謝只是感恩的第一步。學生可以將拍攝的視頻上傳至學校的網(wǎng)站,讓更多學生看到感恩的視頻后,主動發(fā)起感恩行動。[3]
(三)利用新媒體構(gòu)建感恩體系
感恩行動憑借教師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應該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構(gòu)建一個感恩體系,將學生、家長、教師、學校、社會連接成一個整體,給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感恩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感恩教育。
以家庭為例,高職院校要與學生家長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共同促進學生的感恩教育。首先利用家庭為學生提供的第一教育環(huán)境,發(fā)揮家長的啟蒙教育作用。家長要為學生做出示范,注重生活細節(jié)中的感恩行為,例如孩子在家庭中主動分擔家務時,家長要及時表揚,在家庭成員活動中要注意“謝謝”的使用。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養(yǎng)成知恩、感恩、報恩的好習慣,及時向?qū)W校反饋,幫助學校做好記錄。
其次是教師和學校,高職院校要重視感恩教育,為學生感恩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院校氛圍。教師要在實際工作中,以平等的視角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實施感恩行為,在校園生活中以身作則。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周一次的班會,添加感恩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總結(jié)這一周的感恩行為,教師要對學生的感恩行為進行評分,并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建立表格,進行記錄,作為期末成績中德育分數(shù)的考查依據(jù)。院??梢匝埢仞伳感5膶W長學姐為學生開展講座,或者利用拍視頻的方式,做成視頻合集,在禮堂開會時為學生播放,傳遞學生感恩母校的正能量。
四、結(jié)語
高職院校開展感恩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感恩,更是為了讓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需要精進技術,還要提高思想認識,才能真正成長為“健康”的人。
參考文獻:
[1]吳越,王瓊瑤,王輝.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感恩水平提升路徑探析[J].高教學刊,2018(8):49-51.
[2]董麗華.“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高校感恩教育載體探索[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6,15(17):193-194.
[3]鄧祖祿,劉珊珊.新媒體影響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感恩教育實踐與探索[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6):14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