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丁
榕城四月,細雨落春色,一群閩劇藝人向三坊七巷、朱紫坊和上下杭集結(jié)而來,他們使出“十八般武藝”,讓悠揚婉轉(zhuǎn)的古老唱腔,散落在人來人往之中,在榕城的風情萬種中漫溯。
這是福州舉辦的首屆閩劇文化藝術(shù)周活動。閩劇在400年的傳承中,幾度興衰,有古老的唱調(diào),有現(xiàn)代的思維,有藝人們的堅守,有老戲迷的追隨,無數(shù)次傳唱的曲調(diào)旋律還在跳躍,而今更需要灌注新鮮和活力,溶解在新一代人的血液里,首屆閩劇文化藝術(shù)周正是為此而做的一次嘗試。
去采訪國家一級演員、省實驗閩劇院原副院長林麗娟當兒,她就欣喜地對我說:“年輕人能來采訪我,我真的太開心了,閩劇需要更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分享?!被蛟S這一心情來自于她對閩劇日趨邊緣化的擔憂,受時代娛樂形式多元化和受眾選擇多樣化的影響,閩劇未來的發(fā)展之路任重而道遠。都說閩劇屬于老一輩們,那么,怎么讓閩劇進入更大的圈子、更大眾化的視野,為閩劇找尋更廣闊、更遼遠的路,像林麗娟這樣的閩劇“守護人”一直在努力探索。
根據(jù)記載,福州方言是閩東方言區(qū)的代表性方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以及六朝、唐末兩次人口大遷移先后帶來的古吳語、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都融匯在福州方言中,入宋后,福州方言就已大致成型了。閩劇是現(xiàn)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于閩中、閩東、閩北地區(qū),并傳播到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各地。
《貽順哥燭蒂》劇照,朱善根飾馬貽順(左),林麗娟飾白氏(右)
20世紀90年代,福州的幼兒園、小學、初中等校內(nèi)都醒目地張貼了“請講普通話”的文明標語,要求全校師生要講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高雅藝術(shù)進校園”的活動中,林麗娟背負著早些年傳承閩劇文化的使命。但每每走進校園,她都被這些標語“扎心了”,在她看來,學好普通話很重要,但傳承好福州話也迫在眉睫。
她憶起早些年,在烏山小學的一次課堂上,面對臺下40多位一年級小學生,林麗娟說道:“會講福州話的舉手。”臺下只有2名學生怯生生地舉起手,林麗娟再問:“你們誰聽過閩劇?”這時候就只有一個學生舉手,原來他平時跟著奶奶一起看閩劇。隨即,林麗娟在課堂上放了閩劇的磁帶給學生們聽,大家的反應一臉茫然,并沒有引起共鳴。這一幕給林麗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讓她陷入沉思?!暗胤秸Z言對于當?shù)厝藖碚f是另一門重要的母語,如果每一個城市都能傳承好本土方言,或許也是打造特色地域文化的一個捷徑。”在她看來,福州方言是閩劇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那一瞬間,她覺得“根丟了”。
林麗娟深知福州方言不可取代的魅力。取材于福州民間故事的閩劇《貽順哥燭蒂》就是一個其他劇種不可復制的劇本,而它的特立獨行、不可復制,正是由于劇中“土到家的方言”,這也正是方言的魅力所在。貽順哥這個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的獨特化、喜劇化與福州方言、風俗的交互作用,使整部劇充滿了濃濃的閩味,而熟悉福州話的觀眾聽到耳熟能詳?shù)母V莘窖詫δ骋磺闋钏龀龅臏蚀_、傳神、到位的描述,不禁會心一笑,這是整部劇的精髓了。就像林麗娟說的,什么劇都可以移走,但《貽順哥燭蒂》不行。
一種戲曲,從明清兩個朝代的更替與融合中走來,響徹榕城民間的每個角落,滲透進坊巷街區(qū)的歲月褶皺里,重又喚起屬于這座城市的語音和韻調(diào)。百轉(zhuǎn)千回的榕腔、悠揚的唱調(diào)往復傳遞,流韻400年而脈動不止,大概這就是閩劇的魅力吧。
閩劇是在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東方言區(qū)這方水土的滋潤下孕育發(fā)展起來的。追溯至唐末五代,音樂、舞蹈、木偶、百戲等藝術(shù)活動在福州的官家、民間或是寺廟都十分普遍,甚至出現(xiàn)了專供演出的“歌樓”,這些都成了閩劇孕育的肇始;到了宋代,福州的歌舞百戲更盛,“雜戲”和“雜劇”演出也漸漸出現(xiàn)在福州;元朝福州戲劇活動消沉,到明朝,福州作為閩東、閩北以及閩南部分地區(qū)的商品集散中心,商貿(mào)往來頻繁,促成了外來的戲曲聲腔如昆山腔、弋陽腔等相繼傳入福建,對福州戲曲發(fā)展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與此相關的劇本創(chuàng)作、戲曲評論等,也在明朝中后期達到較高水平;緊接著,明末清初的儒林班、平講班、江湖班和清朝的徽班,多種源流融匯到福州,在清末(光緒至宣統(tǒng)年間)融合而成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根據(jù)史料記載,唐宋的歌舞、曲藝、雜技等藝術(shù)都為閩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究其源頭,不得不說明萬歷年間曹學佺創(chuàng)辦的洪塘儒林班。根據(jù)成書于清乾隆、嘉慶年間的《閩都別記》中出現(xiàn)的“奴家學過儒家”“公主休見笑,儒林無節(jié)也”等描寫,可推測儒林班早在乾隆、嘉慶之前就被福州人民視為戲曲正宗,而這正是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曹學佺創(chuàng)辦的儒林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曹學佺在石倉園辦家班時,曾與友人共同研究解決福州語音的唱腔,根據(jù)福州方言音韻、聲調(diào)特點,借鑒昆山腔和弋陽腔,經(jīng)過反復切磋,終于創(chuàng)作形成一種全國獨有的唱腔,這種唱腔,用儒林班獨有的管弦樂器進行伴奏,其聲調(diào)甚為悲切,后人將其起名為“逗腔”。民國初年,在福州正式形成以儒林戲的“逗腔”為主,綜合平講戲的洋歌、江湖戲的江湖調(diào)與民間小調(diào)及徽調(diào)等多種聲腔的閩劇,民間俗稱“福州戲”。隨后,在報刊上便出現(xiàn)“閩劇”這一名稱。
2006年5月20日,閩劇作為福州的文化名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擁有400多年悠久歷史的閩劇煥發(fā)生機,重現(xiàn)芳華。
植根于民間的閩劇,浸潤在福州社會生活之中。受福州靠山面海的地理位置影響,長期務農(nóng)稼穡與出海經(jīng)商的生活方式,使福州民眾兼具淳樸敦厚、正統(tǒng)謹慎以及冒險進取、開放兼容兩種性格,這一獨具的人文性格和思想觀念也深深灌注融合在閩劇里,讓閩劇中不乏福州本土名人與英雄崇拜意識、清官崇拜意識、忠厚仁義、愛國愛家等地域性的思想觀念,閩劇所展示的福州故事也生動形象地勾勒出福州社會風情畫卷。
林麗娟說:“閩劇可以傳遞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鄉(xiāng)戀。”閩劇融合著地理、歷史、文化、風尚和語言等因素,題材大量取材于福州民間文藝,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和平民色彩的劇目。有不少經(jīng)典劇目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曲折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段,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比如,取材于《閩都別記》的《陳靖姑》《于山得金》《周艷冰》《壓厝脊》《荔枝換絳桃》《缺哥望小姐》等,取材于福州評話的《蘇百萬》《百蝶香柴扇》《唐伯虎》《陳若霖斬皇子》《桐油煮粉干》等,以及取材于本地的民間傳說與真人真事的《馬鐸郊天》《大橋十八命》《兒女癡情》《三十六拆轅門》《申屠女》等,這些經(jīng)典劇目的演出經(jīng)久不衰,擁有大批忠實粉絲。
經(jīng)典劇目早已深入人心,也使改編陷入了瓶頸。林麗娟說,有些老戲迷不僅會聽,還會唱,改編的劇目唱腔稍微變一點,他們就不買賬了,因此對經(jīng)典劇目的改編需要很大的功力,來權(quán)衡經(jīng)典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
“無論是對經(jīng)典劇目還是對其他文學體裁的改編和再塑造、再呈現(xiàn),閩劇中‘根’的東西不能丟?!绷蛀惥暾勂痖}劇現(xiàn)代戲《生命》,該劇取材于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姜安的長篇小說《走出硝煙的女神》,講述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一支由50個懷孕女軍人組成的孕婦隊,在隊長陳大蔓的帶領下,沖破敵人的圍追堵截,歷經(jīng)重重艱難險阻,在戰(zhàn)火中生下50個與共和國同齡的孩子,而護送她們的警衛(wèi)班戰(zhàn)士則全部犧牲的感人故事。改編過程中,創(chuàng)作人員就劇中父母對孩子的稱呼起了爭執(zhí),按福州方言習慣,父母叫喚兒女,基本用“命啊”(即“我的寶貝心肝”的意思)來表達對兒女的愛,但考慮到劇目參賽過程中,評獎老師一時無法很好地理解其含義,故還是采用了“孩子啊”這一稱呼。這在林麗娟看來是一個遺憾,因為獨屬于閩劇的特質(zhì),一個都不能少。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閩劇現(xiàn)代戲《生命》劇照
福建省實驗閩劇院的閩劇名家們走進幼兒園
光祿坊公園里的閩劇“鐵粉”們
生在閩劇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再加之天賦使然,林麗娟很早就接觸閩劇,并在閩劇的陣地上堅守了40多年,見證了閩劇從一票難求到門庭冷落的巨大落差。
在電視還沒流行的時候,閩劇是老百姓們業(yè)余生活的“快樂源泉”。林麗娟回憶,早些年,她常跟著劇團在東街口附近的八一劇場、天華劇場、南華劇場、文藝劇場、龍江俱樂部等地輪流演出,所到之處,總有一大票戲迷追隨。而且,過去福州的文儒顯達每逢宴席、節(jié)慶,也總會在高門大院里設戲臺,請來閩劇班子,作為福利以饗賓客和村民。
而今這些場景漸漸淡出生活,被人遺忘。為了化解這一窘境,包括林麗娟在內(nèi)的一群閩劇人走進學校、走進坊巷、走進咖啡屋……為大眾帶去最親切的“蝦油味”、最濃重的福州腔,講述福州人的百年故事。
“要有平臺,從小灌輸,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閩劇,讓年輕人喜歡上閩劇?!绷蛀惥暾f,她們每年都到校園向?qū)W生講閩劇。講時不能循規(guī)蹈矩,需要耍幾招刀槍劍戟,以及幽默的小丑扮相,才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她還會邀請同學們上臺,穿上服裝、拿起道具,甩袖、勾袖、策馬,模仿一兩個簡單的經(jīng)典動作,切身感受閩劇的表演魅力。表現(xiàn)好的同學,還可收到Q版閩劇形象精美手繪明信片、掛鉤以及閩劇小生、花旦、青衣文創(chuàng)軟磁卡通書簽。
在坊巷之中,在碼頭之上,重又看到了為閩劇“鐵粉們”、為傳承閩劇文化而搭的戲臺。如果有心邂逅此景,那就請停下匆忙的腳步,坐上長條板凳,合著古老的曲調(diào),感受一回400年的榕腔閩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