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思穎
【摘要】本文介紹了接受美學的主要思想,通過翻譯過程與接受美學的類比,分析了美學應用于音樂翻譯的可能性,提出了在音樂文獻翻譯過程中使用接受美學思想的具體建議,如重視讀者地位、承認作品開放性、關注譯文讀者等。
【關鍵詞】接受美學;翻譯;音樂翻譯;啟示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一、接受美學概述
接受美學,又稱接受影響美學、接受理論,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后期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文藝美學思潮,為西方文學研究的進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法與視角,代表人物為德國康斯坦茨學派的姚斯和伊瑟爾。姚斯于1967年出版的著作《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zhàn)》,標志著接受美學的誕生。
接受美學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及流派的不同,形成了許多理論,但核心思想是讀者中心論及期待視野,讀者中心論強調對于文學研究來說,讀者具有與作者、譯者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文學研究過程中不能僅僅將作品作為研究對象,也應將讀者涵蓋在研究范圍之內,因為他們也參與了作品的生產與再創(chuàng)造。這與之前文學研究一貫秉持的作者中心論、作品中心論是截然不同的。而期待視野是指在讀者閱讀作品之前,內心就對作品的呈現(xiàn)方式存在一定的期待?!捌诖曇?”一般分為兩種形態(tài):其一是在過去審美經驗基礎上形成的文學期待視野,其二是在過去生活經驗基礎上形成的生活期待視野,二者相互交融,構成具體的閱讀視野。在進行音樂翻譯的工作時,重視并了解讀者的期待視野是具有前瞻性的,是做好音樂翻譯的前提。接受美學打破了人們將文章看成是僅由作者與作品二者構成的傳統(tǒng)觀念,即把文章創(chuàng)作的完成視為文章的完結,只注重作家與作品,而忽視對讀者閱讀活動探討的傳統(tǒng)閱讀論,重新創(chuàng)造了一個由作家、作品和讀者共同構成的相互交流的三維立體世界,引導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接受信息并對其進行反饋,將由靜態(tài)的文字構成的作品還原為具有鮮活生命的生物,展現(xiàn)出文學本應具有的活力和審美價值。
二、接受美學應用于音樂翻譯的可能性
接受美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文本和文本的意義、作者的意圖、讀者在文學作品生產及再創(chuàng)造過程中的參與作用、讀者對作品的接受程度、讀者對作品的能動作用等。而翻譯研究的對象則是原作者和原作、譯者和譯文讀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等。簡言之,兩者研究的都是作者——作品——讀者的過程,在研究對象及范圍內存在一定的重合,故接受美學的理論可以為翻譯研究的進行提供一種嶄新的思路和視角。而音樂翻譯作為翻譯研究家族中的一員,自然也可從接受美學中汲取不少適合自己的養(yǎng)分。
三、接受美學對音樂翻譯的啟示
過去的翻譯研究往往認為,翻譯的過程是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盡可能淡化譯者的痕跡,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再現(xiàn)原作,故有嚴復的“信達雅”“對等”等翻譯標準的產生,并非說這些理論對翻譯研究價值不大,只是它們都忽視了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能動作用。因為譯者在翻譯之前必定會閱讀原作,并且這種閱讀通常要比一般讀者都要細致、深入,所以,譯文中難免融入譯者的“期待視野”及理解,即譯文是譯者與原作進行對話、交流后的產物。此外,譯文讀者在閱讀譯文時也并非是一個單純的被動接受的過程,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讀者由于自身知識文化、背景等不同,對于同樣的譯文也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而這種體驗正是由讀者與譯文進行交流與對話而帶來的。因此,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翻譯的過程是一個“對話與交流”的過程,而所謂的“信達雅”“對等”等追求譯作盡可能靠近原作的理論都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因為按照接受美學,譯作與原作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最多是大體上相似。
既然根據接受美學的理論,翻譯是一種“對話與交流”,那么,我們在音樂翻譯的實踐過程中應如何做呢?
(一)重視讀者的地位
由于接受美學認為讀者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具有與作者同等的地位,并且讀者的接受過程受其自身知識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響是具有能動作用的,所以,我們在音樂翻譯的實踐過程中,應摒棄過去的作者中心論、只關注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等傳統(tǒng)觀念,重視讀者的地位,此處的“讀者”既包括譯文讀者又包括譯者,因為譯者也是原作的讀者。
(二)承認作品的開放性
以往的翻譯研究認為作品在創(chuàng)作完成后便是封閉的、具有固定的意義,但根據接受美學,作品是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的。因為無論是譯者閱讀原文的過程還是讀者閱讀譯文的過程都不是簡單的被動接受,相反是一個與文本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過程,都會受到“期待視野”的影響,因此即便是閱讀同一個作品,也可以獲得多種不同的理解,當然,這并不代表讀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肆意地理解原文,而是說譯者首先應在客觀上承認作品的開放性,不必非要追求譯文與原文的完全一致,然后在不偏離原文的情況下進行翻譯。
(三)關注譯文讀者的特征和要求
不同時期的讀者由于自身知識結構、文化背景、歷史時代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特點及特征,這些又決定了他們會對譯文有一定的要求與預期,再加上譯文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產物,那么必定會帶有這個時代的一些特點。因此,在翻譯之前譯者必須要對譯文讀者的特征以及要求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在大到文體、風格,小到遣詞造句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同時使讀者對文章的接受程度達到一個較好的程度,避免讀者對譯者嘔心瀝血的作品視若無睹。這也正是許多經典作品會有眾多重譯本的原因,因為隨著時代的變化,讀者的特征以及審美口味也會隨之變化,因此,譯作也應據此做出相應調整,以滿足讀者變化的要求。
(四)提高譯者的文化素養(yǎng)
既然翻譯是一個“溝通與交流”的過程,譯者作為連接作者和讀者的橋梁,自然要與作者和讀者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才能正確理解原作的意圖,滿足讀者的期待視野。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的過程都涉及不同思想、文化的轉換過程,這就對譯者的文化素養(yǎng)提出了要求,需要譯者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這樣才能透過文本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圖,并結合讀者的期待視野進行語言、思想的轉換,使譯文既不會給人以隔靴搔癢之感,也不會喪失讀者的思考空間。隨著近幾年音樂與其他學科跨學科研究的興起,要求譯者除了掌握音樂知識外,最好還能掌握一些生理學、心理學、聲學等方面的知識。
(五)將讀者的接受程度納入譯文質量評價標準
以往的譯文評價標準往往是將其與原文相對比,看其與原文存在多大程度的相似,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意圖等。而接受美學對于翻譯過程的重新解讀,使我們意識到譯作的完成并不代表著翻譯過程的結束,讀者的接受程度也是翻譯過程中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因為譯作最終還是需要讀者去閱讀的,所以,讀者的接受程度對于譯文質量的評價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故我認為,不妨將讀者的接受程度納入譯文質量的評價標準,這樣既有利于譯文質量評價標準的多元化,彌補以前的不足,也有利于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客觀評價譯文質量。
四、結語
斯坦利·費什是當代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的代表人物,他在《讀者中的文學:感受文體學》中寫道:“意義的產生與否都取決于讀者的頭腦,并不是在印成的篇頁或書頁中去尋找?!边@句話簡明扼要地闡述了接受美學的核心思想。隨著接受美學對當今眾多領域研究影響的擴大,音樂翻譯者也應與時俱進,思考如何將接受美學更好地應用于自己的作品當中,從而不斷創(chuàng)作出一件件音樂翻譯的珍品。
參考文獻
[1]包風蘭.接受美學與文學翻譯[D].西北民族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