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紅
摘? ?要:初中物理強調 以“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為基本理念。而現(xiàn)如今的課堂教學物理內容與生活嚴重偏離,無視學生生活經驗。本文提出初中物理要教學生活化,以生活事例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升。
關鍵詞:日常生活;初中物理;教學
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指的是課堂教學要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起來,把學生們豐富的生活經驗、生活背景作為出發(fā)點,找尋生活實例,創(chuàng)設情境,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里的具體問題,鼓勵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讓學生深刻體會物理的實用性,體現(xiàn)學習價值,最后學以致用,真正適應新一輪課程改革,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再發(fā)展。
1? 教學生活化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
1.1?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深遠地影響著教育,杜威說,“沒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們可以說:教育即是生活?!薄吧罹褪前l(fā)展,而不斷發(fā)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 1 ]”。杜威堅信,“使人們樂于從生活本身學習,并樂于把生活條件造成一種境界,使人人在生活過程中學習,這就是學校教育的最好的產物[ 1 ]”。 杜威不要先理論后實踐,而要在實踐中追求真知。
1.2? 教育與生活
教育與生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一個方面,教育制約著生活。教育能促進我們的生活有序地得以進行,是能讓我們的生活得到升華的特殊的社會領域,是能促進我們人類生活再生產、社會再發(fā)展為我們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提供了精神層面的保障。反過來,教育也受制于生活。教育的內容和載體就是我們人類的生活,摒棄生活,教育就是海市蜃樓,永恒生活,才永恒教育,生活即是教育的源泉。所以,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互相制約。
2? 生活化物理教學的實際意義
2.1? 有益于物理知識的鞏固
生活中處處皆物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好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關注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并歸納現(xiàn)象中蘊含的物理規(guī)律,不但對物理知識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所學到的物理知識還應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加以應用實踐,利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也更加鞏固知識,并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2.2? 有利于增強學習興趣
興趣是老師,是內在動力。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分挖掘,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激發(fā)好奇心,使探求“所以然”欲望更加強烈,轉而化為深厚的學習興趣。為了人的發(fā)展,把教學生活化,即把生活和物理教學結合在一起,生活中變化萬千的情境,會讓大部分學生興趣十足地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
3?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
3.1? 課堂引入生活化
一節(jié)物理課成功與否,“引入”至關重要。為提高探究欲望,也為了推動課堂學習,一節(jié)物理課需要一個恰如其分的“引入”。新課改要求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適當?shù)纳钋榫硜硪?,即“從生活走進物理”。如此更契合學生認知上的經驗特點,更易激發(fā)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體會學習物理的意義。
3.1.1? 利用播放各種錄像來引入新課
例如播放錄像“女孩的頭發(fā)豎起來” “音樂劇梁祝的片斷(提示觀察要點:燈的亮暗變化和聲音大小變化是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來實現(xiàn)的)”“磁浮列車高速運行”等等來引入新課。精心篩選,把包含有物理原理的生活現(xiàn)象錄成動畫視頻,搬上課堂,能極大程度吸引學生眼球,進而能開展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順利引出新課,順利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活動。
3.1.2? 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情景來引入新課
例如在 “汽化”課堂上:
師:炎熱夏天,從泳池上來時你會有何感覺?
生:感覺很冷,如果有風,甚至會冷得發(fā)抖。
師:盡管氣溫很高,但仍感覺到很冷,為什么呢?
師:我在大家手背上都抹點酒精,大家再對著酒精吹吹,瞧瞧手上酒精有何變化?說說你手背有何感受?
生:酒精看不見了,而且手背覺得很涼。
師:是,液態(tài)的酒精變化成氣態(tài)的酒精,跑到大氣中去了。今天我們要探究“汽化”內容,之后,就能回答手上涂酒精之后為何感到涼等等問題。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個各種經歷和經驗,加以利用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而順利引出新課,也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物理,激發(fā)探究熱情。
3.1.3? 利用典故來引入新課
例如,20世紀初,一艘“高斯號”南極考察船遭遇封凍,進退不得,船員們用炸藥炸,用鋸子鋸,希望能打開一個口,然而徒勞,正無計可施之際,有人想到把船上的黑炭煤屑等黑色物品鋪在冰面上,利用光照,最后打開了一條生路。原來這是因為陽光直接射向冰面時,大部分被反射回去了,撒上黑炭黑煤之后,能夠吸引幾乎所有的照射到上面的太陽光,使溫度很快升高,使冰層熔化。類似的事情還有好多,比如我國西北部祁連山,常年積雪不化,利用撒黑炭,使雪水源源不斷。
精彩的典故同樣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利用典故引入新課,把學生拉進故事,引起好奇心、想象力,自主展開思維活動,自主分析,抓出物理問題,順利引出新課。
3.2? 課堂教學生活化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的確,語言有時顯得蒼白,在構建知識體系上要有結論,也要有身體力行的過程和全方位的思考,而這些,恰恰可能在人的一些生活化的“活動”中。把課堂變成學生參與的生活化的“活動”,在“活動”中進行學習,實踐。例如在測量長度一節(jié)課中,通過設計如下活動,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
活動 1 觀看短跑競技視頻引入本節(jié)新課
活動 2 觀看視覺誤差視頻體會測量的必要性
活動 3 利用人體工具測量,體會長度單位的形成過程
活動 4 認識各種的測量工具
活動 5 通過學習測量服裝的尺寸,確定購買服裝的型號
活動 6 自學刻度尺的具體使用方法。
活動 7 用刻度尺測量銀行卡的長和寬
活動 8 了解一些長度特殊的測量方法
課堂上,學生活動的開展是以教學目標為歸宿的。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要注意到以下幾點:
(1) 在活動中一定要有問題情景,生動的描述,甚至情景再現(xiàn),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尋求問題答案。
(2) 在活動中一定要能解決問題,在情境中,在老師的提點下,提問,尋求答案,在尋求答案中,再遇問題,再分析新情景,到最后問題迎刃而解,如此過程,滲透在學生動手動腦的歷程中,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展,這樣的活動才是有效的甚至高效的。
(3) 在活動中一定要有個體,也有合作。學生要自主參與,比如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實驗,又要小組合作,在小組活動中非常有必要明確分工與合作,共同操作完成實驗是合作,一起討論,交流方案結論也是合作。
3.3? 物理作業(yè)生活化
學以致用。學習物理知識,最后是要利用這些知識來解釋解決我們身邊的現(xiàn)象問題,甚至開拓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新規(guī)律。那么,在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布置適量生活化的作業(yè),不僅鞏固外延課堂教學的內容,也強化了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所以,是最具有活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生活化的作業(yè),不排斥傳統(tǒng),但有效打破了書面作業(yè)的一統(tǒng)天下,在形式上可多樣化,比如:
(1)閱讀理解。課本上有些內容常鑒于篇幅,只有探究問題,圖片,和少量文字,這樣讓有興趣多了解的學生意猶未盡,那么,有針對性地進行相關閱讀,結合課堂,了解背景、來龍去脈等,是對教材進一步補充,也讓學生的理解更完整,通透。
(2)調查收集。新課標基本理念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在日常生活中,實際上是無處不物理的,對于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自主調查、收集信息及觀察記錄,最后分析查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對于課堂上遇到的問題,一樣可以定為課后作業(yè)的一個組成部分,利用課余時間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調查收集,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是物理教學與社會及日常生活聯(lián)系的重要方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利的。
(3)動手操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規(guī)律結論的得出,不能只是眼睛看嘴巴說,只有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最后才能出真知。課堂上時間限制,內容限制,學生鮮有實驗機會,這樣,利用課余時間,課外進行一些操作,很有必要,甚至成效立現(xiàn)。
3.4? 教學資源生活化
教學資源生活化,就是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件進行各種物理實驗,不囿于實驗室,各種玩具、飲料瓶、小風扇、廚房用具、學習用具等都是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帶生活小物件進實驗室,學生親自動手玩,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增加教學中的信息量。玩瓶瓶罐罐,解物理問題,是物理實驗室發(fā)展充實實驗器材的一個基本原則。學生自發(fā)帶來的壇壇罐罐,成了實驗器材,讓學生從資源使用者轉變?yōu)橘Y源開發(fā)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篩選,歸納,站在物理學的高度來看待生活,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增強生活的能力。
總而言之,物理和生活緊密相關,與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連。讓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把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來挖掘,使沒有生命力的知識歸到學生身邊的充滿趣味的生活中,轉變學習方法,積極參與、體驗感悟、合作交流,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