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紅
摘 要:語文教學中,閱讀無疑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閱讀,課文的理解就無從談起,沒有閱讀,語文課就不是一節(jié)真正的語文課。
關鍵詞:閱讀;默讀;精讀;朗讀
語文教學中,閱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閱讀,課文的理解就無從談起,沒有閱讀,語文課就不是一節(jié)真正的語文課。漫長的語文教育生涯中,我越來越深刻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認識到了不會閱讀、沒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危害。我也曾不斷地指導學生閱讀,可遺憾的是,我感覺我并沒有真正系統(tǒng)全面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反思就會有進步。近年來,教會學生閱讀的愿望是那樣迫切,就像久旱的田地急需甘霖,正如沙漠的行者渴盼綠洲,這個想法是那樣猛烈地撞擊著我的心扉。于是查資料,搜信息,一套指導學生閱讀方案初步形成,并將其運用到了閱讀指導實踐中。期間,我不斷地完善,終于撥開烏云見晴天,學生閱讀取得了可喜成效。
那么,我是如何指導學生閱讀的呢?首先,向?qū)W生介紹各種閱讀方法,并以具體的文本為例詳細分析,讓學生掌握各種閱讀法的要領。其次,就是具體指導學生閱讀。我主要分享一下閱讀指導的一些粗淺不成熟的做法。
拿到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它的體裁,其次就是解決閱讀的問題。文本的體裁不同,閱讀目的不同,閱讀方法、內(nèi)容也會有所差異,因此閱讀也需對癥下藥。
一、默讀,整體感知的先行官
閱讀是不出聲的讀書,是讀的重要方式,是訓練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那么,什么情況下可以采取默讀這種方式呢?結(jié)合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及閱讀體驗,我認為整體感知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時要采用默讀的方法。比如,《白楊禮贊》這一課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首尾呼應,且以“贊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本文的抒情線索。學習時,我明確要求學生采取默讀的方式通讀全篇,并要求同學們思考開頭結(jié)尾的特點,以及課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或者詞語。這樣,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本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第二遍閱讀,我仍要求采用默讀形式,邊默讀邊思考邊概括各個自然段的大意。很快,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便有了眉目:本文描寫了黃土高原的景色,描寫了猛然間看到白楊樹的感受,描寫了白楊樹的外形特點和內(nèi)在氣質(zhì),揭示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等?!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學習任何一篇課文,積累詞語一定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而默讀也必是其中的一種閱讀形式。同學們再次默讀,積累字詞,理解了重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通過這樣反復默讀,同學們已基本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這就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默讀真的就像是整體感知課文的先行官。
二、精讀,深刻理解的金鑰匙
學習一篇課文,僅僅默讀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默讀是整體的、膚淺的,那精讀就是局部的、深刻的。學習小說,主要的也是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分析人物形象,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多種多樣,既有多種描寫方法,也有不同的修辭手法,更有表現(xiàn)手法,對于分析人物形象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來說,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精讀。閏土是魯迅小說《故鄉(xiāng)》中的重要人物,小說主要通過對閏土的刻畫來突出主題。分析閏土形象時,我著重選擇了中年閏土這一部分讓大家進行精讀。具體如何精讀呢?我指導學生用的方法是批注法,即在閱讀過程中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等隨手批寫在書中空白地方。精讀時,我指導學生畫出有關人物描寫的句子或者段落,并批注運用的描寫方法、體現(xiàn)的人物形象特點等,如果有什么想法和疑問也可以隨時記錄下來。大部分同學都能很快判斷出描寫方法,有的同學還能分析人物特點。比如,有的同學通過語言、動作分析,就得出了中年閏土說話吞吞吐吐、麻木遲鈍等特點,還有的同學寫出了“我驚詫于閏土的變化”的感想。同學們自由精讀之后分享成果,老師再引導學生進一步精讀分析,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過后,同學們基本就能無障礙地讀出閏土的形象特點,這對分析課文的主題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精讀,確實如同一把打開深刻理解課文的金鑰匙。
三、朗讀,培養(yǎng)語感、體驗情感的敲門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像散文、詩歌這些抒情濃郁的文章,我認為朗讀是情感體驗、培養(yǎng)語感的最佳途徑。朗讀前,教師可先進行示范朗讀或者學生聽錄音,讓學生體會情感,聽過一兩遍后,他們會初步體會課文所流露的情感。趁熱打鐵,我鼓勵學生模仿朗讀,獨立朗讀,反復朗讀。這樣,他們對情感的體驗會更加深刻,無形中對他們語感的養(yǎng)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我說,朗讀是體味情感、養(yǎng)成語感的敲門磚。
當然,學習語文、閱讀課文也離不開背誦。我一向主張,無論考卷上是否體現(xiàn),對于一些流傳至今的古詩文,一些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文或者段落,學生一定要多讀多背。只有這樣才更有助于傳承傳統(tǒng)文化,更有助于學習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語文閱讀指導之路是漫長的,也是坎坷的。但我定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時,我也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p>
參考文獻:
劉彩慧.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指導[N].發(fā)展報,2018-03-3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