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摘要】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給廣大語文教師提供了發(fā)展的機遇,同時也給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面對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以課堂教學引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升,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 教育理念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自主學習
一、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為指導,增強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
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教學目標落實的主渠道,教師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要善于把教學目標轉(zhuǎn)化成為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真正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在需求能夠有效生成學習目的,學習目的又不斷推動學生的行動,努力學習的現(xiàn)實行為又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心態(tài)?,F(xiàn)階段,多數(shù)高中生都錯誤地認為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不需要付出太多時間與精力,十多年積累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已經(jīng)足夠了,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非常嚴重的消極情緒。針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語文知識積累的不足與匱乏,讓學生從思想認識到語文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只有學生自身對語文知識學習有個明確的認識,才能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付諸行動,自主學習。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早在幾千年之前,興趣與愛好對學習活動的重要影響就被人們廣泛認知,學生只有對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詩經(jīng)》時,作者對“賦”“興”的定義簡潔而精準,如果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按課本上的注釋記憶,學生不但會感受到理解的困難,同時還會感受這樣的學習枯燥而乏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俗解雅”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古時候所謂的“賦”就是從多方面進行描寫的一種寫作方法,這樣能夠有效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教育的藝術在于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喜歡上你所教的知識,只有語文教師立足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才能使學生真正喜歡我們所教的知識,學生高中階段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消極心理才能慢慢消除,學生才能夠真正在學習活動開展的過程之中自主學習。
二、以語文課堂教學為引領,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教學目標的落實離不開課堂教學,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才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內(nèi)容只是語文教學的素材,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學習語文寫作方法的一些例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具備整體把握教材的業(yè)務能力,能夠從教材的典型課例中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例如,在教學莫泊桑的《項鏈》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這篇文章在國內(nèi)外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學生也非常樂于閱讀,基于學生對這篇課文學習熱情的高漲,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莫泊桑的《羊脂球》等其它著名的小說,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莫泊桑與契訶夫進行比較,讓學生討論兩位短篇小說大師在寫作風格上的異同,這樣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在學習中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找到樂趣、增強信心。語文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本,語文教學中對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把課外內(nèi)容引入課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注入活力,在極大豐富學生內(nèi)心世界的同時,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學習習慣。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生能夠運用豐富而深刻的語言進行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語文學科教學最終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生能夠正確而靈活地運用語言,能夠在作文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出有內(nèi)涵、有深意的文章,而學生寫好一篇作文的基礎在于學生對語言運用的能力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在此基礎之上,學生應該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學會思考,只有一個思想豐富、品德高尚的學生才能真正寫出好的文章。才能真正學好語文知識,用好語文知識?,F(xiàn)階段,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還比較薄弱,對于學生的作文教學也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與評價機制。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不斷反思與探索,嘗試作文教學中即注重規(guī)范與時效的訓練,同時也不能忽略基礎與思想的訓練,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應該以思考人生、評論社會現(xiàn)實等多方面入手,讓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寫出思想、寫出生活、寫出高度。
高中語文教學注重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能夠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能力的提高與知識的積累等方面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條件。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設置大量的觀察、討論、角色扮演等課堂學習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和能力。因此,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必須進行合理優(yōu)化,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真正把語文課堂打造成學生探索知識、提高能力的學習樂園,同時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