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信
摘 要 目的:對比分析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方案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可行性。方法:2015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9例,根據(jù)家屬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配合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經治療后,觀察組顱內血腫、水腫體積及神經功能較對照組均有一定優(yōu)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對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較好臨床治療效果,可在有效改善患者癥狀的同時,減少神經功能損傷,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可行性較高。
關鍵詞 依達拉奉;尼莫地平;高血壓腦出血
高血壓腦出血為臨床診療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的腦出血類型,患者發(fā)病后可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顱內組織血腫、水腫等癥狀,對患者生命具有嚴重威脅,故應在就診后及時對上述癥狀開展治療,降低患者死亡風險[1]。因此,為對比分析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方案對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可行性,實施本次臨床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15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9例,根據(jù)家屬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分為對照組35例和觀察組34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58 -73歲,平均(65.54±7.21)歲;病程1-5.5 h,平均(3.25±4.53)h。觀察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57 -76歲,平均(66.52±7.43);病程1-5h,平均(3.07±4.45)h。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經CT及臨床診斷后,均符合2014版《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中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指標[2]。(l)納入標準:家屬在知曉研究內容后選擇治療方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就診時已出現(xiàn)危象者;②有治療禁忌證者;③合并嚴重腎功能疾病者。
方法:(l)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控制血壓和顱內壓,止血、凝血及水電解質平衡治療。(2)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配合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①依達拉奉:取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經200 mL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治療14 d。②尼莫地平:先取尼莫地平注射液25 mg經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滴注,速度0.5μg/(kg·min),1次/d。待患者血壓下降后改為口服治療,30 - 60 mL/次,口服或經胃管用藥,3次/d。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臨床指標及不良反應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觀察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包處理分析,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示為P<0.05。
結 果
臨床指標對比:經治療后,觀察組顱內血腫、水腫體積及神經功能較對照組均具有一定優(yōu)勢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不良反應對比: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 論
顱內組織水腫及血腫是造成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病危的主要原因,故在實施治療時應通過對上述癥狀的有效治療,減少腦神經組織損傷,從而實現(xiàn)對患者的有效治療。
尼莫地平作為臨床中常用鈣離子拮抗劑,具有較強的脂溶性特點,故在進入人體后可對患者神經元細胞及腦血管起到直接治療作用,可通過對腦血管痙攣癥狀的緩解,促進腦血管中血流量,進而對腦血腫的吸收起到積極治療作用。而依達拉奉作為自由基清除劑類藥品中的一種,對于血腦屏障同樣具有
較強的穿透作用,進而可對患者腦組織內自由基進行有效清除,有效減少腦出血對腦神經造成的損傷[3,4]。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對高血壓腦出血具有較好臨床治療效果,可在有效改善患者癥狀的同時,減少神經功能損傷,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可行性較高。
參考文獻
[1]龔如燕.依達拉奉聯(lián)合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7,38(2):184-186.
[2]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6):435-444.
[3]武叔鵬.尼莫地平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4):52-53.
[4]陳謙學,丁大成,秦軍.尼莫地平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Meta分析[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4,41(4):33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