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秋
〔摘要〕作為一名班主任,常常會遇到各種不同個性的學生。常言道“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近十載的教育實踐讓我深深地懂得,師愛是一種責任,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門藝術。我們只有傾注深情的師愛,才能塑造一個個鮮活、健康的靈魂。
〔關鍵詞〕愛心;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2-0064-03
盡自己的一切能力去關愛和幫助每一位孩子,是我執(zhí)著的信念和夢想。從教生涯中我感觸最深的應該算是前年接任的班級中的小剛(化名),回顧對小剛兩年多的教育,點滴細微,歷歷在目……
小剛是個特殊孩子,自我封閉、行為古怪,他較難與別人交往,表達能力有些障礙,言語無節(jié)律、短促平淡,有時會尖叫、亂哼哼或自說自話。安靜的時候自己封閉起來,不愛搭理周圍的人;煩躁的時候會自己折磨自己,如抓自己的手、捶自己的胸口,嚷著“要毀滅人類、炸了地球”等。面對這位特別的學生,我內心充滿了困惑,但我不愿意放棄,查閱了大量有關特殊兒童的資料,并咨詢特教專家。我始終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要走近他的內心世界,用愛去溫暖他孤獨封閉的心靈。
開學第一天,我走進了教室,立刻就發(fā)現(xiàn)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單人單桌的一個孩子埋著頭在畫畫,時不時玩弄一下自己的手指和筆,完全不理會上課的鈴聲和我這個新來的老師。他的眼神是那么的茫然和孤獨,看著這恍如來自星星的孩子,那一刻,我的心頭涌起一陣心酸和痛惜。
醫(yī)學專家說,當孤獨癥兒童心中喜歡你的說話聲音,樂于同你一起玩,樂意接受你提出的要求,他們就會呈現(xiàn)平靜的面部表情,消除了膽怯的心理,這時孤獨癥兒童開始接納了訓練者。只有這種相互的接納產生了,對孤獨癥兒童的教育訓練才能邁出第一步。
我決定先去試探一下。我走到他身邊,叫了他一聲,他依然低著頭,似乎這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我又輕輕地叫了他一聲,指著他歪歪斜斜的塞得滿抽屜都是廢紙的桌子對他說:“小剛,把你的書桌擺整齊,整理一下好嗎?”他站了起來,反復地抖動著雙手,一臉局促和無助,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不知道……我沒辦法……我不喜歡上學……我要炸了地球……”我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微笑著說:“沒關系,來,老師和你一起把你的桌子擺整齊好嗎?”他依然抖動著雙手,說:“好吧?!焙⒆拥倪@一聲“好吧”給了我莫大的欣喜和信心,我感覺這孩子還有點愿意接納我。一起整理好了他的書桌,我回到了講臺,向全班同學表揚他:“我們的小剛同學多聽話、多乖呀,老師才走到他身邊,他就和老師一起把課桌整理得很整齊。你們看,現(xiàn)在他的小手放得多端正呀……”我暗示孩子們給他最熱烈的掌聲,我要努力地讓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關愛。我看到,他的手往課桌中間挪了挪,也抬起頭望了望我,目光中增添了一絲燦爛。我又趁機說:“小剛,你幫老師把后面的門關一下好嗎?”他抖著手遲疑了片刻,終于轉身把門掩上。第一節(jié)課很順利地上了下來,臨下課,我對全班同學說:“小剛,以后你負責幫老師開關后門和后面的風扇、電燈,好嗎?”沒想到他欣然地點了點頭。我在努力尋找任何可以讓他融入集體、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機會,也在努力嘗試以他接納我這個新老師為契機,開啟他那習慣于封閉起來的心。
接下去的幾天,我細細地觀察,時不時有意暗示或提醒他在恰當?shù)臅r候開關后門和風扇、電燈,并在全班大加贊賞地表揚他,慢慢地他也把這小任務當成了最快樂的事情,每次做完后就沖著我靦腆地笑笑。課間,我盡可能地留在教室,關注小剛的一舉一動,設法與他親近。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畫畫,書本、作業(yè)本畫得到處都是,有時還會在書桌上、墻壁上涂畫。于是,我開始從畫畫跟他交流,引導他說說自己喜歡畫什么東西,夸他的畫畫得真好。剛開始,他很不自在地總是抓著自己的手。我牽著他的小手把他帶到辦公室,對他說:“老師每天獎給你一些彩紙、畫紙和舊報紙,你在上面畫畫,不要在教室亂涂,好嗎?”他拿著紙一蹦一跳地走了,顯得特別高興。
之后,只要有機會,我就會不失時機地和他說說話,摸一摸他的頭,拍一拍他的肩膀,幫他整理整理校服或者紅領巾,牽一牽他臟兮兮的小手,擦一擦他汗津津、黏糊糊的小臉蛋,或是給他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個夸獎的大拇指……我用心地尋找、鼓勵他任何細微的進步,在孩子們面前表揚夸獎他,并動員全班同學一起來關愛他、幫助他。看到他椅子下丟的紙,我會指導他撿起來放進垃圾桶;當他做錯事的時候,我會把他牽到自己的身邊,耐心地引導他,讓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師愛是撞擊學生心靈的火花,師愛能使一個個凍僵的靈魂沐浴春風,我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滲透,讓自己的關愛化成涓涓細流,小心翼翼地去觸及這個孩子孤獨、封閉的心靈,緩解他焦慮煩躁的情緒。慢慢地,我看到他偶爾綻開了與其他孩子一樣天真的笑容,看到了他目光中閃動的光芒。
我深知對小剛的教育,家長的配合顯得更加重要。孩子的性格與癥狀,既有先天的原因,也跟父母以及家庭有著一定的關系。在與小剛媽媽的多次談話中,小剛媽媽經(jīng)常自責,說兒子的這些癥狀跟她一直的急性子、暴脾氣有很大的關系,看著兒子的狀況,她感到很心疼、很心急。在多次的接觸中,我也感覺到媽媽總是對他的期望值較高,總希望他能跟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地參加各種活動、完成各科的作業(yè)和學習任務,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到特殊的對待??墒悄赣H的心急和期望無形中也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壓力,當孩子無法達到一定的要求時,便會非常的自責和局促不安,繼而就會表現(xiàn)出難以自控的躁動和一些無節(jié)律的言語。例如考試,我給他足夠的時間讓他把自己樂意寫、會寫的題目寫完,以最寬的評分標準給他打了六十五分,他都會焦急地擔心媽媽不高興;放學后學生進行的大課間廣播操訓練,他哪怕心里很不樂意,煩躁地喊著“再做操我就要轉學”,卻還是堅持留下來訓練,就因為怕媽媽不高興……
盡管他父母一直強調他的智力完全正常,不是什么“自閉癥”或“孤獨癥”,而作為老師,我也從沒在孩子或家長面前提這些字眼,但是孩子的種種行為和舉動的表現(xiàn)確實有自閉癥、孤獨癥的傾向。觀察到他的這些狀態(tài),我更加密切地與小剛媽媽聯(lián)系,經(jīng)常通過面談、電話和家校通進行交流,安慰小剛媽媽別太心急,多安撫孩子的情緒,對一些學習上或活動方面的要求,盡量不要讓他感到壓力;說服她多渠道地咨詢一些相關醫(yī)學機構,尋找更好的辦法。我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孩子每天在學校的情緒變化和各方面的表現(xiàn),我總抽空和家長交流,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我都及時向家長反映,要求家長在家也及時表揚他、鼓勵他。我真誠地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理解他們,以誠摯的心和他們共同去關愛這個孩子,搭建好家校和諧溝通、共同教育的橋梁。
開學不久,小剛媽媽找到教室向我連聲道謝,她說一年多來從來沒看見他兒子這么開心地來上學,并且是第一次主動向媽媽提出要做作業(yè)。我感受到了一絲絲欣慰,也更加堅定用細心的呵護去溫暖孩子孤獨的心靈。
在孩子情緒比較穩(wěn)定的時候,我開始嘗試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鼓勵他起來讀一些容易的生字詞,回答最簡單的問題,哪怕是他遲疑了半天才結結巴巴地回答出來,我都豎起大拇指夸獎他,并給他發(fā)獎勵品。我耐心傾聽他的每一句話,用心關注他的喜怒憂愁,真心地動員和教育每一個孩子共同去關愛他,我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受到特別的優(yōu)待。他點點滴滴的進步牽動著我的心,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孩子不再帶著怪異的目光去看他,而是自然地與他交談、玩?;蚴侵鲃拥貛椭险n也基本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課間與同學出現(xiàn)矛盾時不再那么激動地自虐自殘。他還一次次地讓我欣喜:??t領巾佩戴得很整齊;缺了作業(yè)向我保證第二天補齊;寫錯了生字,答應馬上去改正;課堂上主動背誦課文,為小組奪得紅旗;走廊上他充滿稚氣和天真地向我問好;品德課上高高地舉起小手搶著為我捶背;在一次隊會活動的知識競賽中,他顯得特別的興奮,還舉手搶答了一個問題,盡管他的回答結結巴巴,卻讓我和孩子們?yōu)橹@喜,孩子們對他報以最真誠最熱烈的掌聲,并要求我獎勵他??粗偁N爛的笑容,我的雙眼閃動著欣慰的淚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深愛每個孩子,理解每一個孩子并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孩子的心靈,這是教育的藝術?!睂π偟某逃?,更讓我深感教師全方位的愛對于孩子幼小的心靈是多么的重要。
細微之處見真情!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師生間更多更大量的交往發(fā)生在極平凡、細瑣的接觸之中。近三個春秋,對小剛的教育是那么的瑣碎,或者說是那么的微乎其微,我也曾心煩過、困惑過,談不上什么最好的方法和經(jīng)驗,然而,對他的關懷,我沒有一天放棄過。我不愿放棄這個有些特殊的孩子,不放過每一個可以關愛他、促使他健康成長的契機,我數(shù)不清自己多少次日夜思索、悉心談話,數(shù)不清多少次用心安慰鼓勵過他……
“育人需大愛,潤物細無聲”,我甘愿化作無聲春雨,去滋潤孩子孤獨封閉的心靈;我甘愿做一朵愛的云彩,對教育癡心不改,為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絢麗的色彩;我更愿成為一名使者,時時為孩子們引路,播撒愛的雨露,呵護每一棵稚嫩的幼苗,呵護每一個鮮活的靈魂!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梅林小學,深圳,518049)
編輯/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