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開場,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虼?,語文教師有將學生帶入學習語文良好氛圍的責任,更有義務引導學生學好語文。如何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訴求,并引領(lǐ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呢?那就需要語文教師能有“學生的視野”,從中感悟?qū)W生的需求,并將自身的知識通過學生喜愛的方式進行交流,以此幫助學生學好語文。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反思
(一)缺失學生立場
語文教師研讀教材時,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展現(xiàn)方式,而后思考學生的吸收程度。而是不是符合學生需求呢?那每個學生的需求有什么不一樣呢?他們根本無暇顧及,或者說,從未進行過思考。這樣說吧,語文教師只是將學生放在他們教學創(chuàng)設的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從未考慮過他們的個性特征和需求,未將學生放在語文教學的主導地位。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只關(guān)注教學內(nèi)容推進得是否流暢,學生配合得是否默契,課堂氛圍是否熱烈。對于學生的不適宜的質(zhì)疑,要么不聞不問,要么嚴厲呵斥;對于課堂預設環(huán)節(jié)的生成,只管表面的繁華,無視學生的吸收。這樣的語文課堂,缺乏學生本位,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學生只是在迎合教師的預設,毫無興趣投入,根本無法從課堂中享受語文,體驗成功,僅僅只是“牽線木偶”罷了。這樣的語文課堂,肯定是低效的。
(二)教學過程“偽學生化”
現(xiàn)在很多語文課堂,只是表面上學生化,貌似尊重學生,是為了發(fā)展學生能力,事實上整個教學過程,僅僅是教師的“獨舞”,在課堂上大秀自己的“優(yōu)美舞姿”,學生僅僅是一旁配合舞蹈的綠葉罷了,這樣的課堂學生收獲甚少。比如,一些語文教師會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內(nèi)容,盡管這樣的課堂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毫無語言文字的收獲;一些教師表面尊重學生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實則還是教師本身的思路上前進,必須是按照教師所規(guī)定的標準做出回答。
(三)教學目標定位錯誤
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不容忽視,他們有著充分的潛力,只需教師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將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嘗試,必將收獲富足的果實。
不過,很多語文教師并不是這樣做的,他們僅僅是在將課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是將學習語文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比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小動物過冬》一文時,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教生字,并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小動物們的不同過冬方式,最后拓展介紹了其他一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僅僅是掌握這篇課文,而對于此類童話學習方法學生依然是毫無概念,毫無頭緒,更不要說學會閱讀,愛上閱讀,學以致用了!
還有一些語文教師喜歡創(chuàng)新和延伸,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知識的高度。不過,在文本解讀時,延伸到什么地步才算適宜?創(chuàng)新到什么高度才算合適?事實上一切延展的依據(jù)來源于學生的需求和成長,否則便是毫無意義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一)自由化的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需要自由化,不是將課堂完全交于學生,聽之任之,而是把學生擺在主導地位,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并給予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學生處于身心愉悅,輕松自如地狀態(tài)。
比如,筆者在執(zhí)教《詹天佑》一文時,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假如我們來給詹天佑設一副銅像,你們認為他的身邊應該安放一些什么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物件或者建筑呢?我們來試著想一想,說一說你的觀點。由于問題創(chuàng)設沒有局限性,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有的認為可以為詹天佑佩戴上鮮艷的紅領(lǐng)巾,感謝他的愛國之心;有的認為可以在他的四周畫上“人字”形線路,以此來紀念他的偉大貢獻;有的認為可以在他身邊雕塑一把椅子,讓與工人一起辛勤勞作的他可以偶爾小憩……
這樣的課堂,也只有通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才能有所想象,才能生成各種創(chuàng)造。學生們在這樣自由化的課堂中萌發(fā)出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科學化的語文教學
對于語文的界定,“科學”顯得似乎不太合理,而這正是語文教學不太明朗的原因之一。學習語文需要學會品悟,這并不是說語文就可以不精準,不需要“科學”。我們語文教師試想一下,為什么我們學習一個比喻句用了十幾年,卻在高考時還是無法寫好呢?這也正是因為語文教師在進行比喻句教學時的不夠精準。
所以我們語文教師應該讓語文教學科學化,在對學生盡心盡責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掘文本中真實的知識語言和情感,從而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之間最真實的對話,并儲備足夠的語文能量,學會鑒賞。比如,語文課文中有些在編者的刪改下,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有些還會造成一些誤讀。新教育研究中心干國祥對教材《草原》一文進行研讀時,被其第一段中所描繪的草原美景深深打動,卻無法理解其中“并不茫?!钡暮x。之后他便查閱老舍先生的原文的開頭。原文中比之多了“自幼就見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類的詞句。這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不太好的影響,使人怕到北邊去”。而這是這第一句貫穿了整個段落,也解讀了“并不茫?!钡降资呛我?。而教師在課堂解讀時,若是少了這一句,那么也僅僅是對草原美景泛泛其詞,對于”并不茫?!坝械慕處熣`讀,有的教師視而不見。
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將語文教學科學化,引領(lǐng)學生感悟真實的語文,真實的語言,真實的情感。
(三)游戲化的語文教學
很多教師通常會有這樣的感悟:這節(jié)課我上得怎么樣?是否完成了教學任務?所有的教學預設都處理好了嗎?有生成亮點嗎?事實上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是: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們學到了些什么?他們在語文課里感覺到吸收知識能量的幸福感嗎?他們快樂嗎?語文教師需要關(guān)注的不僅僅是學生們知識量的儲備,更應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語文素養(yǎng)。
而小學生僅僅是兒童,他們并不喜歡過于模式化的教學,他們更希望語文課堂是自由的,是快樂的。這時游戲化的語文教學便是語文教師的首選,可以引領(lǐng)學生在自由中生成感悟,在快樂中體驗生活,越發(fā)積極向上,越發(fā)生動活潑。
筆者在執(zhí)教《麋鹿》一文中,在與課文進行初次邂逅之后,便展示一張麋鹿圖,引導學生將自身知識儲備積極釋放。筆者采用了游戲的方式:學生充當導游,介紹本課的主角“麋鹿”,從“低配導游”到“標配導游”再到“高配導游”,由淺入深,逐步深入,中間還趣味性加入一些情景式對話,讓課堂氛圍異?;钴S,學生們興趣盎然。這樣一節(jié)課上下來,學生們熱情高漲,不僅輕松自如地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且還可以積極嘗試語言表達,真是一舉兩得。
(四)有用的語文教學
現(xiàn)行的語文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各種束縛,教師們對于課堂的創(chuàng)設越發(fā)缺乏生機,課堂內(nèi)容一成不變地灌輸生字詞,讀背課文,訓練習題,將學生的時間強行占滿。這樣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思維固化,能力無法提升,更是提不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當然,字詞的學習,課文的背誦也是學習語文不可或缺的。不過,我們語文教師是不是可以變換一下教學的方式,從學生立場出發(fā),并采用學生所喜愛的方式,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來學習呢?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定會更容易接納,也更容易生成。
筆者在執(zhí)教《恐龍》一文時,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進入課堂就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你最喜歡哪一種恐龍呢?
學生1:我最喜歡雷龍,因為它是個龐然大物……我喜歡這樣威猛的雷龍。
師:讀得非常好,并準確地說出了雷龍的所有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比較一下以下兩個句子:1.雷龍真是龐大,它有著很重的身體,每次踏下去都會發(fā)出一聲轟響;2.雷龍是個龐然大物,它的身體比六頭大象還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發(fā)出一聲轟響,好似雷鳴一般。你們認為哪一句表達得更好呢?
學生2:當然是第二句了,因為第二句中將它與大象作比較。大象對于我們來說已經(jīng)是重量級了,它居然超過了六頭大象的重量,稱它為“龐然大物”,那顯然再合適不過了。
師:說得真棒……
筆者借助于問題情境,并在朗讀、思考、討論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將本文的教學重點一一擊破,不僅讓學生掌握了恐龍知識,還將基本的說明方法自然地穿插講解,實現(xiàn)了完美的無縫對接。因此,有用的語文教學課堂就是不僅將課文內(nèi)容深入講解,還引導學生感悟文本中的情感和了解文本中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許純林.學習興趣要激發(fā),更要保持[J].人民教育,2011(9):48-49.
[2]王祥連.閱讀課要有“閱讀味”[J].小學語文,2011(5):6-7.
[3]黃霞.“818”那些被改編的文字:行走在“作者文本”與“編者文本”間的語文課程資源意識[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1(7):25-27.
[4]陸彩萍.適時、適度:讓課堂練筆走向“有效”[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2011(7):40-41.
何書鋒,江蘇省新沂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