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捷
課堂是引領孩子走向智慧的主陣地。如果孩子的思維在課堂上處于“沉睡”狀態(tài),可以想象,后果是不堪設想的。那么,如何營造“小幸?!闭Z文課堂氛圍呢?
巧妙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對課堂充滿熱情和期待,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動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或角色表演,走進文本,或借助多媒體,烘托氣氛,或語言感染,營造情境,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氛圍。
在拼音的學習中,單純以課文插圖教學拼音知識,容易產(chǎn)生單調(diào)、無味的課堂氛圍。插圖只是一個情境創(chuàng)設的“雛形”,我們要不斷豐富情境,小朋友的興趣才會越來越濃。如在漢語拼音《 an en in un 》一課中,課文的插圖是一家人在看電視,電視機里是天安門。教學時,可以以此為線索,引入情境。
【教學片段(看圖,引入情境)】
師:(出示課文插圖)這一家人在干什么呢?電視上是哪個地方? 讓我們一起來坐著高鐵去北京天安門。(出示高鐵圖片)
(學“an ”,進入情境)
師:天安門中有一個字,就是讀ān。學習“ān”。
(學“en”,繼續(xù)情境)
(過渡:出示圖片,摁一下遙控器。引出“en”的學習以及四聲學習)
師:我來摁一下遙控器。啊,屏幕上發(fā)生變化了。(出示第三幅圖)一個小姑娘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天安門,天色已經(jīng)晚了,但此刻的天安門很漂亮。小女孩說:“天安門真漂亮!”媽媽說:“的確很美!”爸爸說:“我們能過上幸福的日子,我十分感恩!”我剛才說的句子里有一個字發(fā)的是en的音,你知道是哪個嗎?”
(學“in”,深入情境)
(由課文插圖中的飲料,引入“in”的學習)
師:(出示5張圖)剛剛看了那么多圖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出示“印象”,學習“ì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ìn”)
上述片段教學中,借助插圖、情境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觀察、表達、想象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孩子整節(jié)課都處在完整、輕松的生活情境中,這樣的課堂教學具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張力,生命成長的活力,精神家園般的親和力。作為一名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和發(fā)展,從而使語文課堂充滿幸福感。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如果教師經(jīng)常用贊賞的語氣和學生交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大力表揚學生,學生就能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
課堂上筆者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的聲音太好聽了!”“老師特別喜歡你的想法!”;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贊揚的對象不應只是小部分群體,而要盡可能面向全體學生。我們對后進生,要善于抓住他課堂上的點滴成功適時表揚。比如在訓練朗讀時,我們面對一些朗讀比較差的同學可以這樣評價:“你今天朗讀課文的聲音很洪亮,比昨天進步多了。如果能將你的感情投入進去,那你的進步將是更大的了!” 我們也可以把最簡單的問題留給后進生,然后說:“某某同學今天開始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而且答案很正確,我們掌聲鼓勵他!”每節(jié)課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們的學習就更加積極主動了。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內(nèi)容時,應盡量讓學生的成功多于失敗。
有了贊賞這一“添加劑”,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在此過程中,每一個兒童將會被重視,獲得安全感,被他人認可,收獲屬于自己的微小幸福。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眱和鄤邮植僮饔欣诖龠M智力的發(fā)展。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設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生幸福資源,使他們在參與中學以致用。動手操作的過程,手腦并用,各個感官得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動手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興趣去探尋,用自己的情感去熱愛語文學習,自由表達閱讀感受,樂于分享學習成果,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精神素養(yǎng)比翼雙飛。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剪報活動,讓學生將報紙上好的文章、知識、語句、段落等剪下來,做成剪貼報。這樣,既強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又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課,學生樂在其中,學習熱情高漲。
于漪老師認為:課的開始,好比歌唱家定調(diào),提琴家定弦。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歌唱或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調(diào)。于老師的開講,總是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對象、不同的課文或設置懸念,或激發(fā)感情,或展現(xiàn)意境……這樣,一堂課從一開始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將學生從課間活動中調(diào)整到學習狀態(tài),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前期鋪墊。例如孫雙金老師教學《敕勒歌》,二年級的學生剛剛上課就被這位素未謀面的老師吸引住了。
孫:小朋友們好,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的微信名?
孫:哈!我告訴你們,我姓孫?我的微信名和我的姓有關,猜猜看,是什么?
生1:孫悟空!
生2:孫老師!
生3:齊天大圣!
孫:(豎起大拇指)你太厲害了!我的微信名被他猜中了!(孩子們自發(fā)的鼓掌?。R天大圣可是本領很大的,他有什么本領?
生:他會翻筋斗云,可以翻十萬八千里遠。
孫:老師沒他那么厲害,不過我也可以帶你們?nèi)ズ苓h的地方,瞧——(出示草原圖片,播放音樂)
生:大草原!
孫:今天老師要帶孩子們一起去領略蒙古草原的風光,學習《敕勒歌》!
孫雙金利用課前與孩子們溝通談話,很快地拉近了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創(chuàng)造出幸福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通過和學生一同唱歌、背詩、做游戲等方式,尋找所學課文與這些話題的契合點,為新授課作情感鋪墊。
“小幸?!闭Z文課堂重在師生情感的溝通、交流、分享,在課堂中體驗生命幸福成長的滋味。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感興趣,將“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
作者簡介:江蘇省溧陽市第二實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