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檸
習讀了馮承輝所著的《印學管見》,感觸如下。
文中,馮承輝在開篇先簡單闡述了一下印學的簡單常識。并且提出了一個自己鮮明的審美觀點,”至若鐘鼎、葫蘆等印及假借物印形,如“人”刻一人之類,尤乖大雅,比之自鄶無譏?!薄庇∮兄彀?,法天地也。故文曰陰陽。古人制印之始,先有陰文,后有陽文,其后遂有陰陽各半者,有陰陽相間者,有一字陰而三字陽者,有一字陽而三字陰者。總之,此種始于六朝居多?!瘪T承輝在這一段介紹說,印章有朱白文兩種,也稱陰文陽文。并且闡明了陰文印和陽文印出現(xiàn)的時期先后順序,甚至還有陰陽文相間的印章,并且介紹了陰陽印章大體的形式章法以及首先出現(xiàn)這種印章的時代。
后馮承輝提出了印章設計需要注意的很重要的一點,篆法問題,他說:”大小篆不可兼用,每刻純用大篆亦非正則,若以古篆之筆法用之于小篆,如《石鼓》、《嶧山》最為古樸,故相印之法,先觀其結字,然后觀其刀法?!?因此篆法取法一定要有法度,大篆和小篆不能混用,可以從《石鼓文》,《嶧山碑》字帖中參考古篆其古樸的篆法風格。并且,在今后的欣賞一方印時,要先去注意觀察它的篆法結字的風格特點,然后再去欣賞觀察它的用刀。馮先生說到這里,便提及了篆刻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篆刻的刀法。
“操刀宜直不宜橫,橫則嫩而無神。落刀欲其重,如畫家所謂“金剛杵”,書家所謂“折釵股”、“屋漏痕”?!边@里,馮承輝提到刻刀操刀的方法,運刀的角度應該更豎直一些,不能太過橫向,角度太過橫向會顯得整個線條柔弱無神。并且提到,下刀應該重一些,就像是畫家提出的金剛杵,就像是書家提出的筆畫要像折釵股,屋漏痕,挺拔有力。故而當我們把刻刀的角度比較豎直一些,出來的線條就感覺比較筆挺有力,十分勁道。但如果刀鋒較偏,線條確實感覺就像一根面條一樣,缺乏神采。“運刀欲其活,自起自落若絕不留心者,其實不留心之處,正是精神團結之處。有出入,有肥瘦,有高低,似促非促,似疏非疏,乃為無上乘?!毕乱痪?,馮先生把刀法更往深處講一層,講到了運刀的靈活,還提出了細節(jié)問題。越是那種看起來感覺簡單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之處,就往往是這方印章成功與否的關鍵之處。在這一點,我認為,一方印,在那些接筆轉角處較容易出現(xiàn)工整做作的地方,把它處理的自然,甚至達到渾然天成的程度,特別能體現(xiàn)這方印的神采。一方印,要做到有變化,筆畫,空間,結構,這些都是整方印章靈活的要素。藝術感,從來就不是規(guī)則的,是無規(guī)律的,我們所追尋的藝術,正是從這些不規(guī)則無規(guī)律中尋求一種和諧。這種和諧,乍一看以為規(guī)規(guī)矩矩,仔細觀察卻又發(fā)現(xiàn)變化萬千,生動有趣,是刻意為之的一種渾然天成,也是渾然天成的刻意為之。
“凡一印到手,不可即鐫,須凝思細想,若何結字,若何運筆,然后用周身精神砉然奏刀,如風雨驟至,有不可遏之概,其印必妙??坛珊螅g有不飽滿處,或潤一二筆,不可多潤,多潤則無天然之妙?!边@一段全文的精華之處,當我們開始刻一方印章的時候,在鐫刻之前,要先仔細觀察,屏氣凝神認真思慮,如何去結字,如何去運筆走勢,然后全身精力集中,下刀鐫刻,一氣呵成,如同風雨驟至,不可逆轉。等刻成以后,中間如果有不到位,不飽滿的地方,可以再潤色幾刀,但是不能太過修整,過于修整會使整個印缺少天然感。缺少天然感就相當于缺少了藝術感,趨于工藝化。
馮承輝認為古樸與風秀,整齊與疏落,鋒芒與光潔,曲與直這幾個方面矛盾,在刻印的過程中,要追求風麗俊秀和古樸滄桑的和諧統(tǒng)一,在整齊與疏落中也要達到一種和諧狀態(tài),在光潔的線條中也能自然流露出些許鋒芒,特別是筆畫的曲直問題,是篆刻藝術與書法藝術相通融的一點要義,曲中有直,直中帶曲,使得整個線條擁有了筋骨,像紫藤蘿盤區(qū)的枝干,蒼勁有力。
“印有虛實相生之法,實者虛之,如“趙寧長”、“張野”、“臣衛(wèi)臈”等印是也。虛者實之,如“參軍都尉”,借彼字之有馀,補此字之不足是也;“牙門將”、“弋陽郡丞”等印,借彼字之闊,補此字之狹是也?!边@里,有提到印稿設計的虛實相生,并且舉例。虛實相生,簡單來闡述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空間布置,舒朗與緊密的補足對比,由此求得整體空間構圖的和諧統(tǒng)一。
下面這一段呢,又提到了朱白文的界格問題,沒有多述,一筆帶過。“今人刻白文留一自然邊者,其法始于漢“吳安”、“衛(wèi)安成”、“駱建”諸印。致若陰文劃邊及中有界道者,此類甚伙,可不必言?!?/p>
“漢“繡衣執(zhí)法大夫”一印,“夫”字與“大”字篆文相近,故于“大”字下只作二點,以當“夫”字。后人變本加厲,四面假借偏旁,數(shù)字湊如一字,但見點而已,尚何成印耶?”這一部分,馮先生嚴厲批評了“夫”與“大”的篆文變法問題,批評后人不合規(guī)矩變本加厲更改字形,“尚何成印耶?”這是馮先生的質問。
馮先生認為i,元朱文應該瘦,結字別有一種超然獨特之概。徐大漁莊說:“一些起手處,應該額外刻寬,留長一條線,然后切離,斬釘截鐵,沒有柔軟的姿態(tài)才好?!陛x對:元朱篆文為《說文》外,二人筆跡也可以引用,如果另外樣文字,不應該羼進入??桃欢绱笾煳挠。褂玫母鼮榈皿w,四角以方為妙,不該刊圓。凡是刻印必須從元朱文入手,元朱文既工,然后漢印也工,不可廢棄的。
最后一段,也算是總結了一下自己前面的說法,他說:自秦、漢以來印,中間空缺千年,至元我、趙諸位施展說,到明而大盛。第二個人的打開他的祖先的,斷推文國博,印的平和中正,筆筆中先鋒,雖然不必拘泥于學習漢,而從得到漢人宗旨。繼國家廣泛而起的人有什么雪捕魚。雪漁朱文純學元人,白文得疏密參差的表達,他別有一種曲折盤旋的,于是他病了。同時工程元朱文的,吳也步最為,在結字穩(wěn)適,另外在雪上捕魚的。到朱修能是一個變化形式、什么樣的學習,效法秦漢,參照《天發(fā)神讖碑》的方法,洵后來的勁了。至于為什么不違背的變化從心,筆意古雅,蘇你傳達的真理布滿,操縱自如,汪尹子的精神舒暢安適,風度莊重,說美的樸茂渾厚,規(guī)矩法度前面的人,雖然亞在文、什么,也是一個時間的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