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松
【摘? ? 要】初中物理雖然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主要考察生活中常見的、經(jīng)典基礎的物理知識,但因其開課時間有限,學生接受能力有限、學科本身具備一定的抽象性等諸多原因,成為了許多學生頭疼的一門學科。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物理教學課堂,僅僅是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完備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夠的,教師要引入新的教學模式,更要注意結(jié)合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案例。
【關(guān)鍵詞】初中物理? 實際案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07
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應該包含以下五個因素:理論基礎、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xiàn)條件和評價,本文粗略分析如何在實際的物理教學案例中引入新的物理教學模式,也將從以上五個方面展開介紹。
一、情景導學引入理論基礎
理論基礎就是教師的教學模式所依據(jù)的理論或者思想,也就是教師需要教授的初中物理知識,以及教師目前使用的教學理論或者教學思想。教師需要充分掌握初中物理教學的理論基礎,才能將初中物理知識更好的教授給學生。理論基礎雖然不是固定不變的,但也是需要教師長時間積累的,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情景導學的方式,完善自己引入理論基礎的教學模式。
初中物理教師的情景導學方式有很多種,需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情況來具體選擇怎樣的情景導學引入方法。例如在學習以二力平衡條件為基礎原理的滑動摩擦力的相關(guān)實驗時,教師完全可以采取實驗導入的情景導學方法。教師用實驗導入課程基礎知識的方法也有多種,不管是利用視頻軟件給學生播放自己精心準備的滑動摩擦力的相關(guān)實驗視頻;還是直接使用相應的實驗工具,在教室內(nèi)進行物理實驗展示給學生看;或者是將實驗步驟簡單介紹給學生后,帶領(lǐng)學生到實驗室里親自完成相應的實驗操作,感受二力平衡的條件,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甚至教師還可以在條件充分的情況下,將這三者充分結(jié)合。恰當?shù)膶嶒瀸W方式,讓學生在充分了解實驗原理、獲取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實驗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教師再展開教學,講解相應的物理知識,會讓學生對相應的實驗知識了解的更深刻,對相應的物理知識記憶的更扎實,對實驗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徹,讓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教師完全可以采用生活情境導入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開展物理學習。眾所周知,初中的物理知識雖然對不少學生來說非常難學,但基本都是基礎性的知識,并沒有多么的高深,學生只要找對學習方式,確定好自己的學習目標,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一定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學習結(jié)果。更何況初中的物理知識大多都是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的,教師采取生活情景導學的教學模式也非常貼切。
二、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
教師不僅要明確自己的短期目標,還要明確自己的長期目標,教師不僅要明確自己教學目標的具體任務,還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時間。一個沒有時間規(guī)劃的教學目標,是一個不完整的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同樣是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將物理教學案例和教學模式深度融合,教學目標的明確制定不可忽視。明確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一節(jié)課、一周等較短時期的教學目標,還要包括一個學段,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考慮,這節(jié)課教的知識是多少?一個月要將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怎樣的情況?該學期的教學任務何時完成……總的來說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一樣重要。
三、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教師教學模式的實現(xiàn)條件非常多樣,它具體是指能使教學模式發(fā)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和各種因素,教師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來不斷完備自己的實現(xiàn)新的教學模式的條件,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教學環(huán)境。要想將新的教學模式融合進教學課堂,還需要教師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案例,完備自己的實現(xiàn)條件。比如說,教師在向?qū)W生講解牛頓定律時,這是物理學的基礎性規(guī)律,教師可以先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設備,充分講解牛頓定律的發(fā)現(xiàn)歷史、發(fā)展歷程、今天的發(fā)展結(jié)果、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等內(nèi)容;然后,教師利用學校提供的信息技術(shù)設備,全方位向?qū)W生展現(xiàn)牛頓定律;最后,教師需要向?qū)W生展示有關(guān)牛頓定律的著名實驗,不管是實驗室展示,還是視頻展示,教師要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條件的完備是必需的。
四、完善教學模式實施條件
不同的教師會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案例引入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每一種被實際應用于教學環(huán)境的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邏輯步驟和自己的教學操作程序,教學情況不同,參考的案例不同,具體的操作程序也不同。教學操作程序規(guī)定了教師和學生在具體課堂上的具體操作,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應該在多少時間內(nèi)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等等。例如,在講解初中物理光學中光的折射原理時,要求有教師自己的操作程序。教師是先講解還是讓學生先自主研究?教師是先指導學生學習原理再做實驗,還是先完成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推出原理?教師要不要給學生規(guī)劃實驗課,這個原理是否需要學生投入實驗課的時間?具體的案例有自己的情況,教師也需要執(zhí)行不同的操作程序,將教學模式和具體案例深度融合。
五、建構(gòu)起完備的評價機制
教師要完成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案例的深度融合,需要參考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新的教學模式的重要一環(huán),評價是對教師教學情況的反饋,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回答,教師需要通過評價來獲得自己教學情況的反饋,明確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結(jié)果。教師需要獲取的教學評價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例如,物理教師在教授完杠桿原理后,需要了解學生對自己課堂的評價。一般來說,學生評價的高低對應著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對教師教授的杠桿原理課堂評價較高,一般來說學生最后也會呈現(xiàn)出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認為教師在講授杠桿原理知識時,對知識的講解不夠透徹,對具體實例的講解不到位,教師的課堂不夠吸引人太死板,那么學生對教師物理課堂的總體評價就不可能很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
總而言之,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并不容易,教師任重道遠,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當然,本文中涉及到的具體教學案例和實際教學方法也不過是物理教師們實際教學中的一小部分,僅供各位教師參考。初中物理教師要深入探究在課堂的實際案例中如何引入新的教學模式,還是要根據(jù)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教學情況,不斷考察后再具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