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姝漫
【摘? ? 要】為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必須拋棄原本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開發(fā)全新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作為新型教學方法的合作學習值得廣大教師的運用,因為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十分有意義。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合作學習的運用。接下來,我將根據自己的見解,談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 高中地理? 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65
地理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們很有必要把這門學科學好。學生學好高中地理就是為以后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鋪墊道路,為了擁有一個明媚的未來而努力。合作學習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方法,現在很多學校教師對這種方法并不感到陌生,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高中地理教學和合作學習的特點,闡述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高中地理在初中地理的基礎上加大了難度和廣度,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經常一個人苦苦思考而得不到正確的結論。合作學習更加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因為合作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好的解決難題。地理雖然是文科所學習的內容,但是更偏向于理科思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歸納總結的能力和邏輯推理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獲得。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改革原有的以教師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上的主體作用,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把自己的學習經驗同合作伙伴交流學習。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通過討論學習別人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拋棄錯誤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也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喜歡上地理的學習。在學生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感到厭倦時,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通常沒有很高的課堂參與度,只在回答問題時有參與課堂的權利。而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學生更多的參與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
在高中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合作通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小組人數不宜多于8人,不宜少于4人。多于8人則不方便交流討論,少于4人則不方便廣納意見。因此在建立小組合作學習時,人數應當在4到8人當中為最佳,也可根據班級人數適當增加或減少人數。高中課堂不比初中小學課堂,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應當給予高中生自由的討論環(huán)境。在進行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建,不必強行規(guī)定由哪些成員構成。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和小組同學討論思考學習問題,充分投入到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組建最適合班級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合作學習幫助每一個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
三、合作學習的方法
小組成員相互交流是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方法。和個人自主學習相比,合作學習需要學生和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讓學生們的思維進行碰撞才能擦出更為睿智和優(yōu)秀的火花。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在開始合作學習之前,強調交流的作用,選出一名組長組織交流并整理交流得出的結果。所謂一千個讀者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問題不同的學生的思考角度也不盡相同,正是由于這些不同的看法才讓學生們能夠通過討論得到最優(yōu)秀的結論。對于同一個問題學生們會產生不同的意見,以此來拓展解決問題的思維,梳理不同的思考邏輯,并且完善自己的認知。在交流的過程中,值得教師注意的是要善于觀察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fā)現學生們存在的問題。
四、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合作學習是怎樣具體運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去的呢?以學習各個地區(qū)不同氣候類型為例,教師在前堂課程結束布置預習時,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教材上的一些問題。學生為解決這些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最后每個小組總結得出一個結論,第二天上課之前每個組的代表進行答案闡述。除了給學生留下一些問題,教師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匯總能力,教師以簡單的表格規(guī)劃出從植被、氣候變化、氣溫、氣壓變化等不同方面讓學生進行填寫。由于這樣的任務一個人完成需要大量時間,小組成員可以進行分工,讓學生們相互協(xié)作完成任務。同時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脫離教材交流討論,通過學生們之間的討論加深對課本的識記。合作學習有特別多的優(yōu)點,比如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知識的獲取并不局限于課堂教師教學和書本之中。合作學習也能讓學生學會采納別人的意見,從多方面思考解決問題。
五、鼓勵學生參與合作學習
進行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的積極鼓勵,學生只有在得到教師的鼓勵后才會變得更加有信心。所以,要讓合作學習更好的運用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去,教師必須要學會給予學生正確的鼓勵。比如小組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教師應該適當對學生的合作成果做出一定的評價。對于回答正確率比較高的小組,教師提出一些積極的表揚或者獎勵,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肯定。對正確率稍微低一些的小組,教師要學會委婉的進行指正,同時也以鼓勵為主。不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在評價中應當以鼓勵為主,是提升學生對合作學習產生興趣的重要方法。除了教師的評價,同時也應該鼓勵學生在組內互相評價,同學之間的互相評價能夠讓學生完善自己的答案,提高學生的自信和對合作學習的認知。同學相互評價鼓勵也有利于促進團隊合作,讓學生們在合作學習中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合作學習不僅能調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習興趣,也能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學習地理知識。觀察發(fā)現,合作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還需進一步提升,希望在廣大教育者和學習者的配合之下,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會越來越好。希望學生們能夠在合作學習中找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努力提升自己的地理成績,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黃麗玲,王月,凌麗媛.高中地理小組合作教學案例分析[J].廣西教育,2016(46):83-85.
[2]舒建秋.高中地理“1+2+1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