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英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隨之發(fā)生了眾多具有改革和創(chuàng)新意義上的巨大轉變。其中校園文化建設也逐漸受到各大高校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了當下多數院校為落實素質教育理念而實行的優(yōu)秀文化形式。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是建設文明校園、和諧校園,以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從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必要性以及構建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具體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初中階段? 校園音樂文化建設 有效策略
前言
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初中院校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教學舉措。通過構建優(yōu)秀的校園音樂文化氛圍,不僅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陶冶道德情操,而且還能夠營造出和諧、愉悅的校園氛圍,促使學生能夠以音樂為載體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一、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理念,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中的地位也在逐漸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多樣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的興起,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為學生營造一個文明和諧和積極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是以音樂為載體的文化形式,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校園文化建設的單一性,而且也樹立了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的觀念。通過開展多元音樂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積極性,而且也有助于學生接觸到不同種類的音樂文化,從而拓展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增加學生的藝術審美趣味,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品味和音樂修養(yǎng),對于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也能夠起到積極的正向促進作用。所以說,開展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構建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有效策略
1、營造音樂課堂氛圍,加強學生的多元音樂文化熏陶
校園作為初中生在青春期階段最主要的學習和成長的場所,對于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yǎng)和精神文明建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生活,還要注重利用校園音樂文化建設來有效提升對于學生精神文明和審美趣味等方面的陶冶和熏陶。對于初中校園文化建設來說主要的場所就是音樂課堂教學,所以初中音樂教師要明確校園音樂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包含有民樂戲曲、紅色經典、中西雅樂和流行音樂四大部分。初中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實踐時,要善于將這四大類音樂文化巧妙的滲透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積極和多元豐富的音樂課堂氛圍,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多元文化熏陶,要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音樂文化所散發(fā)的獨特魅力。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紅色經典音樂主題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能夠從視頻影像中深入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結合音樂受到紅色精神的感染。
2、發(fā)揮第二課堂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音樂藝術審美修養(yǎng)
由于信息化時代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這也為現(xiàn)代化的教育事業(yè)提供了許多嶄新的發(fā)展機遇。正如多樣化的第二課堂教學形式的興起也為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為初中音樂課程相比于其他課程來說,其課程時數與教學比重要相對來說較少,所以初中生僅僅依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很難有效提升自身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這也不利于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而第二課堂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要更為生動靈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這也為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所以,初中音樂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第二音樂課堂的優(yōu)勢,比如可以引入微課、翻轉課堂以及引導學生瀏覽優(yōu)質音樂網站等第二課堂的渠道,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拓寬學生的音樂眼界,促使學生能夠通過第二課堂領略到不同類型音樂文化的別樣魅力。
3、拓展校園音樂資源,實現(xiàn)多元音樂文化的有效滲透
要想構建高質量和高水準的初中校園音樂文化,還需要將多元化的音樂巧妙的滲透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進而建立起系統(tǒng)化的校園音樂文化體系。這就要求教師或者是學校相關領導要懂得拓展校園音樂文化資源,充分發(fā)掘音樂課堂以外的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渠道,從而實現(xiàn)多元音樂文化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有效滲透。比如,可以利用校園廣播站以及開展校園歌手大賽等活動來實現(xiàn)多元音樂文化的滲透。校園廣播站作為學生每日必備的信息來源,可以借助校園廣播站來為學生設置多樣化的音樂文化活動形式。例如,可以根據傳統(tǒng)節(jié)日或者是紅色紀念日以及母親節(jié)等這類具有一定特殊意義的日期,來利用校園廣播站的課余播放時間為學生傳設音樂主題氛圍,從而加深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意識以及愛護父母、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還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傳統(tǒng)戲曲、民樂以及中西雅樂還有流行音樂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趣味。
綜上所述,校園音樂文化建設對于有效提升初中教學的整體素質教育水平,以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初中校方和教師要充分明確初中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通過營造校園音樂氛圍和發(fā)揮第二課堂優(yōu)勢,以及積極拓展校園音樂文化資源,從而實現(xiàn)多元文化的有效滲透,促使學生能夠達到陶冶情操和愉悅身心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惠強.淺談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16+18.
[2]劉麗丹.論校園音樂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黃河之聲,2017(0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