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紅
【摘要】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校是承擔著教書育人之地,最大的任務就是教書育入,教師則是滲透德育教育理念的啟發(fā)者。而德育工作作為首要工作是展開素質(zhì)教育的根本。為此,筆者結合實踐經(jīng)驗,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全面貫徹并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fā)展。那么根據(jù)我們這些年的教學實驗,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問題,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德育滲透;教學方法
從古至今,在教育事業(yè)當中德育都是所有基礎教學的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身為教師在言傳身教的時候要遵循品德形成規(guī)律,通過在校內(nèi)及在校外展開各種不同的有效教學方式,從而推動學生能更加有效地學習到知識,得到更高尚的品德熏陶。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在個人品德、意志、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形成雛形的重要時期。因此,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對待英語的興趣和技能,需要通過更加合理的小學英語教學方式將學科理論與德育相互融合在一起,合理的科學教學還能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同時拓展學生的個人情操,發(fā)展學生的獨特個性。
一、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德育方式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目前小學階段作為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雛形時期,周圍的環(huán)境因素對學生以后的道德行為會產(chǎn)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學生會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而受到出不同的程度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父母及社會的行為舉止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時候的言行舉止、情緒表達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及行為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師平時的課內(nèi)課外生活更應該注重言談舉止的表現(xiàn)、舉止文明言行表達積極向上,都要修養(yǎng)到不愧為人師表的地步。
其次,去掉分別心。作為教師而言,對待學生應該要做到?jīng)]有層級之分、不應以成績論高低,不應該有不同的分類,都要一視同仁給予無微不至的愛護及關懷。即使有的學生外表不討人喜歡、服裝破舊、家境貧窮,但為人師表是應該尊重他們一視同仁。英語課堂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真情交流、品德的塑造、社會性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應該僅僅只是語言知識的傳承,培育的不應該是一個書呆子,而是一個思維活躍、品德端正的學子,課堂上師生一起共同創(chuàng)造精神生活的活動。只有相互尊重學生的人格,并建立相互平等及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在煩躁的學習中得到寬松、融洽、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才能得到更好的德育發(fā)展,品德性格才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二、注重教材情感內(nèi)容培養(yǎng)的德育方式
首先,課堂上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情感互動表達過程。“滲透關愛”式的英語教學行為實際上也是對師生的人格情感培養(yǎng)具有不可忽視的改變。從目前學校使用的PEP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來看,無處不在的德育素材可以作為學生情感培養(yǎng)發(fā)展使用。例如,從“Good morning! Hello, how are you?I am fine, thank you.And you?”等這些普通而又基礎的見面式打招呼,毫無疑問是在教育小學生如何去學會關心他人。教育學生學會互相幫助的有:“Help each other?!蓖瑢W生病了,告訴學生如何去關心的有:“I'm sorry to hear that.I hope you are getting better soon.”教導學生在妨礙到別人時要學會說:“Excuse me?!闭埱髣e人幫忙時要客氣地說:“Canyou/ Could you /May I…,please.”活教活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不僅可以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德育,同時還能加強學生掌握知識,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其次,通過深刻的將英語教材的實用日常用語教授學生,這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有助于德育的開展。例如,問路教材教學中,學生可以扮演行人,向老師進行問話,使用禮貌用語交流“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where is the railway station?”通過角色扮演活動能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印象,同時也讓學生“親身”體驗有關單詞語句的正確使用方式。因此,英語教學與德育教育實現(xiàn)了有效融合;此外,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當我們犯錯時要學會說“sorry”;見面或道別時學會問候、道別:Hello、Bye等等,通過頻繁使用日常生活的平常用語,能營造出濃郁的英語學習生活氛圍,并且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影響,提升學生人格德育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另外,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都對學習熱情、積極性,我們在動植物講授教材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使用使用美麗的風景圖或者可愛的動物圖像,同時筆者也會對學生說:“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多么的美麗,我們身邊的小動物是多么的可愛,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愛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痹谥v“Where are you from?”時,筆者會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I’m from China.I love China.I am Chinese?!边@樣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心。
三、注重學科文化風俗特色及文化意識的德育方式
首先,不同地區(qū)、國家之間存在各種別具一格文化風俗特色,而文化意識作為一個學生不可或缺的德育素養(yǎng)之一。教師利用教材內(nèi)容,因材施教可以通過詞匯的教學、日用語習慣、各地節(jié)日風俗、各地風土人情等向?qū)W生進行語言教學文化滲透,從而使學生通過學習初步養(yǎng)成相關的文化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各種知識的領悟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顏色教學了解一些國家的風俗文化;通過使用“Good moming.How are you? Thank you! Sorry!”等表示問候、禮貌的日常用語的教學和使用,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培養(yǎng)出文明交流的行為習慣;通過舉辦本土文化節(jié)日及一些典型性的西方文化節(jié)日游藝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本土及各國節(jié)日風情和文化習俗,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其次,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常對小學生灌輸愛國等思想教育,作為英語教師,既要從理論上對學生加強教育,也要結合行動,讓學生明白如何做才算是愛祖國,在教學中滲透愛國理念,比方說,教育學生熱愛國家、熱愛家鄉(xiāng),告誡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此外,學校也要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有條件的可以建立文化長廊,讓校園里的一草一木都成為教育學生的陣地,使小學生都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進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
再者,注重英語教材中的很多名言警句以及名人勵志故事等,這些事例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資源。因此,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吃透教材、深化理解,讓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對教材的理解當中,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以及人生態(tài)度。
四、注重潛移默化的德育方式
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無論是言談舉止還是思維觀念的形成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實行滲透德育時,不可急功近利,應該通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從而促進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全方位發(fā)展。對學生的思維觀念的培養(yǎng)單單靠理論教學還是不夠的,還應該以身作則,要以某些過程或知識點為依托展開潛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實現(xiàn)教育無痕滲透、無痕育人的功能。
五、結語
種種案例無一不表明,英語教師不僅僅要注重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培養(yǎng),同時要因材施教利用多樣化的媒體,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以此潛移默化地向?qū)W生進行德育滲透,讓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能得到德育的洗禮,讓英語課堂同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功效。
參考文獻:
[1]胡蕎麗.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王婷婷.小學生思想道德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4.
[3]董穎春.試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小學德育模式[D].魯東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