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政治理性素質(zhì)說”解“思想教育洗腦說”

2019-09-10 00:58尉遲光斌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尉遲光斌

摘 要: 部分大學生秉持所謂客觀中立的“理性”觀念,視思想政治教育為“洗腦”而拒斥。這種“理性”本質(zhì)上是囿于自然科學的偏見,根源于近代歐洲的“啟蒙運動”。在認識論上,“理性”就是理性認識,是指個體用概念而非感官間接把握對象本質(zhì)的思維能力。對受教育主體的大學生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種“政治理性”素質(zhì)教育。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zhì)是社會關系總和的思想表明,“政治理性”處理個體與國家共同體的關系,是人的“第一理性”,是大學生個體身份的核心構(gòu)件。“政治理性素質(zhì)說”能夠破解“思想教育洗腦說”,推進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理性素質(zhì)教育; 受教育主體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6.019

在新時代,隨著自媒體盛行,訊息傳播呈現(xiàn)立體化、大眾化,各種非主流思想都能獲得便捷途徑,超越時間空間限制,迅速傳遞到每一個人,形成與主流思想教育競爭態(tài)勢,以至于今天有些大學生把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視為“洗腦”而加以拒絕,卻熱衷于獵奇求怪的極端思想偏好,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盵1]遵循“三大規(guī)律”,有效破解“洗腦說”,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是問題的關鍵,也是習總書記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亟待深入研究。概而言之,從受教育主體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是成長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大學生必備的“政治理性素質(zhì)”教育。“政治理性素質(zhì)說”能夠破解“思想教育洗腦說”,贏得話語主動權,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開展。

一、 問題的提出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大學生,在生理心理上均處于青春期,在思想上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表現(xiàn)出思維活躍,激情四射,獨立思考,嫉惡如仇;在主體人格上,他們自我意識強烈,渴望關注社會現(xiàn)實,不愿人云亦云;在個人素質(zhì)上,他們不僅追求感性,而且更追求理性。然而,正因如此,一個時期以來,不少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類的大學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視為一種“洗腦”。在他們看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價值灌輸,不夠客觀中立,而只有“科學”的理性才是客觀中立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還沒有在他們身上展開,他們就對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產(chǎn)生一種抵觸乃至拒絕的情緒和心理,使高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師常常無所適從。尤其在新時代的今天,自媒體盛行,各種思想都有了迅捷快速的傳播途徑,能夠全時空地包圍著每一個個體,形成與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爭奪陣地的態(tài)勢,如果我們不能夠提出一個合情合理的概念,有效地破解“洗腦說”,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就會導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拱手讓予別人。問題的癥結(jié)是顯而易見的,這個時期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是他們理性觀察世界的時期,對理性的強烈訴求是他們最重要的成長規(guī)律。任何的外因都必須依靠內(nèi)因才能起到作用,無論再好的想法和愿望,再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須依靠大學生的內(nèi)在訴求才能完成,這是思想教育的主體性規(guī)律。因此,只有通過某種方式或某個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的“理性”訴求結(jié)合起來,把“洗腦說”的思想政治教育轉(zhuǎn)化成大學生作為一個現(xiàn)代社會個體必備素質(zhì)的“理性說”教育,讓大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工作者沒有注意到思想與政治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完全依賴政治性話語進行思想教育,不能借助思想的話語講清楚現(xiàn)實政治的內(nèi)在邏輯,給大學生留下政治說教的印象。就二者的聯(lián)系看,思想提供的是邏輯,是把握政治的內(nèi)在邏輯,而政治是思想邏輯的集中體現(xiàn)和現(xiàn)實表達。思想側(cè)重邏輯,而政治側(cè)重社會現(xiàn)實。對于沒有豐富社會經(jīng)驗的大學生來說,追求知識、追求真理是其根本任務,傾向于“理性”訴求是大學生這一時期的成長規(guī)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夠用思想的話語講清楚政治的內(nèi)在邏輯,讓大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育效果必然事半功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就是要求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能夠把政治的話語轉(zhuǎn)化為柔性的富含思想魅力的體系,力求“以理服人”。馬克思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盵2]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掌握群眾”,尤其是以求知為己任的大學生,根本在于用思想講清楚政治的邏輯。

在當前思想教育中,有些工作者通常把黨和國家在國家政治工作中的方針政策直接變?yōu)樗枷虢逃膬?nèi)容,甚至把對黨員干部的工作紀律和政治要求,不加區(qū)分用來教育大學生。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了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的同頻共振,也保證了思想教育內(nèi)容不會出現(xiàn)原則性的錯誤。但問題在于,這樣的教育沒有注意到思想與政治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只注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而缺少實現(xiàn)這個教育目標的具體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根據(jù)教育對象的不同,注意思想教育內(nèi)容表達的轉(zhuǎn)化,注重教育方式的對象性考量,體現(xiàn)“針對性和親和力”,是其應有之義。

因此,從受教育主體“大學生”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工作應該以“理性”素質(zhì)教育為突破口,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大學生“政治理性素質(zhì)”教育的內(nèi)容,把對黨和國家的政治和政策的學習要求轉(zhuǎn)化成大學生成長為現(xiàn)代社會公民必備的素質(zhì)教育要求,遵循大學生“理性”訴求的成長規(guī)律,從而實現(xiàn)習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大學生成長規(guī)律”與“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和“教書育人規(guī)律”三大規(guī)律的辯證統(tǒng)一,加快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自媒體盛行時代“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二、 “政治理性”概念之界定

“政治理性”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在馬克思的《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中出現(xiàn)過。他說:“國家應該是政治理性和法的理性的實現(xiàn)?!盵3]馬克思當時還是黑格爾主義者,“政治理性”此時的含義是啟蒙“理性”,國家是這種抽象“理性”的化身。

“政治理性”一般在政治學和政治哲學領域中使用和討論,是指用西方哲學中理性主義的方式討論和處理政治活動中的核心問題,比如政治權力問題、資源分配原則、組織原則等等。這個意義上的“政治理性”指“理性政治”,是在與神性政治、非理性政治比較中討論政治活動的特征時使用。也有學者把“政治理性”作為參與政治活動主體的一種理性,一種能夠參與并直接影響政治決策活動的人的理性,或者政治哲學意義上的能夠影響政治決策的主體性的理性,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討論的多元共識就屬于此,它并非一般單個人的一種理性,而是一種國家政治制度設計中的人的主體性的理性。中國學者對此概念也進行過專題討論,也都是在政治學領域中討論政治活動中的理性以及理性的政治活動問題,都只是把“政治理性”作為人類集體政治實踐活動的一種理性考量,并沒有把它作為個體的一種理性思維能力。

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理性”,是從受教育主體角度而言的,指把正確政治認知作為現(xiàn)代社會個體的一種必備素質(zhì),把政治認知能力作為現(xiàn)代社會個體必備的一種理性思維能力。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盵2]571任何“現(xiàn)實的個人”必定生活于特定的共同體中,個體的生存和發(fā)展取決于這個共同體的穩(wěn)定存在和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個體對這種共同體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在自己生命實踐活動中能夠用這種正確的認識來思考和處理那些直接或間接涉及共同體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且與自己生活有關的重大問題。而這個共同體在現(xiàn)代社會就是指特定政治形式建構(gòu)起來的國家。對這個國家特定政治形式的正確理解和認知就是個體必備的素質(zhì),是個體必備的一種理性思維能力。

那么,對于中國大學生來說,“政治理性”是一種什么樣的理性素質(zhì)呢?習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fā)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4]這“四個正確認識”就是“政治理性”的核心內(nèi)容,要求通過教育,使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我國的國家制度,國家發(fā)展道路,國家戰(zhàn)略目標,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歷史必然性,并且把這種正確認識作為一個當代中國大學生理性思維的成熟要素,從而形成使用這種正確的政治認知去思考和處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將來工作中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的能力,形成日常生活中的政治理性思維規(guī)范。簡言之,“政治理性”是一個生活在現(xiàn)代政治社會中的個體應該具有的“政治”理性素質(zhì)。

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借用中國現(xiàn)代學者、哲學史家牟宗三和列奧·施特勞斯的相關論述進行更深入地理解。牟宗三在《心體與性體》中論述中西方道德區(qū)別時曾指出,康德等西方哲人把“道德”作為研究的對象,把“形而上學”(即“哲學”)作為道德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所以在他們那里,道德研究是“道德底形而上學”。而相反,中國的新儒家把“道德”作為研究的方法,以此去追問人類的“形而上”(即“哲學”)問題,所以在新儒家們那里,道德研究是“道德的形而上學”,他們由“道德”進入“形而上學”,把“道德”作為一種方法去處理“哲學”的問題,與西方哲人把“哲學”作為方法去處理“道德”問題截然不同。牟宗三的觀點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理性”在邏輯上是一致的:西方政治學通常把“政治”作為對象,把“理性”作為方法,要求用類似自然科學的理性處理政治活動,強調(diào)權利制衡的利益算計;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理性”則相反,它以“政治”作為方法,以“理性”為對象,要求個體把事關國家的正確的“政治”認識化作個體“理性”的內(nèi)容。

列奧·施特勞斯對政治哲學的論述也清楚地表明了這種邏輯。施特勞斯認為,在討論什么是“政治哲學”時,人們通常把“政治哲學”理解為用“哲學”的方法來討論“政治”問題,或者試圖用一種系統(tǒng)的方法來構(gòu)造一個政治的系統(tǒng),西方近代哲人不斷地用“哲學”去追問“政治”,使“政治”哲學化,導致“政治”和“哲學”雙方都走火入魔。但是,這樣的“政治哲學”沒有注意“哲學”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活動,沒有對“哲學”本身進行質(zhì)疑,把未經(jīng)考察而未必成立的東西作為研究的前提?!罢軐W”是一種超道德的純粹的知性活動,要求絕對的自由,而任何政治社會的存在和穩(wěn)定都離不開道德,這樣的“哲學”追求對于任何政治社會都是危險的、顛覆性的。施特勞斯主張,只有從“政治”出發(fā)才能進入“哲學”,而不是相反,必須把“哲學”下降為“政治哲學”,從“自然哲人”轉(zhuǎn)變?yōu)椤罢握苋恕?,改變“哲學”的表達方式。而且,這種“政治哲學”應為“第一哲學”,因為任何現(xiàn)實社會都是特定的政治社會,而不是“普世社會”[5]。

同理,偏執(zhí)于客觀中立的“理性說”把“理性”視為一種超越道德的純知性活動,不斷地以自詡為價值中立的類似自然科學的“理性”去質(zhì)疑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主張,無視事關全體中國人民福祉的發(fā)展道路,把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場視為不客觀中立,這實際上是一個作為生在中國社會的現(xiàn)實個體的非理性表現(xiàn)。正像施特勞斯批判“政治哲學”沒有質(zhì)疑“哲學”前提一樣,大學生用來質(zhì)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所謂的科學“理性”本身反而應該受到質(zhì)疑。“理性”并不是批判一切的絕對的普世的東西,并不是只有自然科學的理性才能稱為理性,在社會科學領域,必須從“政治”進入“理性”,把“理性”提升到“政治理性”。任何“現(xiàn)實的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共同體中,而特定的共同體在現(xiàn)實中都首先是一個特定政治形式的國家,“政治理性”應該是“現(xiàn)實的個人”理性中的“第一理性”。馬克思說:“我的普遍意識不過是以現(xiàn)實共同體、社會存在物為生動形式的那個東西的理論形式,……因此,我的普遍意識的活動——作為一種活動——也是我作為社會存在物的理論存在?!盵2]188韓震教授在《重建理性主義信念》一書中曾提到要在理性活動與社會經(jīng)濟生活、社會政治生活、社會精神文明的互動中重建理性主義的信念[6]。這種信念重建實際上就是“政治理性”的建構(gòu)。

“政治理性”就是“政治”的“理性”,即把“政治”作為人的一種理性。它強調(diào)的是把政治認知內(nèi)化為獨立個體的人的一種理性,這種政治理性既是個體的一種認識能力,也是個體的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穩(wěn)定的思維方式。當獨立的個體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即工作、學習和生活時,能夠形成這種政治理性,并能夠運用這種政治理性對自己實踐活動及其帶來的問題進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繼續(xù)自己的實踐活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政治理性”之相關概念辨析

(一) “理性”與“政治理性”

要理解“政治理性”概念須先理解“理性”概念?!袄硇浴备拍钭钤缭从诠畔ED自然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即萬物存在和變化的尺度。后來,經(jīng)過巴門尼德的“存在說”,阿那克薩戈拉的“努斯說”,柏拉圖的“理念論”,“理性”內(nèi)涵逐漸明確?!袄硇浴痹诠畔ED哲學中主要是本體論的意義,指事物的本原或規(guī)律。到近代,本體論轉(zhuǎn)向認識論,“理性”概念才具有現(xiàn)代意義,成為一種能夠表現(xiàn)人的主體性的能力,表達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性”對中世紀“神性”的反抗。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明確把“理性”作為人的認識能力,經(jīng)過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理性”成為一種“主義”而盛行。由于受當時幾何學、力學的巨大成就影響,這種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的理性思維,不考慮時間空間變化,不考慮具體社會歷史條件,成為當時判斷一切事物的標準?!皢⒚伞钡姆ㄕZ是“LesLumieres”,但受當時自然科學發(fā)展成就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這個詞本意是“l(fā)a lumiere naturelle”,即“自然之光”的含義。洛克也曾指出:“理性就是自然法?!盵7]

自此以降,人們便把這種源自自然科學的“理性”看作唯一的理性,把這種思維模式當作人類科學的一切領域的唯一正確標準,把表達純形式的思維邏輯作為了唯一的邏輯,哲學社會科學因此一直遭受“理性”的排斥。著名的“斯諾命題”指出的就是這種現(xiàn)象。1959年英國物理學家和小說家斯諾在劍橋大學的演講中明確指出,由于自然科學家與人文學家在教育背景、學科訓練、研究對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價值判斷方面經(jīng)常處于互相對立的位置,不僅一直相互鄙視,甚至還不屑于嘗試理解對方的立場。這種對立不僅存在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國及國際科學研究領域,而且從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yè)革命以來,西方國家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狀況一直是這樣的[8]。

同樣如此,這一邏輯今天也泛濫到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當中,有些大學生以科學“理性”自居,把思想政治價值教育視為“洗腦”,本質(zhì)上就是這種“理性”作祟的表現(xiàn)?!袄硇浴睆墓畔ED的本體論轉(zhuǎn)變到認識論,是指個體所具有的一種認識事物的能力。理性是相對于感性而言的,感性是指人用自己的感覺器官眼耳口舌等來直接地感知客觀事物,而理性是指用“概念”來間接地把握事物,進行判斷和推理。感性把握的是事物的外在表面現(xiàn)象,理性把握的是事物的內(nèi)在本質(zhì)屬性。感性是認識的經(jīng)驗體驗的基礎階段,理性是認識的概念把握的高級階段,理性是在感性的基礎上形成的。但這只是哲學意義上的抽象區(qū)分,在實際認識中,理性和感性是相互滲透的,沒有純粹的理性,也沒有純粹的感性。理性是包含著以具體感性經(jīng)驗為內(nèi)容而形成的一種認識模式,不同的經(jīng)驗內(nèi)容必然形成不同的相對穩(wěn)定的理性認識模式。

由此可見,“理性”就是“理性認識”。針對不同認識對象,個體就會形成關于不同對象的理性認識能力。個體有關于自然科學的理性認識,也有關于社會科學的理性認識。康德曾區(qū)分了理論理性與實踐理論,即自然科學的理性與道德理性,馬克思·韋伯區(qū)分了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保羅·迪森把理性分為技術理性、經(jīng)濟理性、社會理性、法律理性、政治理性等五種理性。盡管大學里存在文理科的分類,但是完備的教育要求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體,在其成長過程中都要接受兩種學科教育,形成自然科學理性認識能力和社會科學理性能力,即“科學理性”與“人文理性”。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區(qū)別在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就實踐活動而言的,它們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相互作用的兩個必然要素。而且,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zhì)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表明,對于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的個人”來說,關于社會科學的“人文理性”是其必備素質(zhì)。在現(xiàn)代社會中,國家是社會關系的正式的集中體現(xiàn)。這又意味著,“政治理性”應該是個體的人的“第一理性”。我國高等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政治理性”更應是大學生首要的必備的素質(zhì)。

(二) 作為對象性的“意識形態(tài)”和作為主體性的“政治理性”

“政治理性”,作為一種“理性”認識能力,是對人的主體性而言的;而作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所把握的對象“政治”,是社會意識形式中意識形態(tài)的內(nèi)容。

如果把世界作為認識對象來考察,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可劃分為物質(zhì)和精神兩大類現(xiàn)象,形成了近代西方哲學的存在和思維的基本問題。如果以人類社會有機體為對象,那么它包含著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兩個大的方面;而社會意識又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前者是人們自發(fā)形成的、不系統(tǒng)的,以感性認識為主,表現(xiàn)為心態(tài)、習俗、情感、情緒等,后者是人們自覺形成的、有系統(tǒng)理論支撐的,以概念性的理性認識為主,表現(xiàn)為科學、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學、宗教、藝術等。社會意識形式又可分為意識形態(tài)的和非意識形態(tài)的,非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形式主要指自然科學;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形式主要是指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學、宗教、藝術等。其中,關于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是維護政治國家存在發(fā)展的基礎,是最主要的。

從主體性來看,按照社會意識所屬不同的主體,可分為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對于主體性的個人而言,非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就是指個體的人具有的以自然科學概念為基礎的“科學理性”,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形式就是個體的人具有的以人文社會科學概念為基礎的“人文理性”,而意識形態(tài)中的政治思想就是個體的人應該具有的“政治理性”。

從社會形態(tài)構(gòu)成看,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制度、組織和設施以及與之相應的意識形式,分為政治上層建筑和觀念上層建筑。這個觀念上層建筑從意識角度看就是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形式,而這種社會意識形式就其所屬主體的個體的人而言,它就是“人文理性”把握的對象。而且,因為在整個上層建筑中,政治上層建筑居于主導地位,國家政權是核心,所以在反映并保持與政治上層建筑互動的觀念上層建筑當中,“政治思想”是核心。而從人的本質(zhì)的社會關系角度看,“政治思想”就是個體所應具備的“政治理性”,而且這種“政治理性”就是整個“人文理性”的核心,是第一位的。

(三) 強化作為“政治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強調(diào)的詞語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tài)教育”、“政治意識”,等等,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從社會意識所屬主體而言,這種強調(diào)只是從群體社會意識的角度而言,它表達的對象主體是群體,表達了群體的需求,群體保持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利益訴求。但是,從教育規(guī)律看,盡管教育是面向許多人的活動,但是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在于通過受教育主體的內(nèi)化而達到,就是說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是需要從個體主體尋找突破口,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針對性”要求它必須通過受教育主體的“內(nèi)因”才能實現(xiàn)。所以,就群體的活動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識形態(tài)教育”,但就個體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現(xiàn)實的個體的人的觀念教育,表達著現(xiàn)實的個體的人所身處其中的這個社會共同體的基本理念,即現(xiàn)實的個體的人身處某個國家的根本和基本的政治思想,它是現(xiàn)實的個體的人與這個共同體即國家保持互動的根本原則。就現(xiàn)實的個體的人而言,它屬于個體的一種成熟穩(wěn)定的思維方式,即“政治理性”。

同時,如前所論,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通常把黨中央對黨員干部,甚至是高級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原封不動地搬過來,用以教育大學生。從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質(zhì)上,從培養(yǎng)接班人的角度看,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沒有注意到黨中央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是工作原則,有些是政治紀律,它們并不都適合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對黨員干部思想教育中的有些內(nèi)容可能就是黨員干部的工作原則和政治活動準則,而不是單純的思想問題,但是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身處校園之中,對社會接觸的廣度和深度,與黨員干部實踐活動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對有些問題的認知是暫時無法達到的。因此,對大學生而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理論性的,是強調(diào)觀念上的邏輯說理,通過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他自身身處其中的國家的基本邏輯,樹立一種基于對國家正確認知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自己思考社會問題,為將來走向社會、服務國家、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奠定一套正確的思想方式,而這就是“政治理性”。

四、 “政治理性”與個體身份建構(gòu)

“理性”被視為現(xiàn)代社會中個體的主體性特征,展現(xiàn)的是個體的自主能力,是個體身份自我建構(gòu)自我確證的核心構(gòu)件。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政治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學生身份建設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黨的十二大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意味著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jīng)過幾十年的砥礪奮進,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國家在世界歷史和國際舞臺上逐步建構(gòu)起了自己的現(xiàn)代國家身份,而在這個現(xiàn)代國家身份中最重要的是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政治身份”,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表現(xiàn)得日益穩(wěn)定成熟,卓有成效,甚至引領世界歷史發(fā)展潮流。中國不再是一個單純具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的民族國家,更重要的是一個用現(xiàn)代政黨組織而組織起來的現(xiàn)代政治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這是中國作為現(xiàn)代政治國家身份的最顯著標志。

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對于全中國人民而言,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我們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這是我們偉大實踐的“集體身份”,是我們偉大智慧和辛勤勞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當代史,也是全中國當代人的當代史,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奮斗史。如果我們不堅持這種集體身份的認同與自信,那么我們就會搞不清楚自己隸屬于哪個共同體,自己是誰,我們從哪里來,將向哪里去。

每個中國人的個體身份中必然包含著共同的政治身份,但是現(xiàn)實中很多人缺少對于自己“個體身份”中的“政治身份”的認同和自信,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個體身份”中包含著這個重要的“集體身份”,沒有意識到一旦自己喪失了這個政治集體身份,自己的其它“個體身份”都將無從建立,任何的道德人權都不能實現(xiàn),任何的上帝神話都無法拯救。個體只有在正確把握自己所在社會有機體即國家的集體身份中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身份建構(gòu),才能實現(xiàn)自我認同,獲得個體發(fā)展的契機。因此,“政治理性”素質(zhì)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大學生的整體理性能力,是大學生認識世界的根基,關系著大學生的世界觀、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樣態(tài)。

長期以來,為了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難題,學者們進行了許多探索,有人提出“政治觀”教育概念,有人提出“政治社會化”觀點。但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視為“政治觀”教育,這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觀念,與人的成千上萬觀念并行起來,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也不能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教育特色。而把思想政治教育視為“政治社會化”,那么這個命題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過于籠統(tǒng),它是面向所有社會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政治理性素質(zhì)說”,是以個體的素質(zhì)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人的本質(zhì)所構(gòu)成的社會關系看,個體與國家的關系是個體生存發(fā)展最主要的關系,形成正確成熟的關于國家政治的“政治理性”是新時代大學生首要的必備素質(zhì)。所以,“政治理性素質(zhì)說”能夠有效破解“思想教育洗腦說”,以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將能夠推進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央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央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4] 習近平.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N].人民日報,2016-12-09(01).

[5] 甘陽.政治哲人施特勞斯:古典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的復興[M]//列奧·施特勞斯.自然權利與歷史[M].彭剛,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57-79.

[6] 韓震.重建理性主義信念[M].北京:中華書局,2009:220-246.

[7] 洛克.政府論(下)[M].葉啟芳,瞿菊農(nóng),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4.

[8] 顧海良.“斯諾命題”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跨學科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2010(6):10-15.

(責任編輯 王婷婷)

To Replace the Prejudice of Ideological Brainwashing?with the Conception of Political Reason Quality

—Based on the Receiving Subject of Education

WEI CHI Guang-bin

(School of Marxism,Hubei Medical College,Hubei Shiyan 442000,Hubei,China)

Abstract:Many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hold ration should be objective and impartial regard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s brainwashing to reject it.However this kind of r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Enlightenment.In epistemology,ration is a kind of thinking ability by using conceptions rather than sense organs.A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are receiving subjects of education,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r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regarding politics.Marx’s view that human nature is a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 shows that political ration i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tate,which should be the first ration and the core part of a person’s identity.The theory of political rational quality can replace the prejudic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being brainwashing,which can serve to push forward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is new era.

Key words:ideological education; political r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receiving subjects of education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想引領的路徑探索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優(yōu)化國有企業(y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研究
盱眙县| 江山市| 裕民县| 敖汉旗| 久治县| 永清县| 仁寿县| 佳木斯市| 玉环县| 新河县| 锦屏县| 海门市| 镇原县| 右玉县| 莲花县| 三亚市| 平陆县| 阿鲁科尔沁旗| 双峰县| 佛冈县| 海口市| 防城港市| 天全县| 湘阴县| 平阴县| 建阳市| 漠河县| 区。| 天等县| 临西县| 屏山县| 九江市| 西贡区| 西安市| 长泰县| 山阳县| 涿鹿县| 灵宝市| 微山县| 庆元县| 咸丰县|